APP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常规疗法结合中医针灸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9-09-16关东旭李艳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视物西医视网膜

王 琳 关东旭 邹 丹 李艳清*

(牡丹江市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一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9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主要与患者糖尿病的病程,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相关,即病程越长,血糖等控制情况越差的患者,越易并发视网膜病变,且病情的发展也较为迅速,短期内就可能发生视物模糊和视力降低等表现[1-3]。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一种慢性病,相应的患者的护理工作显的格外重要。常规的护理方法以西医护理为主,如为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和按时用滴眼液滴眼等,但由于部分患者的病情较重,或者个人体质的原因,康复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我院眼科在西医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治疗和护理环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先总结经验如下。

表1 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7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具体的护理工作。首先护士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介绍本次护理工作的相关方法,根据患者的个人选择,将患者分为西医组和结合组2组。西医组患者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8.83岁。结合组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64岁。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4]。

1.3 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患者;(2)非视网膜病变的其他眼病患者;(3)体内脏器或系统重度疾病患者;(4)精神类疾病患者等。

1.4 护理方法 西医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视网膜病变方面,如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液,每日4~6次,每次1滴。

结合组在西医组患者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治疗和护理环节。患者取穴丝竹空、睛明、合谷、风池、球后、四白、攒竹、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针灸时,各取眼区穴和远端穴1~2个,中等刺激,留针30 min,每日针灸1次。在患者针灸前,护士耐心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等工作。如在健康宣教方面,护士向患者演示针灸针等实物,同时介绍针灸治疗的原理和优势等,并如实在告知患者针灸过程中会出现轻微的疼痛,一般患者都可以耐受[5];在心理护理方面,若表现出较为明显焦虑和恐惧等神态,护士通过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树立起良好的治疗心态。在患者针灸治疗过程中,护士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谈话的内容可以包括娱乐和体育等多个方面,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若患者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异常,及时停止治疗。针灸完成后,协助患者穿衣,做好针具的数量核对和消毒工作等[6-7]。

1.5 观察标准 1个月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标准如下:(1)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主要症状包括视物昏花和目睛干涩2项。参照中医治疗的标准,分为明显改善、有效改善和未改善3种,其中显效为主症和体征明显好转,有效为主症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为主症和症状无变化。总改善率为明显改善率和有效改善率之和;(2)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显效为患者出血和渗出明显吸收,视力提高4行及以上。有效为患者出血和渗出有所吸收,视力提高1~3行。无效为护理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х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结合组患者患者视物昏花和目睛干涩改善率均高于西医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结合组患者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2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门的相关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第2大并发症,尤其对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更高,如以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为例,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一半以上。患者发病后,有明显的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等表现。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以西医护理为主,虽然能够能够有效降低失明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延缓病情的发展,尤其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康复情况较差。因此我院眼科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的治疗和护理环节。

中医针灸是我国传中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2000余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针灸治疗疾病的历史。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是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当阴阳失调后,则可能引发疾病。针灸通过经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实现阴阳的调和,可以起到病情调理的作用和功效。而且针灸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还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和调理气血作用[8]。

在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治疗的过程中,我院眼科同时对护理工作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针灸前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等服务;针灸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以提高患者针灸治疗的配合度;针灸治疗完成后,协助患者穿衣和对针具消毒等。护理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取得了预想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视物西医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