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健康与生物安全管理
2019-09-16卢建洲冯兰珠唐光武蒋增海
卢建洲,冯兰珠,唐光武,蒋增海*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河南省猪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饲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猪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严重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甚至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如2006 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2010—2011 年猪流行性腹泻等的流行,均造成严重损失。自2018 年8 月,我国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至2019 年4 月22 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29 起,累计扑杀生猪102 万头,对整个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暴露出我国猪场疫病防控能力的薄弱以及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缺陷。
文章分析了维持猪群健康的主要措施,阐述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在猪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1 维持猪群健康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猪场,第一类为传统的、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小型家庭猪场;第二类为集约化、规模化和工厂化的大型猪场。当然,在两者之间存在部分中等规模化猪场。但是,小规模、传统的家庭猪场不断减少,随着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疫病风险增加,猪群健康成为大家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维持猪群健康状态,主要应从以下措施入手。
1.1 选择优质饲料
健康养殖,第一因素选择优质饲料。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缺乏维生素D 或者钙,会导致母猪瘫痪;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猪只皮肤粗糙、夜盲症或者干眼病。如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会导致猪流产、黄疸等。当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不合理,则可导致育肥猪生长缓慢等。优质、高效的全价饲料,不仅有利于商品猪的快速生长、妊娠母猪胎儿健康发育、哺乳母猪乳汁充足、保障种公猪精子质量,还可以提高各种年龄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病发生。
1.2 免疫接种
对猪群进行有计划地接种疫苗,以产生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抗体,是保护猪群健康的有效手段。规模化猪场,特别要注意接种好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小型猪场,重点是免疫猪瘟、口蹄疫、仔猪副伤寒、猪肺疫-丹毒等疫苗。
1.3 药物预防
为了预防某些疫病,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某些安全的药物进行猪群的预防,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猪群不受疫病的危害,比如在仔猪断奶时,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预防仔猪发生腹泻。但是养猪场应该注意要防止滥用兽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1.4 适宜的环境条件
猪群生活的环境条件对猪群健康影响重大。养猪人要时刻谨记猪场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养猪生产水平高低与盈利能力。要保持圈舍的干燥、清洁和卫生,通风、宽敞和明亮等。给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圈舍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均影响着猪群健康。如果夏天,圈舍高热、高湿,仔猪容易腹泻;如果冬天,圈舍寒冷、湿度大,仔猪更容易患猪传染性胃肠炎或者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冬天的时候,不注意空气质量,猪舍内氨气含量过高,容易导致猪只患呼吸道传染病。养猪场内水源的质量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环,水是万物之源;猪场饮水的细菌超标,流量过小、饮水不足,水管安装在圈舍外造成夏天饮热水,冬天饮冷水等,均不利于猪群的健康。
2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对疫病防控的作用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猪群疾病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分为内部生物安全和外部生物安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通过减少引入致病性病原,消除或者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断或者驱除传染源,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方法。因此,猪场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才能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严防外来疫病的传入和减少内部疫病的传播,确保猪群的健康发展。
图1 猪场的环境绿化
图2 干净、舒适的猪舍
第一,猪场生物安全威胁来自外界,如引种,随着种猪群的引入,也就引入了猪场原本没有的病原微生物;啮齿类动物、飞禽,可能会把病原微生物带入猪场;人员会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车辆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等。第二,猪场生物安全威胁来自于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种猪群,它们是封闭生产的猪群新生易感个体发生疫病的最主要来源,称为场源性感染。第三,猪场生物安全来源发病个体自身,许多条件性病原,如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蓝耳病病毒等是猪群体内的常在病原体,当个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体内原本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即可以致病,这种感染谓之“内源性感染”。
3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是阻止外来病原的入侵、减少猪场内病原的流行和增加猪群的抵抗能力。因此,阻止外源性病原入侵是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3.1 隔离
隔离是一种阻止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有效手段。第一,场址选择,建立天然隔离条件,例如将场址建设在偏僻的山区或者孤岛上,一般要求猪场选址时远离公路、铁路或者村庄1 km 以上。第二,猪场周围铺设鹅卵石或碎石,建立防鼠隔离带。第三,猪场布局隔离,将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分开,同时猪舍分区隔离,如将母猪养殖区、仔猪保育区、生长育肥区分别设定在不同区,相距至少在200 m 以上。第四,引种隔离,从外地或者外国引入种猪,需要隔离1 个月以上,才能确保猪群安全。第五,人员隔离,外出工作人员归来,一般需要在隔离区,隔离2 ~3 d,方可进入场区。第六,车辆隔离,外来车辆一律严格控制停放在生产区以外,如果必须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设车辆消毒通道、严格消毒管理。
3.2 消毒
消毒是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杀灭或者清除病原体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猪场消毒,主要包括生产区圈舍内消毒、车辆消毒、人员消毒、物质消毒等。如果猪场内部,或者外界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务必采取严格消毒制度,每天消毒一次,将传染源排出、散布于环境中的病原体杀灭。车辆是当前外来病原入侵的一种很重要途径,特别是运输猪只的车辆,务必严格消毒。在我国,收购生猪的车辆,或者生猪保险人员的车辆及推销各种猪场用品的销售人员的车辆,长期穿梭于各个猪场之间,是引入烈性传染病病原的最大风险因素所在。在烈性传染病暴发期间,如口蹄疫或者非洲猪瘟流行时,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养殖场,生猪的装卸应该在围栏外特设区域完成。装运后,对卡车进行消毒、清洗。参与装卸的猪场工作人员,如果再次进入猪场,必须消毒、洗澡、更换衣服和鞋子。
3.3 淘汰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就是控制猪病的源头,即消灭传染源。种猪的健康是猪场疫病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猪场一定要采取检疫、淘汰措施,将携带严重病原体的种猪淘汰,保证种猪群健康。笔者调查有一个管理效益很好猪场,一旦发现有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或者哺乳能力差的母猪,一律淘汰;还有发现出生的弱仔,或者生长不良的保育猪,统统淘汰。猪场病、死猪,也需要及时清除,同时污染场地严格消毒,消灭传染源,保证其他猪只健康。
3.4 猪场工作人员的管理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理解、配合和执行。工作人员进出猪场,本身可能携带病原,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如果不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处理不好设备、用具、车辆或者物质,一样可以携带病原体进入猪场,造成疫病流行。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对猪场工作人员的教育,要将生物安全理念植根于所有工作人员的内心。猪场工作人员管理的好坏,是猪场一切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
4 结语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目前流行的非洲猪瘟,无疫苗可防,唯独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将其阻击在猪场之外,或者传入猪场后,严格限制在发病区域。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引种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病死猪管理、物质及设备管理,采取的措施包括严格隔离、高效消毒和及时淘汰。猪群健康,除了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以外,还要提高猪群抵抗能力、保持猪舍舒适的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优质饲料、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清洁和卫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