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用于医院麻醉药品批号管理效果分析*
2019-09-16郝建阳张长平
郝建阳,张长平
(1.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
麻醉药品管理不当不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因流入非法渠道而影响社会秩序,故需对该类药品进行重点管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对医院麻醉药品的购入、存储、配置、使用等环节均明确要求实施批号管理与追踪,但相关管理工作仍存在较多难点,实现全程可控、可追溯的难度大,临床差错率较高[1]。本研究中将PDCA循环运用于医院麻醉药品的批号管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北京市仁和医院PDCA循环开展前(2015年7月至12月)和开展后(2016年1月至6月)麻醉药品使用相关情况。运用直接观察法,由药剂科指派质控小组定期检查评估药房麻醉药品批号记录情况,参照麻醉药品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方点评和药品检查。
1.2 方法
1.2.1 计划(plan)
现状分析、找出原因:参照《规定》依次对麻醉药品的出入库、处方开具、科室调配、患者用药、空安瓿回收与销毁等环节进行检查。1)发现的问题。同品种麻醉药品进行批次更换时,药房工作人员在填写专用登记账册“批号”栏时易出错[2];已开处方所填批号不一定为患者所用药品批号,可能为补充基数发放药品批号;护士责任意识淡薄,可能误将药品生产日期或有效期当成批号而登记于病区科室麻醉药品使用卡上[3];药房工作人员随意填写空安瓿回收记录生产批号;部分病区存在麻醉药品配备基数大,使用周期长,故同一批次麻醉药品空安瓿回收率未达到100.00%。2)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医院开展麻醉药品管理与使用相关的培训不到位,涉及部门医护人员缺乏严格的麻醉药品管理意识;药品批号管理尚缺乏可行的标准操作流程;涉及登记记录任务较多,表格设计不完善,无法满足批号管理需求;药品专管药师与护理人员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明确目标:在将批号管理贯穿药品出入库、发放环节的条件下进一步实现使用、回收等过程的批号管理,达到全程可控、可追溯的目标;提高专管护理人员、药师在各类统计表格中批号登记的准确程度;提高同一批次麻醉药品空安瓿的回收率,设定目标值为100.00%。
制订计划: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各病区、手术室、药房等麻醉药品专管人员的管理,开展统一培训,并要求考核合格,提升工作责任感,强化批号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院内相关管理组织;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IS);强调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核查批号管理执行力度及药品流向清晰度。
1.2.2 实施(do)
组建管理小组:由于麻醉药品批号管理关联环节较多,相应的管理过程也应与药房或药库、手术室、各科室病区等多部门相关联。应组建以药剂科与护理部主任、药库负责人、手术室与各病区护士长为组员的管理组,组长由医务处主任担任。管理组指派专人定期于手术室、药房、库房、病区检查评价专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核查各登记表格记录情况。及时汇总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与建议。
加强专项技能培训:一方面,在全院范围内组织麻醉药品专管工作者参加麻醉药品批号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涉及相关规章制度、批号的追踪管理、药品空安瓿的回收管理等,加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批号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开展以“麻醉药品批号管理”为主题的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药房与药库负责人、各麻醉药品的专管人员、手术室与各科室病区的护士长,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麻醉药品专用处方批号记录、专用账册、病区药品试用卡、空安瓿回收与销毁的规范登记方式及登记注意事项,进而提高相关环节医护工作者的批号管理水平[4]。此外,要求对各类麻醉药品专管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病区、手术室、药房与库房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
完善HIS:使其与批号管理需求相匹配。为手术室、病区建立药品基数的虚拟库,规范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麻醉药品特有发药流程;药师不仅承担记账责任,还需完整、准确地输入患者所用麻醉药品批号,同时借助虚拟库减少病区基数对应批号库存;空安瓿的批号由以所用麻醉药品批号为基础生成,要求药师记录空安瓿的回收量,且在空安瓿送回后在回收程序中登记批号与数量[5]。程序中按需设置报表并附带查询功能,规定1日打印1次“日消耗汇总表”,以便药师核查专用账册。手术室、各病区要求每月定期打印1次麻醉药品基数结存单,管理组参照结存单数据对病区、手术室麻醉药品的批号、数量等进行检查。
加强监督:要求管理组成员增加对所涉部门麻醉药品的检查频率,注意将检查重点,从以往的药品有效期与数量转变为现在的各类登记统计记录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药品流向清晰度,库存麻醉药品的物账符合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部门质量控制。
1.2.3 检查(check)
以设定的目标为参考进行逐一检查,如检查药房、药库麻醉药品专用账册的批号记录准确与否;处方上所登记的麻醉药品批号与患者所用药品的批号是否一致;麻醉药品使用卡中护理人员登记的药品批号是否正确;检查空安瓿回收正确记录情况,对单批次麻醉药品空安瓿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确定回收率是否达到100.00%。管理组成员每月召开1次会议,总结本月干预情况,查看在本月登记统计、操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探究原因。
1.2.4 处理(action)
管理组成员需分析每月检查反馈内容,对成功经验予以肯定,药剂科、护理部以实践成果为指导,制订病区麻醉药品的使用与基数请领标准操作流程、药房的发放标准操作流程、空安瓿的回收与销毁的标准操作流程等,对麻醉药品批号管理工作完成好的病区予以肯定,可适当为相应病区的质量管理评价加分,同时对问题病区提出要求,下发限期整改任务。依据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专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反馈,对麻醉药品批号管理工作制订新目标与计划,移交至下一个PDCA循环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本次研究追踪了3个品种6个批次的麻醉药品空安瓿回收情况,结果单批次回收率明显提高,且达到目标值(100.00%),实现了在使用、回收环节麻醉药品的可控、可追踪。
表1 医院麻醉药品批号管理的主要问题(例)
3 讨论
麻醉药品的使用涉及药师、医师、护理人员、患者等多个环节,各环节均应具有严密的操作与管理控制流程,同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严格执行专用处方、专人负责、专用账册、专册登记等原则,杜绝麻醉药物滥用和违法行为[6]。由于麻醉药品涉及人员多、工作环节复杂,其日常管理常会出现较多问题,虽有《规定》,但药品数量、账物相符的检查核对往往才是主管部门工作与专项检查的焦点,而空安瓿回收、药品批号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稍有不足。医院对麻醉药品批号管理、对药品流向的追踪管理也易被忽视,麻醉药品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与盲区[7]。
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组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并有一套规范的现代化管理模式[8]。本研究中结合临床工作实际,以麻醉药品批号管理的质量目标为出发点,应用PDCA循环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旨在提高麻醉药品的批号管理质量与使用安全。结果显示,PDCA循环开展后,处方麻醉药品批号记录更加规范,空安瓿回收记录的批号记录错误情况均得到纠正,麻醉药品使用卡批号记录错误情况明显减少,表明PDCA循环有效统一了专用处方麻醉药品批号,利用HIS明显提高了麻醉药品批号管理的效率与可行性。研究追踪的6批次麻醉药品中,单批次空安瓿回收率实现设定目标值,这可能与PDCA循环要求的回收方式更主动有关。
综上所述,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麻醉药品的批号管理效果明显,可在连续循环中发现问题,围绕质量目标提出整改措施,最终达到促进麻醉药品规范使用与安全持续性改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