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览

2019-09-16

文物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瓷板画展期珐琅

罗马:四川古蜀文明特展

“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目前正在意大利罗马图拉真市场及帝国广场博物馆展出,共呈现来自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主的8家文博机构收藏的145件(组)精美文物及复制品。展览围绕“神与人”主题展开,体现了中西方两大古老文明穿越时空的对话。展期至10月18日。

香港:百物看世界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馆藏品展”目前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展览以大英博物馆收藏的100组物品,涵盖艺术品、生活用品、货币、科学仪器、仪仗用具等,讲述跨越200万年的人类故事,以独特的角度回顾人类发展的轨迹,探索人类共通的故事,引领观众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新的认识。展期至9月9日。

霍克森胡椒瓶

合肥:寿州窑瓷器专题展

“淮上窑火——寿州窑瓷器专题展”目前正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展出。展览遴选了安徽、江苏等地出土的寿州窑瓷器140余件(套),通过浑厚清润的早期寿州窑、异彩纷呈的唐代寿州窑、寿州窑的流通与贸易三个单元,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寿州窑瓷器各个时期的烧造工艺特征,探究了寿州窑产品的外销。展期至9月8日。

唐 黄釉执壶

北京:燕园聚珍

“燕园聚珍”系列展首展——“文明的曙光”目前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该系列展旨在分享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首展包括“燕园聚珍”精品文物、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部分,利用该馆馆藏文物,围绕中国考古学年代体系和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科发展历程,深度解读考古学发现及相关知识。展期至9月15日。

广州:大海道

“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目前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展览以400余件“南海I号”沉船文物及馆藏相关南宋时期文物为载体,涵盖了陶瓷器、金银宝石、金属器、碑拓、动植物标本等,分为“南海I号”沉船所处的时代、沉船所载货物、船员生活、沉船的发现、沉船发掘保护实录五大部分展示。展期至8月25日。

南宋 磁灶窑绿釉碟

杭州:吴越楚文物精粹

6月6日,“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全国27家文博机构300余件馆藏精品,涵盖了代表吴越楚文化的青铜器、漆器、玉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精品,以越文化为主线,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最有影响力的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历史片段。展期至9月6日。

越王句践剑

北京:桑蚕丝绸文化展

6月6日,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展览共计展出文物400多件,有纱、绢、罗、绮、绫、锦、缎等丝绸织物,还有丝绸之路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物,各种丝绸纺织工具,反映种桑养蚕、丝路文化的汉代画像砖石拓片、耕织图、绘画等,展示了丝织技艺的改进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贸易交流。展期至8月25日。

清 黄地打籽绣花蝶纹绣片

北京:葡萄牙瓷板画500年

6月11日,与葡萄牙国立瓷板画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釉彩国度——葡萄牙瓷板画500年”展在故宫永寿宫开幕,共展出16-21世纪的50余幅葡萄牙瓷板画精品。葡萄牙是“瓷板画王国”,其瓷板画融合东西方多个文明的元素,堪称葡萄牙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展览通过不同时代的作品,呈现出500余年历史中瓷板画风格的变迁。展期至10月7日。

1650-1675 『花瓶』花纹瓷板画

苏州: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

6月18日,继“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展览后的系列学术展“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逾300件玉器和原始瓷器,分为“礼尚往来”“乐享天籁”“工艺融合”“瑞玉为信”“美玉为礼”“巧玉为饰”等八个部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与融合历程。展期至8月18日。

云雷纹透雕龙纹玉璧

大连:珐琅器精品联展

6月6日,“流金溢彩——大连、烟台两地收藏珐琅器精品联展”在旅顺博物馆开幕。展览遴选烟台市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的馆藏珐琅珍品168件,时代横跨明、清至近现代,以工艺类型为别,按掐丝珐琅、画珐琅、嵌珐琅分类展出,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展期至8月20日。

清乾隆 金胎画珐琅双耳杯

北京:丝路币语

6月11日,“丝路币语——丝路古国钱币文化展”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开幕。从长安到罗马,从东亚到西欧,塞琉古亚历山大金币、“白金三品”龙币、胡人俑、犍陀罗佛头等603件(套)展品,不仅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古代钱币的发展,记录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与交流,也折射出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神奇魅力。展期至8月30日。

2-3世纪 琉璃壶和琉璃碗

北京: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

6月18日,“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秋史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金正喜(1786-1856 )是韩国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和诗人,开创了“秋史体”书法风格,同时也是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使者。展览展出87件作品,聚焦金正喜和清朝文人之间的艺术对话,回顾19世纪的中韩交流鼎盛期。展期至8月23日。

坡公真像(局部)

北京:园林文化与燕京八绝

6月6日,“御苑瑰宝 匠心永传——园林文化与燕京八绝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精选文物及典藏精品156件,珍贵文物26件套,包括白玉“巾帼英雄”花熏(见图)、雕漆黄花梨黑漆螺钿砚屏等,首次通过“燕京八绝”器物体现的园林文化及园林要素,诠释古典园林文化与“燕京八绝”相辅相成的联系。展期至9月1日。

北京:毕加索

6月15日,“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美术馆的馆藏,囊括106件作品,其中包含32幅绘画、12件雕塑、53件纸上作品,以及由毕加索个人收藏的9件作品,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展期至9月1日。

扔石头的女人

龙泉:遂宁龙泉青瓷归源展

6月19日,“天府之路·四川遂宁龙泉青瓷归源展”在龙泉青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70件(套),以花器、饮食器、香器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造型简约素雅,意趣含蓄沉静,既生动地展现了宋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复古礼仪以及生活器用的艺术成就,又展示了宋代龙泉制瓷工艺的非凡艺术成就。展期至8月20日。

南宋 龙泉窑荷叶形盖罐

沈阳: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

6月21日,“从地中海到中国——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出平山郁夫收集的丝路文物及其创作的丝路题材画作192件(套),年代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包括雕刻、绘画、玻璃器具、染织品、饰品、书籍等,展现了从地中海中部地区、两河流域到印度的古代文明。展期至8月25日。

1-3世纪 佛传浮雕

贵阳:拿破仑文物展

6月26日,“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幕,从“军事思想的形成”“帝国理想的实践”“欧洲梦想的破灭”“时代英雄的落幕”四个方面,通过名家创作的油画、雕塑、版画,拿破仑及其亲属使用过的物品、拿破仑时期的服装、生活用品等150余件(套)艺术品,展示拿破仑的传奇一生。展期至9月1日。

东京:三国志展

7月9日,“三国志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展览从我国46家收藏单位选取了220余件(套)展品,包括2009年发现的曹操高陵、被视为吴国皇族规格的南京市上坊1号墓等出土的文物,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示历史上三国时代的真实面貌。其中85%的展品是首度在日本公开展出。展期至9月16日。

东汉 制盐画像砖

杭州:丝路岁月

6月21日,“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国内外14家文博单位的500余件展品,选取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13个族群或人物,围绕他们的衣食住行,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与平凡经历窥见合作、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以全新视角呈现丝路上的多元文化碰撞。展期至9月8日。

武汉:蒙古族历史文化展

6月28日,“八百年不熄的神灯——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出一批成吉思汗祭祀仪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以及13世纪以来鄂尔多斯蒙古族保留的多种民俗文物,共计163件(套),呈现了以祭祀成吉思汗为核心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期至8月28日。

猜你喜欢

瓷板画展期珐琅
雪山情 梁秀丽 瓷板画 40cm×40cm 2019年
房敏作品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瓷板画:凤之韵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弗得一窥画珐琅
柯国强瓷板画作品选
茶树新品系春梢生育期观测初报
世博会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