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精品
—— 唐三彩镇墓兽
2019-09-16文/丁薇
文/丁 薇
唐三彩镇墓兽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导致古时对墓葬习俗的注重。古代王侯将相和名门贵胄百年后均将生前物品带入坟墓当中,充当陪葬物,其中不乏稀世珍宝,由此也吸引了盗墓贼的盗墓。墓主人为了获得死后的安宁,防止被搅扰,不仅会设置各式各样的机关暗道来保护墓穴的安全,还会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由此,不少陵墓当中都能见到镇墓神兽,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镇墓兽”。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的唐三彩镇墓兽便是其中的一件代表作品。
这种唐三彩镇墓兽总体高度为37厘米,昂首以蹲姿立于底座上,人面兽身,脸部极具胡人特点,面阔口方,首部两边是肥厚的双耳。两眼凸出,神情威严,面目凶恶。头顶生长一曲状独角,两肩上分别有一翼,偶蹄。兽身通体施以黄、绿、白及棕色釉,绚丽多彩。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墓穴当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奇兽,是古时人们幻想出来的除恶辟邪神灵。人们将其想象成狰狞凶狠的形象,有兽脸、人面、兽角,外形奇异,构思怪诞诡奇,有极强的神秘氛围和奇巫色彩。
这件“镇墓兽”主要由兽角、兽头、方形底座三部分组合而成。兽角插于头顶的孔洞中,身体则插于底部坐台的孔洞中。其形式包括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诸多类型。从各朝代的墓葬仪式和随葬风俗来看,死者的灵魂在地下追寻的标准是极高的,一是升仙,二是可以仍像在人间那样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古时人们相信人去世后,魂灵的确会在地底下受鬼怪的侵扰。镇墓兽摆放于墓穴当中,基本上都是为了镇压鬼怪、确保墓主灵魂不被搅扰而放置的明器,具有守护墓主魂灵和陪葬物的功能。
《国语》中记载,有一种水怪名唤罔象,喜欢食人心肝和大脑,木石之怪名唤罔两,也是祸害墓主的恶魔。《周礼》中记载,另有一种神兽鬼王名唤方相氏,有驱鬼怪降妖魔的本事。因此墓主家人常让方相氏站在墓葬边侧,防止有罔象、罔两之类鬼怪前来搅扰。古代文献中关于鬼王方相氏长相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周礼·夏官》中,“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大概意思是说,方相氏长着金黄色的4只眼睛,身披熊皮,着红衣黑裤,手持兵刃跨坐于马上,到墓穴中用兵刃敲击四角,驱除罔两、罔象。因此,有研究者指出,放置“镇墓兽”的风俗,便是从“方相氏”的传说当中演变出来的。
原始社会时期,“图腾”有着极高的地位,人死之后会将其作为圣物随葬于墓穴中,希望得到庇佑。事实上,这便是镇墓习俗最初的形态,这为后世“镇墓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根据考古信息,镇墓兽最初是在战国楚墓中发现的,战国中期也是镇墓兽发现数量规模最为庞大的时期,而到了战国末期时便很难见到。这种数目上的波动,大概是和楚国兴亡的历程同步。放置镇墓兽的习俗在魏晋直到隋唐时期盛行,五代之后逐渐衰退,有些地区被狮子所代替。镇墓兽的材质,最初用木材、兽骨所制,陶质比较少;后来基本上都是陶质。金属与石头质地的十分罕见,不过也有用石狮子镇守陵墓的做法。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高度繁荣,厚葬风气流行,考古发掘的墓穴中发现了大量“镇墓兽”。唐朝,镇墓兽逐步被怪兽俑、天王俑等“镇墓俑”所代替。在唐朝初期,镇墓兽的形制十分奇异,大多数为人身蹄足,到武则天统治时期,产生了兽身、鸟翼、蹄足,面部包括兽面与人面两类,这些形制在此之前没有发现过。五代十国的墓穴当中,仍旧有放置镇墓兽的现象,江苏邛蔡庄挖掘出五代时期人首鱼身木镇墓兽, 江苏南京祖唐山南唐墓中也挖掘出人首鱼身陶镇墓兽。有关这种人首鱼身的神兽,在《山海经》当中有很多描述。按照《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描述,“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大意是,有个地方的人叫苗民,苗民敬奉人首蛇身的神,神的尾巴很长,穿紫衣,左右各有一个戴着红帽的头,苗民称神为“延维”,据说如果能够吃它的肉,就可以称霸天下。宋代和元代也不乏镇墓兽,如江西彭泽宋墓出土的瓷人首鱼身,陕西西安东郊元墓出土的龙形镇墓兽,等等,各朝各代均有形制迥异的镇墓兽,其形制各异、身躯壮硕、制作精良、装饰精细、色彩明艳。
在我国整个陶瓷发展史中,素有“南青、北白、唐三彩”的说法,这三者依次对应的是浙江越窑、河北邢窑以及东京洛阳、西京长安所制的三彩瓷器。近些年的考古结果显示,河北邢窑、山东淄博窑,曾经也产出过三彩器皿,可是数目、种类均要比主产地少得多。
唐三彩在国内整个陶瓷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唐三彩最早出现于唐朝,是唐代彩釉陶瓷的统称。最常见到的用色为黄、绿、白这三种,这便是唐三彩名称的由来。其实唐三彩还用到了蓝、赤、紫、黑等,多彩绚丽,变化多端。彩釉技术是基于汉朝的低温铅釉技术,在经历南北朝黄、绿两色釉陶的发展之后,唐朝匠人纯熟地应用了金属氧化物上色技术,此外还参考了雕刻、绘画等领域的呈现方式,独创出了彩陶界全新的品种。在制作彩釉纹饰的时候,唐三彩还参考了丝织品染色技术中的蜡染法,不同的颜色彼此交叉,彼此融合,可同时又不失自己本身的色彩,进而增强了釉面的观赏性和多变性。唐三彩所采用的是铅釉技术,通常会经过两次烧制。土胚选用白色黏土,在1000℃-1100℃的炉温下,素烧定型;待其恢复至常温后,开始用彩釉原料绘制,再在850℃-950℃的温度下回炉烧制,最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炫彩夺目、美轮美奂的三彩陶瓷。
镇墓兽向来都是陪葬物当中最具规模的大型器物,并且多摆放于甬道大门两侧,一般均呈震怒凶狠状。从而起到震慑作用,使死者免受鬼怪搅扰。唐朝是文化鼎盛的朝代,制作的三彩镇墓兽外形与之前比起来都有明显的区别,从汉朝的素雅型逐渐演变成诡谲奇异型,极具想象张力。
郑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唐三彩镇墓兽,属于人面兽身,首部造型和当时佛教雕像中的金刚十分相似,两耳外张,颈上生出长形装饰,仿佛国外哥特式建筑顶部的塔尖,使人产生飞腾的感觉,似乎在指引逝者的灵魂升天。胸部线条向外凸起,高俊挺拔如同巨大的雄狮,而前肢撑起,后肢蛙蹲,这些均给人们带来了稳如磐石般的视觉威慑力。雕像的神情和构成形式让人不由想到了商周青铜器物上饕餮之类的神怪,不过其中部分结构造型又有着极强的写实特点。而那形如金刚的面部以及壮硕如牛的四肢,又使人不禁想到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的佛教艺术。因此可以说,唐朝镇墓兽是对我国古时创作思想的继承,并以开阔的胸襟广博地吸纳各国不同艺术元素而产生的综合性奇异形象。
唐三彩镇墓兽的形象通常较为浑厚,其塑造方法写实居多,此外还具有夸张的特点,起到震慑神怪的作用。这和同时期柔骨娇姿的丰满仕女,不苟言笑、神情呆滞的文俑比起来,更为鲜活。唐三彩镇墓兽采用的刻画方法也因为地域差别而导致习俗和审美各有差异。例如有学者发现,唐代京城北部地区,镇墓兽形象大多壮硕浑厚,而长江两岸地区则倾向于风雅清秀,有着明显的南方特色。唐三彩镇墓兽在艺术层面的特征表现在:外形浑厚壮硕,工艺精细,形态写实,气魄雄伟,手法简洁,用色艳丽,潇洒奇异。这是基于对实际生活的洞察,使用夸大的手法而制作出的东方雕塑作品,突显出了盛唐时期无与,伦比的气势,展现出了唐代的整体风貌。
郑州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镇墓兽,是唐代雕像中体现朝代风貌的作品,是唐代雕像艺术鼎盛时期的杰出产物。盛唐时期文化、艺术高速发展,由此发展出了纯熟多变的雕像技艺。该作品中的形体塑造均取材于为人所熟知的事物。创作者在设计的时候,以现实为基础,在艺术形象方面不仅没有墓穴外石像刻板的形象,也没有佛教造像的特定规矩,而是依据现实的观察,从现实中取材。这便为三彩现实主义手法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三彩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不管是动物、人物或是器皿,构型鲜活,比例精准,用色明艳,前所未有。动物的神情、姿态等展现得十分生动、动态尽显;人物的脸部情绪呼之欲出,再配上生活化的姿势,更加活灵活现;器皿的制作,尤其是壶、罐、枕之类的常用器皿,雕刻精美、用色绚丽。唐三彩是造型、绘画以及色釉彼此融合的多元化艺术,千百年来其艺术吸引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是世界公认的可以代表唐朝盛世的艺术典范。
[1]《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2]《山海经·海外西经》:“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