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2019-09-16
艾滋病病毒适应新宿主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单点氨基酸突变调节中和抗体敏感性的研究,解析了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在适应新宿主过程中高速突变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意义。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病毒为了适应新宿主,其表面蛋白产生大量突变,并从“开放”构象快速转变为“闭合”构象,从而达到提高感染效率和免疫逃逸的双重目的。科学家通过病毒基因组学、定点单氨基酸突变、入侵细胞能力、中和抗体敏感性和结构生物学等系统研究,发现表面蛋白gp41 HR2区域中E658K单点氨基酸突变对病毒适应新宿主和免疫逃逸起到关键作用,对多种亚型病毒有着类似的效应。
gp41 HR2区域中E658K氨基酸单点突变对HIV-1膜蛋白结构、中和敏感性、感染能力的调控以及对免疫原设计的帮助(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新闻网)
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和母亲健康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徐顺清教授课题组开展了关于采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新指南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和母亲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病,导致全球约14%的孕产妇死亡,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该研究首次为2017年ACC/AHA发布的新的高血压指南在孕妇中的应用,及其对妊娠期血压升高的监测、管理和预防的潜在影响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显示,虽然采用新指南后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显著增加,但是该指南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可能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和新生儿。
小分子化合物治疗骨关节炎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敖英芳教授团队开展了小分子化合物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生成及抑制骨关节炎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滑膜增生和骨赘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关节疾患和引起中老年人慢性残疾的首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有1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OA,并将OA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并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小分子化合物在OA治疗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筛选出一种新的DMOADs化合物—BNTA,利用大鼠OA动物模型验证BNTA改善OA的实验效果。
NLRP3炎症小体在鼻病毒诱导气道黏膜重塑中的功能和机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教授课题组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春炜教授课题组合作,揭示了NLRP3炎症小体在鼻病毒诱导气道黏膜重塑中的功能和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NLRP3炎症小体是一类重要的胞内模式识别复合物,可感知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危险信号”,防御激活宿主细胞的免疫作用;过度的炎症小体激活将导致或加重呼吸道黏膜的慢性炎症。该论文揭示了呼吸道上皮NLRP3炎症小体可介导鼻病毒引起的上皮细胞IL-1b的释放、细胞焦亡和粘液产生,以上细胞免疫反应和功能的改变是鼻病毒诱导气道黏膜重塑的重要机制。
狼疮特异性B细胞干预新靶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所张晓明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鲍春德教授等人发现狼疮特异性B细胞干预新靶点。研究论文发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疾病,可造成机体多器官的损害,晚期患者常危及生命。SLE病因复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晰解析,导致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该研究发现SLE活动性初发患者外周血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非典型记忆B细胞(AtMs)。提示阻断mTORC1通路是有效清除体内AtMs病理性B细胞的一个重要可行策略,为探索狼疮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mTORC1通路控制AtMs分化和效应功能示意图(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网站)
揭示人类疱疹病毒的基因组包装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刘云涛、教授毕国强与合作者利用冷冻电镜首次解析了人类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的关键机制以及病毒的DNA基因组结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疱疹病毒引发的多种疾病,并可望改造疱疹病毒用于靶向治疗。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疱疹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感染人体后能够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带状疱疹、出生缺陷、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等。该研究展示了疱症病毒完整的非对称结构,获得了第一个真核生物病毒的DNA通道原子模型,也是第一次探测到DNA在通道里的扭曲状态。
胶质细胞参与调节视网膜自发活动波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久林研究组通过在发育早期斑马鱼上进行在体钙成像和电生理记录,发现穆勒胶质细胞分别通过AMPA受体和谷氨酸转运体参与和调节视网膜自发活动波。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穆勒胶质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一种主要的胶质细胞,其横跨整个视网膜,并与临近视网膜神经元形成紧密连接,调节视觉信号的传递,维持视网膜的结构。穆勒胶质细胞通过AMPA受体可检测到视网膜自发活动波的发生,并通过谷氨酸转运体调节视网膜波的发生和传播。
揭示肾小管间质炎症形成的新机制
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学专家刘必成、吕林莉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外泌体-19b-3p促进肾脏损伤中M1型巨噬细胞活化。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旗下期刊《细胞死亡与分化》。肾小管间质炎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可能通过复杂的机制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从而启动和放大炎症过程,但是其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科学家从细胞、动物、临床病例多层面发现小管上皮细胞外泌体miR-19b-3p通过介导巨噬细胞表型转化而发挥关键的致炎作用,该研究为临床慢性肾脏病抗炎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