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南海
2019-09-16文新
本刊记者 文新
南海总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2018年9月,短短4天时间,7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扎堆落户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新城产业区。占地约183亩,产业涵盖新材料、生物科技、电子信息、3D打印、高端装备,项目投产后三年内税收强度为100万一亩,将产生不少于6.4亿元税收。
2018年,南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0家,总量达到1513家,同比增长60%;全区专利申请突破2万件,同比增长40%;其中发明专利5301件,同比增长63.9%。预计2019年南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到55%。
人们发现,过去依靠大批农民“洗脚上田”,推动南海工业化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已成历史;而今创新迸发出来的澎湃动力,正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有力推动南海迈向中高端经济结构,曾经威震全国的“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正在变得强壮有力。
图 / 狮山高新产业园
再次聚焦农村
纵观改革开放辉煌的历史,南海是从农村开始点燃工业化“燎原之火”,然后以工业反哺农村,走出一条非常“接地气”的改革路径。历史惊人的相似,40年前,南海的改革从农村起步;40年后,南海改革再出发还是聚焦农村。
身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南海,改革始终没有离开农村,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到如今的“三块地”改革,到村级工业园改造,再到乡村振兴,对于土地能量的挖掘和探索,南海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热度,相比过往的土地改革,“质量、效益、动力”将成为南海新一轮改革的目标指向。
改革开放初期,成千上万个加工企业一哄而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演绎了南海奇观,在为南海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685个村级工业园,25336家中小微企业,占用78%的集体土地,产值却不到全区的十分之一,土地利用率低、产业低端,且带来环境污染和生产安全严重后果。
2016年12月,南海正式启动村级工业园环保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打响村级工业园治理攻坚战,先后多次出台政策和办法,明确以“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为工作重心,划定24万亩产业保护区,设立5亿元扶持奖励资金。
在桂城街道夏南二社区,旧钢铁市场被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都市型产业园区——天富科技城。至此,已经吸引新能源汽车检测、机器人、医疗器械、传感器等领域18家科技型企业进驻,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
中高端新兴产业的进入,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南海的目标就是将685个、19万亩村级工业园,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打造一大批高质量发展产业载体。
农村依然是南海高质量发展最明显的短板,是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也是矛盾纠纷最集中的领域。
图 / 佛山市市长朱伟(左二)考察仙湖氢谷
2018年7月,南海发布乡村振兴“1+6+X”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和治理有效目标,并制定55份配套实施文件,又一次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
划着仿古游船慢行在里水河,沿途“一河三岸”的景观尽显岭南水乡风光,曾经浑浊的臭水河换成了清澈的干净河,各式彩色建筑让人眼前一亮,驱车从里水由南往北,南海花博园、国际创新产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贤鲁岛等园区和景点使人目不暇接,梦里水乡已经成为佛山、广州市民自驾出游的好地方。
作为南海打造的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里水正在丰富梦里水乡全域旅游品牌,形成“点—线—面”连片开发,以村居为点,一村居一品牌;以里水河为线,将沿线乡村串珠成链;以城为面,用4A景区标准提升全域品质。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向记者介绍说:“‘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将里水建成‘田园、公园、家园’三园合一的南海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构想和尝试。里水打造连片先行区只是南海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缩影,而南海推进乡村振兴总体目标更是值得期待:到2020年,南海乡村振兴将取得重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好转。
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进程中造成了过多的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半城半乡现状给南海基层治理带来严重挑战。
2018年11月,南海部署实施“头雁”工程,通过老书记带帮、跨村交流、镇领导结对等方式,打造“雁阵群体”链条式培养工程,建立有为书记库,培育“有为书记”。
欧旦荣是大沥镇一名干部,去年被“下沉”到沥北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成为“头雁”。沥北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集体经济主要靠物业出租,发展金属回收等低端产业。他通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动群众,强力排查,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等举措,短短几个月,社区环境明显好转,原本破旧的村级工业园也被改造成现代化工业园,引进新兴产业后,增加了集体收入,村民分红也翻了番。
近年来,南海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率先提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基础最前沿,这一做法得到广东省委党校张浩予教授高度肯定:从实践成效看,南海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建设走在广东的前列。
确立创新核心地位
早在2016年,南海就首次提出“全球创客新都市”概念,明确了创新在南海新一轮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球创客新都市”是南海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抓手,是全球创新资源与南海乃至珠三角制造业合作对接站。两年来,南海围绕“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工作主线,以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今,上百个创新项目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环两站”是南海创新发展重中之重,南海要把佛山一环创新圈、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变成创新集聚区。
沿着“佛山一环创新圈”,南海积极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北延过(桂江)河”“东拓进(三龙)湾”,打造千灯湖创投小镇,不断丰富金融服务产业链;加快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构建广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示范区;全面开发南三产业合作区,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强化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仙湖氢谷、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华南国际轻纺城等重要节点的创新集聚功能。
依托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的区位优势,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主动承接科技创新资源。佛山西站位于整个一环创新圈的几何中心,三山新城几乎是无缝对接广州南站,随着广深港高铁的开通,这条高铁经济带串联起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把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布局中。
三山新城一直被视为佛山对接港澳资源的最佳承载地,是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示范区,重大项目季华实验室的到来,让三山新城创新发展如虎添翼。
工匠是技术创新主体,是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转变的关键所在。南海通过给予工匠和企业家最高荣誉,在全社会、各行业掀起“传承品质、成就品牌”的热潮。
2017年,南海颁发“举匠令”,发动全社会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寻找能工巧匠,授予“大城工匠”荣誉称号,推出工匠扶植政策“大礼包”;次年12月,继上年认定首批工匠工作室后,南海第二批9家大城工匠工作室获授牌;2018年4月,位于南海金融公园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正式开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参观时说“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有利于激活工匠和企业家的职业追求,为这里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目前,南海拥有超过6万家工业企业,南海以工匠精神为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造就一批拥有市场绝对占有率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10000家品牌企业,促进南海在2021年成为万亿元制造业强区,成就品牌南海。
图 / 佛山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亮点项目——里水艺术河畔
南海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标准化+信息化”两大创新为引领,推动南海政务服务从“足尖”到“指尖”办事、从“人治”到“数治”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逐渐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行政管理体制。
为实现上述目标,南海自主研发湾区通办政务系统——“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和“智能柜台”远程办事终端。其中,“市民之窗”整合53个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可为市民提供超过100多项湾区政务服务;“智能柜台”则整合身份证认证、人脸识别、电子材料导入等功能,可在远程办事时提供一对一的视频在线导办服务。
继与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内地湾区城市通办后,2019年5月30日,南海率先与香港、澳门实现政务服务湾区通办。从此,香港、澳门的企业家、市民可以通过当地自助服务终端办理南海商事登记、营业执照打印等18项业务。
迈向中高端结构
进入新时代,南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迫在眉睫。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南海提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为主体、涵盖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高端经济结构。
南海一手抓“新兴产业”;另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确保南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 / 新鹏机器人
“腾云计划”是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金融科技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搭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平台,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龙头项目,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基地,来带动不少于500家本土企业“上云上平台”,激发企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无论是领跑“氢能时代”,打造氢能产业“硅谷”的战略,还是抢占“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风口”的安全产业盛会,或是以工业互联网重构制造业价值的路径探索,南海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今天,一场规模浩大的产业变革在南海这片传奇的土地上打响,康有为故里丹灶堪称精彩。2017年,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落户丹灶,这是佛山当年引进的首个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制造业项目。2018年,丹灶谋划仙湖氢谷,将以仙湖为核心,规划面积约47.3平方公里,打造以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力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
从传统制造业到“两高四新”现代产业,这样的产业变革路径在南海各街镇全面推开。
位于里水的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上千亩,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广州白云区黄金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园隔江相望,南海借势而为,努力促进两园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广佛智慧创新产业集聚区”。目前,投资20亿元的翔海科技液晶面板已捷足先登,投资35亿元的8英寸先进传感器制造项目和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中华液晶城广佛智造项目相继而来。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5A级景区西樵山下,素有“中国面料之乡”的西樵镇,在淘汰与生态相冲突的面料生产企业后,通过建设岭南文旅特色小镇,为文旅产业谋篇布局。如今,国艺影视文化产业、宋城项目等文旅龙头企业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集聚,“文化+旅游+体育”“文化+旅游+节庆”模式已在西樵常态化。
千灯湖片区是广东金融高新区所在地,南海选择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地段打造千灯湖创投小镇,必将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以佛山西站为核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狮山要再造千灯湖传奇。千灯湖片区无疑是南海乃至佛山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佛山西站将高标准建成智慧城市、绿色新城,率先推进5G应用,建设集聚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的国际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高铁经济带的区域创新枢纽、广佛超级城市向西开放的活力门户、改革开放新时期南海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
把三山新城变成“国际新技术试验田”,这是南海充满智慧的创举。南海将率先在三山新城形成窄带物联网网络(智慧城市)应用示范,优先进驻人工智能、5G、3D打印等国际前沿技术并进行孵化。此外,三山新城还将成立窄带物联网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孵化,与当地制造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丰树国际创智园、三山科创中心成功引进逾100家企业,涵盖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珠西新材料产业基地,是九江发展现代产业的战略抉择。随着美国贝利、日本东丽和九江本土的必得福等企业相继落户,九江发展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
南海通过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各街镇布局“两高四新”现代产业,形成中高端经济结构增长,从而开创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