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毫米的极限里探索民族的艺术语言
2019-09-15丁一文
丁一文
5毫米,一个突破性的命题
早年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舶来的雕塑体系训练,然而我却始终不能满足于这样的训练。我从骨子里渗透的是东方的血液,我想我始终是要突破这种“舶来体系”。
“我的忧伤从那里开始”系列作品,是将雕塑的整体厚度压缩在5毫米的极限物理空间内,进行薄浮雕大尺度、多层次的感官空间塑造,作品的层次和空间感已达到了十级以上。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大尺度的作品,观者无论站在任何一个角度欣赏,都不会产生透视变形。
在5毫米的厚度里进行大尺度、多层次的雕塑创作,并非传统的雕塑方式可以胜任,设定这样一个极限的命题,正是因为我作为一个中国当代的艺术人,始终有这样一种使命感,就是尽自身的能力创造出具有当代中国民族所特有的雕塑艺术个性语言,希望我个体的努力,能够为这个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5毫米极薄的厚度与空间
我倾向于人文主义的创作,何为“人文”?我所理解的“人文”是指:艺术人对于“人性” 深度的一种怀念与沉思。人文主义的创作不仅仅表现形体姿态或是光影色调,而是更加注重表现“灵”与“魂”,与抽象艺术、观念艺术等相比,人文主义的艺术作品让人更容易亲近,观者能够更迅速地感悟和理解,并与其形成更为深刻的共鸣感,引发对作品的深思。
“我的忧伤从那里开始”系列作品创作始于2011年6月。
2011年一次偶然的艺术实践采风使我了解到在国内还存在着贫困地区,在此之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接收到的信息往往都是生活的美好,我们如何用美的形式来装饰生活,自身艺术实践的思考点也一直局限于形式美感之上,这种形式美的感觉使我感受到生活似乎有些不真实,那时的我认为“贫困”与”孤独”这个词离我的生活还很“遥远”。
我不描写人性的复杂和丑陋,而是更深入的刻画那些所能让我感动的具有坚毅的、勇敢的、执着的、有正向力量的人生状态。描绘在逆境中那种“质朴”而又“坚韧”的状态,“质朴”代表一种真诚的气质,“坚韧”代表着一种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感动便是:“质朴与纯真,坚韧与执着”。
艺术创造的过程近乎灵魂的修行
我的作品都不是速成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创作本身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时间能够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创作了先期的三件系列作品:“艰辛的历程”“远山的期盼”“岁月的忧伤”。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作品的塑造需要慢下来,这一慢就是五年,慢才能更好地去聆听与思考,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感觉,慢能使人更深层次的体会、感受和表达,在作品的塑造过程中我逐渐在沉思,我为何而做?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塑造作品的意义又是什么?是要表达一种“美”还是一种“深度”?“圣灵”所赋予我区别于他人双手深层次的含义又是什么?我的人生要怎样更接近“圣灵”所赋予我的特有?
每次看到作品塑造中那期望而又彷徨的“眼神”,使我深深的感受到那种对话非语言所能表达,而是一种共鸣,一种在心灵上深层次的触动与交流,感受到“它”的凝视仿佛在倾诉与抗争。
站在西方的肩膀上,而民族性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
东、西方两种艺术体系、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使得我能够走上今天的创作道路。中国有着非常好的传统浮雕形式和悠远漫长的艺术积淀,正是这些给与了我丰厚的艺术养分,在超薄浮雕的创作过程中,我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人的意象思维。我的雕塑作品不是西方雕塑意义上的,实在的形体和层次的表现,而是通过我的直觉与感知,以个性化的形体和空间来塑造,并赋予作品意蕴和内涵,打通人的感官,展现出震撼力与冲击力。这种写实的创作手法,我称之为“意境写实”。它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通过我的思考、萃取与塑造,让人感受到情感与温度,进而产生共鸣感。我想,正是融汇在我血液里的民族性的文化积淀,让我走上了这样一个独特的道路。民族性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的“血脉”,基于这种“源点”出发,艺术人才能创造出独立于世界的艺术语言。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参展与创作:
2001年 雕塑人体作品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2003年 参与奥运徽宝的设计,并进行奥运徽宝的原型设计与制作;
2005年 北平往事之失落的京韵,入选北京市第四届新人新作展;
2009年 为前中宣部秘书长沈一之创作青铜肖像雕塑;
2010年 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创作青铜肖像雕塑;
2017年 “岁月的忧伤”作品被权威学术期刊《中国雕塑年鉴》(2017)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