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牛蒡汤联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临床观察
2019-09-13孟杰婵
孟杰婵
哺乳期乳腺炎为女性产后哺乳期常见病症之一,多出现于产后第3~4周,产妇患病后患侧乳房会有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影响正常排乳,若未及时治疗,则可能发展为脓肿,对产妇的健康与婴儿喂养均会形成不利影响[1]。分析该病产生的原因,多是因乳头破裂后细菌感染、乳管不通及乳汁淤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该病感染的主要细菌。现代医学常以抗生素治疗,但因药物经血液抵达病灶,药效存在衰减,且易复发,且抗生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乳喂养效果[2]。本研究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将瓜蒌牛蒡汤与揉抓排乳按摩联合用于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探析其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4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7.26±2.97)岁;病程1~36 d,平均(16.27±5.24) d;发病部位:单侧乳腺31例,双侧乳腺11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7.31±2.88)岁;病程1~36 d,平均(16.32±5.19)d;发病部位:单侧乳腺32例,双侧乳腺1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相关标准;证候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气滞热壅证标准,主症:乳内胀痛、乳汁淤积结块、脉弦数,次症:皮色微红或不变,恶寒发热、口渴、便秘、头痛或周身酸痛;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妊娠期女性;已出现脓肿症状;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药物过敏症状者。
1.3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予以自制消肿解毒药膏外敷,每日敷2次,每次超过2 h。对照组同时予以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1次/d,剂量为800万单位。观察组则采用瓜蒌牛蒡汤结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具体方法:1)瓜蒌牛蒡汤:药方包含瓜蒌皮、牛蒡子、金银花、熟地黄、蒲公英、干姜、当归、王不留行、赤芍各10 g,皂角刺15 g,鹿角片、白芥子各12 g,柴胡、麻黄、青皮及甘草各6 g。每日1剂,加水煎煮后分早晚服用。2)揉抓排乳按摩治疗:患者体位为坐位,乳部皮肤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医护人员以左手将乳房托起,以右手五指沿乳管方向轻提乳晕部以及乳头,以指腹抓揉,并按摩患乳肿块,接着由乳房底部至乳晕方向呈放射状的推揉乳房,然后以右手的拇指、食指将患乳乳头、乳晕夹住,进行揪提轻拉,对捏挤压乳晕,以将淤积乳汁排空,2~3次/d,患者疼痛减轻且乳房松软为宜。2组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1)疗效评估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均消失,肿块消失且排乳正常;显效:患者排乳基本畅通,症状积分降低≥60%,且<90%;有效:症状积分降低≥30%且<60%,排乳部分畅通;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30%,或是加重。2)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共记录乳汁排泄、乳房胀痛、局部皮肤温度、身痛头痛、恶寒发热、排便情况、口渴7项症状,分别计0~3分,对应无、轻度、中度、重度,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3)对2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占比(NEUT)以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其中CRP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WBC与NEUT以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
2 结果
2.1 疗效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2组症状评分、WBC、NEUT以及CRP值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BC、NEUT以及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对比 (例,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
3 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为女性哺乳期常见急性病,在所有乳腺感染疾病中占比约75%。因该病起病迅疾且病情多变,患者多存在全身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则炎症反应会不断加剧,形成脓肿,对产妇哺乳造成不良影响[5]。西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多借助抗生素,但药物进入机体抵达病灶过程中存在衰减,且抗生素治疗对产妇后期哺乳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医学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划分为“乳痈”范畴,病机则是因乳汁淤积、气滞肝郁或是胃热壅滞等,依据其发展阶段可分为郁乳期、成脓期及溃后期[6]。中医学治疗乳痈,多以理气疏肝、解毒清热以及扶正脱毒为主,治疗则施以清通法。但部分学者指出,虽乳痈伴有红肿热痛阳热等实像,但其本质仍属虚寒证,治疗主张温阳、通阳。而本研究所用消肿解毒膏可清热活血、散结止痛,药物直接敷于病灶部位,可有效消散肿块[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2组症状评分、WBC、NEUT以及CRP值均有明显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瓜蒌牛蒡汤联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学指标,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原因在于揉抓排乳按摩法对乳房局部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排出积乳,疏通乳络,改善乳汁淤积情况,减轻疼痛症状。内服药方则选用瓜蒌牛蒡汤治疗,方中瓜蒌皮具有通络散结清胃热作用,可消痈肿;牛蒡子疏风解表,同时具有清热散结之效,能够预防乳汁淤积;柴胡可疏肝,配伍青皮可达疏肝理气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方中加王不留行、金银花等入肝胃两经,适用于通乳络,可下乳消肿;皂角刺有活血消痈作用;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赤芍可散瘀止痛;鹿角片具有消肿、行血与益肾作用;当归活血,而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金银花可很好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急性乳腺炎治疗的良药[6]。
综上所述,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瓜蒌牛蒡汤与揉抓排乳按摩联合治疗方式可改善血清炎症,对疗效的提升与症状的改善均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