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喀斯特地貌上的绿色屏障
——黔西南州造林护林厚植生态优势,林上林下培育绿色产业
2019-09-13王沾云
□ 王沾云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71.5%,是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面积比例最大的地区。如何守住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怎样构建南北盘江流域生态体系?答案是造林护林和发展林业产业。多年来,黔西南州坚持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阵地,坚持把林业工作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研究部署,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一、厚植生态优势,不断筑牢生态屏障
(一)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一是持续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47.32%。到2018年底,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8.5%。全州目前正着力打造冷凉生态林业发展区、温凉城郊林业发展区、低热河谷立体林业发展区,力争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1%以上,林业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进一步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二是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以来,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采取林果间作、林竹间作、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林经间作等多种模式还林,取得了优化国土资源配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效益。进入“十三五”,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持续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推进封山育林,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恢复和保护了项目区的基本农田,保持了土壤肥力,使山区大面积的缓坡耕地得到有效改造和合理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是持续实施科技兴林工程。加大对林业实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
(二)探索创新生态治理方式,让石漠化山头绿起来
一是“四大模式”走出产业化治理石漠化新路子。
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晴隆模式”。通过基地带动、滚动发展、集体转产等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把草地畜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连为一体。
贞丰县顶坛片区探索的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该片区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低下、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成功进行生态修复,种植花椒6万亩,石漠化治理率达92%,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农民年现金收入增加到4000多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在乱石堆中种植金银花上万亩,年产量达到120多万斤,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获得了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的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
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是在低热河谷地区规模发展早熟蔬菜,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一种成功模式,因在册亨县者楼镇率先推行而得名。
二是安龙县打破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障碍,的“11332”发展模式。
第一个“1”,即搭建一个生态融资平台公司,破解林业发展资金瓶颈。安龙县整合现有国有林业资源(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国有林地等),通过第三方评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作为资本金,注册生态融资平台公司。
第二个“1”,即统一定位一个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县林业发展进行区域性规划布局,根据经营目的,科学选定树种,回答了通道沿线看什么,森林旅游看什么,怎么留得住游客,农户脱贫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怎么销,收入有多少,龙头企业是谁、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第一个“3”,即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坡耕地“三块地”。实现土地变股权、林农变股民、资金变股金的“三变”发展模式。
第二个“3”,即组织、培育、培训好“三支贫困人员专业队伍”。组建贫困人员专业植树队伍、专业护林员队伍、专业技术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林业服务队伍,同时提高劳动力就业转移率,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最后一个“2”,即实现“两大”目标。2018年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60%的目标。
三是“153”模式促进石漠化治理林业产业与景观绿化有机融合。
“1”即州县党委政府及州林业局,在沿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各领办绿化示范带1个10公里,共实施绿化示范带42个、420公里。
“5”即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县(市、区)林业局,在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各领办绿化示范带1个5公里,共实施绿化示范带277个、1385公里。
“3”即乡(镇、街道)联系村负责人、包(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在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共同包保实施绿化示范带1个3公里,共实施绿化示范带1216个、3648公里。
(三)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全域,造林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鲁布格镇云湖山
一是强化分类示范带动。实施“六个六”工程,分类示范推进绿化工作提质增量,即六大交通干线“通道靓化”工程,六大中心城区“周边美化”工程,六大美丽乡村“四旁绿化”工程,六大旅游景区“添彩美化”工程,六大湿地公园“达标净化”,六大林业产业“增效量化”工程。重点发展以桉树、杉树、菌用材等用材林为主的用材林300万亩,发展以香椿、桦木、榉木、海南黄花梨木等为主乡土珍贵树种20万亩,发展以核桃、油茶、板栗、花椒、澳洲坚果、无患子等为主的经济林200万亩,发展以天麻、灵芝、石斛、白芨等为主的林下经济50万亩,发展好以木材及系列产品加工、核桃、板栗、油茶、花椒等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发展兜兰、三角梅等花卉苗木10万亩以上。
二是强化龙头示范带动。
“十二五”期间,全州涌现出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花卉苗木生产企业110多家,木材及林副产品加工企业400多家,初步形成人造板、木竹家具、木本油料、森林食品、林药加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林产工业体系,拉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能人示范带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省、州造林扶持政策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地的林业大户不断增多。仅在册亨县,就有种植杉木或桉树面积达150亩以上的林业大户2000多户。
(四)积极稳妥推进林业改革,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开展林业改革。做到了“山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调整了林业生产关系与农业经济结构,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育林的积极性。
二是推行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助推林业发展。在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过程中,采伐指标分配实行按资源比例分配审批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一站式”办证大厅,实行采伐指标公示制。搭建木材产销平台,林农的收益得到提高。通过深化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妥善处理了发展和保护、产业和生态的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真正放活商品林,管好公益林。
三是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推动林业发展。制定出台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一般为2~5年(用于种殖业的最高年限可达8年),额度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50%。
四是推行森林保险保障林业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深入开展,提搞了林农及林业生产经营者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
五是推行林地流转优化林业发展。转变林地的分散经营模式,鼓励私人承包荒山造林,鼓励村民和村组集体将闲置土地以承包、出租、联营等形式流转给企业或造林大户造林,建立起造林大户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农民提供土地入股来种树,企业负责经营经营鉴定,最后按比例分成。通过土地流转、“找”商种树,用最小的投资办成最大的事,全州先后有30多家林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造林投资造林。
(五)加大重点项目保护力度,不断巩固提升国土绿化率
把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不断巩固提升国土绿化率的一全重点措施,共建立4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18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41.5万亩;建立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22个,保护面积302万亩。认真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严禁对天然林实施皆伐改造,严禁对天然林实施以获取木材为目的的商业性采伐。
全州共有390多万亩公益林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有约360万亩公益林纳入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
不断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目前全州正在创建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州湿地生态保护面积超过26万亩,保护率68%以上。
二、转化生态优势,优先发展绿色经济
目前,全州核桃种植覆盖109个乡镇、786个村、18多万农户。依托中药民族药和中药材资源优势,把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后续支柱产业。2016年~2018年,每年新建设中药材50万亩以上。
充分发挥林下土地和环境优势,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林蛙、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大力发展林草、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和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
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基础上做靓景观大道、山体公园。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原生性和特有性,积极发展山地森林生态游、城郊森林休闲健身游、森林观光游等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大力打造休闲度假、登山、漂流、科考探险、康养、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特色森林生态旅游产品。2018年,贵州省绿化委员会、贵州省林业厅授予册亨县“贵州省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全州完成营造林88万亩,总投入3亿元,有超过1亿元造林投入直接转变为群众劳务收入,带动农户4.3万户,户均增收2500多元。完成林业产值324亿元,带动从业人员49多万人,其中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达5万人以上。
林业产业链条渐渐延长,生态价值不断挖掘应用。全州初步形成人造板、木竹家具、木本油料、森林食品、林药加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林产工业体系,拉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通过林木及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使林业产业链得到延长,大幅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和木材附加值。
三、巩固生态优势,强化生态法治建设
(一)切实制定地方法规,依法有序推进森林保护
一是制定《变通规定》。《变通规定》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第一项变通规定,是我国森林立法的重要成果,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天然林保护条例》实行后,全州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2002年,全州天然林基本划定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列入国家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补偿范围。三是制定《古茶树保护条例》,标志着全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法治化。
(二)加强森林管控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行为
一是组建森林执法工作机构。组建了黔西南州林业公安科,各县先后成立了林业公安派出所,国有林场先后建起了林业公安派出所。“十二五”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攻势”“毁林开垦破案攻坚战”“清网行动”“亮剑行动”等多个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行动。
二是创新森林管理执法机制。将全州划分为三个警务区,将9个县(市)局、分局警力整合设立为三个森林警察区队,每个警务区设立一个森林警察区队,签订《警务合作协议》,建立了常态联络、情报共享、办案协作、治安联防等工作机制。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按照“谁发案、谁主办、谁用警、谁出资”的原则组织协调警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三是全面提升森林防火水平。加快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严把森林火灾防控率控制在0.8‰以下。
(三)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养成森林保护底线意识
一是明确林业生态红线内容。2015年印发了《黔西南州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州林业生态红线包括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保有量、森林蓄积保有量、公益林面积保有量、湿地面积保有量、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物种数量、古大珍稀树木保有量、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等9项内容。
二是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区域。将全州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迹等在全州主体功能规划禁止开发区域内的林地、湿地及禁止开发区外的国家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等重要区域划为林业生态红线区域。
三是对林业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控。将全州林业生态红线区域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
全州出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较好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