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
——丽水践行“两山”理念精彩答卷
2019-09-13雷金松
□ 雷金松
(雷金松,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
空气、水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十,是全国唯一一个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分别连续15年、11年位居浙江全省第一
全市95.8%的区域规划为生态空间,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达31.8%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核算,全力推动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较快增长
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山水秀美的丽水市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系源头、绿色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深入丽水大地,每次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2006年7月29日第七次在丽水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
多年来,丽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围绕“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三大载体”,有效强化生态制度供给、丰富生态产品体系、拓展生态服务渠道,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践。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这102字“丽水之赞”,充分肯定了丽水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丽水市古堰画乡
一、增强政治担当,奋力打开“两山”通道
丽水市委、市政府坚决把生态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强化生态自信,彰显生态担当,筑牢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生态大屏障,奋力推动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
一是高站位谋划生态纲领。丽水矢志不渝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2008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13年,出台了《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提出建设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2016年6月,作出《中共丽水市委关于补短板增后劲 推动“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的决定》。2018年8月,丽水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高质量谱写“八八战略”丽水新篇章。今年2月,丽水市“两山”发展大会全面吹响了以“丽水之干”立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进军号角。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逐步形成了践行“两山”理念的先行、领先优势。
二是高水平建设美丽城乡。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全力创建丽水国家公园,打造美丽城乡“升级版”。入选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创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6个、示范乡镇20个,15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三是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深刻把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基本内涵,打好“生态+”王牌,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做大做强生态资本,全面推动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201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把丽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经验列为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2018年12月,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案例登上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光荣榜。如今的丽水,随处可采撷践行“两山”理念的经典案例。比如:四川科伦药业到丽水投资,因丽水环境好,与集团其他子公司相比,公司维护费下降近60%,水净化成本降低50%,业绩排名由倒数跃升前列,成了浙江省健康医药产业的标杆企业。再比如,丽水古堰画乡通过全面整治木制品加工企业污染,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古堰画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名气、人气和财气。2018年古堰画乡全年共接待游客达177万人次,同比增长8.4%。古堰画乡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06年的3000多元增至23170元。
二、擦亮生态底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后发地区和生态屏障地区,丽水的最大优势是生态,高质量绿色发展已成为丽水未来最鲜明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通过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5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全省第一。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空气、水环境质量排名中,丽水是全国唯一一个空气、水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十的城市。丽水突出打好了“三场仗”: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实行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城市浊气、燃煤烟气、农村废气“五气共治”。2014年以来全市共淘汰黄标车2万余辆,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1500余台,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企业275家。加快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发展,共淘汰老旧车1300余辆,投放新能源车辆780辆。2018年1~12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5.6%,居浙江省第一;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列第五位。
二是打好治水升级战。深化“五水共治”,2014年以来全市完成黑臭河、垃圾河治理共201条、1091公里,新增污水管网772.35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329个村、受益农户40万户。开展全境剿灭劣V类水工作,全市完成小微水体整治2349处。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和污水零直排“两创建”,“河权到户”治水模式入选“全国十大基层治水经验”。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出境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居浙江省第一。在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排名中,丽水位居全国第六。
三是打好危废清零战。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在浙江省率先发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危废“存量清零行动”,在浙江省率先实现重点危废产生企业和危废经营单位视频联网监控率100%。以市域内“自我平衡、略有富余,资源化利用、生态化修复”为目标,加快推进丽水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场等危废处置项目,填补固废处置缺口。
丽水市鼎湖峰
三、筑牢制度堤坝,巩固深化“两山”成果
丽水坚持“发展服从于保护,保护服务于发展”,强化“绿水青山”型政策和制度供给,打造绿水青山新优势,重点抓好“三个严”:
一是源头严防。严格环境准入,在浙江省率先启动“三线一单”编制,全面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制度,把全市95.8%的区域规划为生态空间,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达31.8%。制定了涵盖一二三产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按照“园区外无工业,园区内无非生态工业”的理念推进腾笼换鸟,近五年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3500余家。对标欧盟标准,制订了最严格的农药化肥区域准入标准,2018年已公布实施首批40余种禁限用农药目录。
二是过程严管。围绕水、气、土三大环境介质污染防治和重点项目,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地方生态环保法规体系建设,全市首部地方实体法规《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于2018年3月正式实施。同时,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为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督查长效机制,并实现市县两级公检法驻环保联络机构全覆盖。
三是责任严查。编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全面开展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核算,委托中科院重点围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研究实践,构建了生态产品、生态核算、生态指标三大体系,全力推动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较快增长,GDP和GEP之间转化效率实现较快增长。据测算,2006年以来的十二年间,全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增长1.2倍,达467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