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兰花花》等两首民歌中看陕北信天游艺术特色

2019-09-13王月明

时代人物 2019年25期
关键词:兰花花信天游陕北

□文|王月明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

“信天游”是流行于陕西北部延安、榆林一带地域的一种即兴而作,信口漫唱的山歌形式,可以说在陕北人人会唱,人人能唱。只要说起陕北,相信去过或没去过的人都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憨态慈目的陕北老农头上围着白色的羊肚子手巾,手拿烟袋锅子坐在连绵的黄土高坡上目望远处大声唱着信天游,那高亢的调子穿透云霄,让人尽兴不已。

信天游历史久远,曾经是在交通、经济都不发达的黄土高原地带人们用以宣泄、倾诉、娱乐、传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舞台、网络、音像等媒介的兴起和传播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喜爱。她用简朴的形式,通俗的方言,鲜明的形象性抒发了陕北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乐,可谓是将他们的生活、情感刻画的入木三分,感人至深。接下来在本文中便通过对《兰花花》以及《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两首歌曲的分析来展示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的音乐及语言艺术特色。

《兰花花》是流行极为广泛的一首信天游,具有典型的封建社会代表性。歌曲内容来源于陕北某村庄的一个传说,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位名叫兰花花的农村姑娘反抗封建礼教和压迫婚姻,宁愿牺牲生命也要追求自由的故事。因歌曲传唱较广,歌词和曲调各有出入,但大致旋律与内容基本相同。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是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边区土地革命开始,人民所编唱的新民歌,这个时期的新民歌以唱“革命”内容为主。《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是一首融合了时政与爱情题材的信天游。歌曲中即为哥哥去当红军而感到骄傲,又体现出对心上人打胜仗回来后的喜不自胜。在这类歌曲中所表现的爱情和婚姻已不单单是个体的生活了,而是与革命事业相依相存。

歌词语言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信天游的歌词里非常善用比兴手法,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景物拿来作比,形象又贴切。第一句唱词中蓝格莹莹的彩是说蓝的发亮,非常耀眼。歌曲开始就先用美丽耀眼的蓝色来比喻兰花花有多么的惹人喜爱。第二段唱词又用了比+兴的手法,“五谷里(的那)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就属那个兰花花好。”田地上种的五种谷物里,高粱是长得最高的,在一十三省这么大的范围里,兰花花就像高粱一样也是最出众的,这一层是比。再一层是兴,“兴”是用其他事物起头来引起所要描述的事物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与下文有无联系皆可,但要有押韵。这里用高粱引出兰花花,“高”和“好”正是押在了“ao”的韵上。

同样《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歌曲中的前两段歌词也有比兴的存在:“鸡娃子(那个)叫来(哟)狗娃子(那个)咬,当红军的(那个)哥哥(哟)回(哟)来了。”“羊肚子(那个)手巾(哟)三道道(的那)蓝,当红军的(那个)哥哥(哟)跟的是刘志丹。第一段”押韵在“ao”上,第二段押韵在“an”上。从鸡叫狗吠的热闹场景也让人联想到乡亲们对村里当上红军的人的回归是有多么的热切。

从唱词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个特点——叠字,这同陕北人的语言习惯相同,叠字的使用在信天游中很是常见,如,“百灵灵雀雀绕天飞,白布衫衫袖袖长”,“红格丹丹的太阳蓝子凌凌(个)天”等等。这些或名词或形容词的叠字方式使得所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不管是“蓝格莹莹”还是“红格丹丹”,仿佛都能够看见眼前那耀眼的颜色。另外诸如“那个”“你的个”“哟”“哎呀”等口语化的衬词也非常多,这些表达方式让歌儿听起来十分亲切,就像是在唠家常一样。

调式结构

陕北信天游多为双句体平行或对比乐段,五声音阶,以徵、商、羽三种调式最为普遍,宫调式次之,角调式最少。《兰花花》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以羽音la开始,结尾也收在羽音上。旋律柔美抒情,在慢速演唱时带有淡淡的黯然之色。歌曲为分节歌,歌词描写了兰花花的外貌以及逼嫁、抗婚的过程。结构上,旋律与歌词一致,是上下两句的乐段,但结构并不方整,第一句在“线”字上有一个延长的甩音,多出一个小节,起句较为高亢。第二句是前句的延续,构成对比乐句,音区也较前低一些。在过去的陕北,随处可见土坡沟塬,人们在打招呼时总要先抬高嗓门,语调拉长,才好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在随口便唱的信天游中就带有了这样一种起句较高,拖音较长的特点。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在结构上也是分节歌式的两句对比乐段,各四小节的方整结构。五声音阶商调式,情绪欢快喜悦。起音便在高音re上,一嗓子吼出来就让人觉得高亢嘹亮,很能感染气氛。前句落在1/8拍简短的中音re上,虽是主音但没有收束感。下句以上跳四度sol音接续,稍事平稳后的七度大跳又将旋律拔向高潮,起起伏伏中在下滑音中收在中音区的商音之上。

旋律特点

双四度叠置音程是陕北民歌中最突出的一个旋律特点。表现为在五声调式基础上,以调式主音为核心,与围绕它的上下方五度音构成向上或向下的四度跳进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是以re为主音的商调式,围绕主音构成的四度音程框架就是2 5 6 2。音域跨度为2——5。上句出现的有2——6——2,2——5,6——2——6几处特征音调,连续的跳进及高亢的音区使歌曲充满了喜庆欢乐感。下句在七度大跳后紧接着的两个短促的四度跳进,更是把情绪推进一步,仿佛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幅人们敲锣打鼓,满脸喜悦迎接红军回家的生动画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歌中的女子为和当红军的情哥哥即将见面时兴奋激动又饱含骄傲自豪的心情。

陕北民歌唱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更是用简洁的形式,记录了陕北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控诉了封建社会的剥削黑暗,歌颂了革命斗争的时代精神,既有表现小儿女的绵绵情思,也有对离别伤感的倾心诉说……在一首首歌曲中那无处不在的巧妙比兴、浓郁的黄土气息、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在那或高亢或低吟的旋律中所饱含的真情实感都一一向我们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着当地人最真实质朴的生活。信天游就是这样已随着陕北人的血液一起流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兰花花信天游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咏退休族
歌曲《兰花花》歌唱情感分析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杨俊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