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百校百村
——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上)

2019-09-13黄政庞茂琨黄宗贤梁钦宁潘家恩彭兆荣王林尹丹彭肜谢丽芳支宇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列

当代美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乡土美育艺术

黄政 庞茂琨 黄宗贤 梁钦宁 潘家恩 彭兆荣 王林 尹丹 彭肜 谢丽芳 支宇(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列)

1“百年百校百村”展览现场

黄政:四川美术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专业美术学院,我们学校的特点是“出人才、出作品”,我觉得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话:四川美术学院始终牢记着责任和使命,注重贴近国家发展战略来开展工作。具体来讲,我们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成立了重大题材创作研究中心、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我们想通过这两个中心,把各学科聚集在一起,把四川美术学院“出人才、出作品”,特别是出作品的优势充分彰显。第二,我们瞄准重庆市城市提升的要求,成立了照明艺术城市生产、城市规划、公共艺术与特点的城市美学研究中心。城市美学对重庆城市提升的意义非常重大。第三,成立了艺术与振兴乡村研究院,贴近“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艺术社会学、乡村风貌设计、当代艺术进乡村、艺术+旅游、艺术+农旅等设计。我校介入乡村振兴的工作开展得比较早,虽然只有几年时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受到了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徐家村考察时讲道:“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筑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根本,艺术与乡村的融合既是国家的战略所在,也是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艺术既要前瞻,也要下沉,要发挥中国优秀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响应时代的召唤,扎根中国大地,牢记使命担当。所以,我们要坚持立足中国腹地重庆,立足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具体的设计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进理论研究和研创成果的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从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的艺术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描绘到当代绘画,再到我们独具特色的新校区建设,能够感受到四川美术学院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热情。这次“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是四川美术学院在乡村振兴方面开展的一次持续性、聚合性的学术活动,得到了学界的大力支持。我期待我们把这项活动做得更实在、更深入,只要找准发力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庞茂琨:无论从纵向的时空角度、艺术的角度,还是设计的角度来看,“百年百校百村”的研讨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参会的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期待今天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展开深入讨论:首先,从时间序列上来展开,回溯传统、展望未来,以美育承载新时代的美好向往为期待。其次,从空间上展开。从城市拓展到乡村,从一两个村拓展到百村,拓展到千家万户。最后,从方法论上展开,中国乡村蕴含中华美育的精神,中国百村千姿百态。从写生、考察、传承等方面开展艺术乡村建设,百校、百村有不同的路径与方法。乡村美育既是乡村建设的一部分,还需要一次次触碰,更需要长久的积累。上一个百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这一个百年,期待以艺术之力让乡村充满美的光芒。

第一单元:“百年乡村建设”

学术主持:黄宗贤

学术评议:王林

黄宗贤: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年,也是中国现代美术一百年、中国乡建一百年。百年在无限的时空里,是短暂的。百年前,一代文化艺术精英为了构建现代性国家,将文化和艺术的现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艺术的大众化时代。百年后,振兴乡村、留住乡愁的文化需求,促使艺术介入乡村。社区具有强大动力和火热的激情。百年来,我们有过什么样的思考、探索,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艺术院校介入新时代的乡建中何能何为,川美在乡村建设中有何担当?这些都应该是学界认真探讨与回答的问题。多年来,川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行动,已经走到了前列。川美立足西南,立足中国的腹地,在当年梁漱溟先生曾经做实验的土地上进一步推进乡建工作。川美的工作、思考,对今后艺术界的乡村建设有很多启发。我相信通过这次研讨、展览以及考察,将会进一步促进四川美术学院,甚至中国美术界在乡建方面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梁钦宁:《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先生说:“乡村建设,所谓建设,是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的礼俗。新礼俗是什么?就是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二者为具体实施的沟通调和,此沟通调和之点有了,中国问题方可解决。”所谓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或可云一种建国运动。所以,他深入农村,从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构造——乡村做起。

2陈小健印象百色200cm×200cm

乡村建设运动的宗旨是“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洋人的长处”。梁漱溟借鉴中国“人生向上,伦理情谊”的传统精神和西方文化“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长处,提出“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乡建口号。他立足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从农村入手,以交易和合作为手段,以知识分子和农民为动力,创造新文化,在政治、经济上开出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来。他毅然带领大批知识分子来到农村进行社会改造实验,先广东,后河南,再山东,从“乡治”到“村治”,再到乡村建设。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领域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当时有学问、有资格的人都往城里面跑,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诸先生们不怕劳苦,愿去办理乡村建设事业,我对他们肃然起敬。梁漱溟带领的乡村建设运动,我认为其中值得当世人借鉴之处的有:

第一,尊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动吸纳西方文化的长处,不夜郎自大,不惟我独尊。

第二,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

第三,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不自以为是。

潘家恩:《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

乡村振兴现在是个热点,但其实是有着百年探索、百年思考的实践。我们尝试让更多人知道,讲好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乡村建设、乡村革命和国家建设不是二元对立、分割的,它们像两股绳扭在一起,构成了从乡土中国、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力量,它们互相充满张力又联系紧密。乡村建设是对中国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年,“五四运动”推崇民主科学。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百年百校百村”,我用两个“百”作为关键词:百年激进和百年乡村破坏。

梁漱溟先生在1937年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百年乡村破坏史。梁漱溟有个很重要的理论,中国最大的麻烦不是简单的他国侵略,而是由此引发的自毁。我们从文化自信变成了文化自卑、文化自恨。为什么会出现近百年的乡村破坏?为什么传统社会里不说乡村破坏呢?因为传统社会既有一种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同时还有“告老还乡”和回流。而今天,乡村成为了绝对的牺牲品。这里的乡村是广义的,也可以理解为当年的百年乡村破坏就是今天的“三农”问题。今天的城市,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是农民工、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农二代、农三代的问题。城市和乡村都有问题。万物是相连的,乡村和城市必须放在一起看。

有百年乡村破坏,但不会一直破坏下去。百年乡村建设不是一批孤独的人自娱自乐,而是当时的一场时变。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它们一直存在。

乡村建设,不是建设乡村。乡村建设有四个原因:一、自救与救济。二、疑新与创新。三、发现与再现。四、建设与复兴。乡村建设的内涵有三点:一、回流经济三要素——资本、人才和土地。二、教育回嵌乡土、经济回嵌社会、社会回嵌生态。三、发现乡村的价值。

彭兆荣:《找回老家:乡土社会之家园景观》

我讲一下我这几年做的事情。八年前,我曾在一场会议上说,我们国家正在城镇化,那么农村遗产该怎么被修复?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城镇化不能强行人为,如果强行毁灭乡村、覆盖田地,将是一场非常巨大的灾难。唯一的办法是回到乡村、回到老家。过去八年我跑了近百个村庄,把川美给我的科研经费全部用在了这些孩子身上。我从北京郊区的乡村到中原的腹地,从海拔为0的厦门到海拔4400米的青海,从我的居住地厦门回到江西老家红色根据地,从中国到英国乡村……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大差别是城市化率低。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城市化率是80%,我们如果要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向英国学习,也要变成城市化率80%。我对此持怀疑态度。现在英国的城市在萎缩,乡村在扩大。我专门去了曼彻斯特,那是工业革命的起源。两天的时间,我在曼彻斯特没有看到一座烟囱冒烟,整个城市正在往教育、工商、培训方面发展、转型。费孝通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梁漱溟说,中国这个国家,仿佛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所以要从乡入手。如果中国人毁掉自己的乡土去建城市,我看不到前途和出路。

中国自古以来以社稷为重,是在土地上种粮食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在殷商时期就开始了。但中国的城市跟西方完全不同,中国的城市从农村来、从田野来、从乡土来,不是人工的,更不能毁灭乡土。

我非常高兴川美建立乡村研究院,中国的传统艺术就是从农业来、从农村来的。我们今天讲“三农”,古代也有“三农”,不是今天的农业、农村、农民,而是洼地、平地、坡地,指土地质量的好坏。乡村振兴就是回归乡土。

知识分子要振兴乡村必须要做两件事——学农书,回归乡村。用自己现在的知识是不够的,不够了解农业知识。我希望我们的工作是默默的,为中国乡村振兴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王林:三位关于乡村建设的演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关于乡村建设的问题。首先,梁钦宁讨论了乡村建设和国家建设,介绍了梁漱溟先生基本的思想意识、宗教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中国乡村建设和乡村历史,触及到了三个方面:一,中国古代乡村的精髓和特点是什么。二,乡村建设特别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三,今天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注意到乡村建设和中国教育的关系,是四川美术学院召开这个会议可以去深入探讨和推进的,如何把中国的教育、乡村和乡村建设联系起来,找到可以介入和深入的学术实践,这是比较实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单元:“百年乡村美育”

学术主持:尹丹

学术评议:支宇

尹丹:美育一般指现代美育,如果要追溯它的历史,一般会追溯到1912年蔡元培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提出的“新五育”,非常明确地增加了“美感教育”,这是现代美育的开端。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美育紧密地将美育融合于日常生活的教化和道德之中。所以,这种美育思想是自发地融入和呈现出来的,不是有意识的美育教育。现代美育教育是受到德国古典美学思想产生有意识的美育思想。康德美学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也是蔡元培反复提到的,就是无功利心。蔡元培讲的现代美学仍然指的是道德上的完善。

现代美育和传统美育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通过各种有意识的途径将美学思想或美学观念融入到普通大众之中,而且不是小范围、小众的。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成立了好几所国立艺专,其实都是在这样的意识下,有意识地推行的现代美育的方式。百年美育从根本上是一种现代美育,跟传统美育有一些差别。我们从这个思路出发,来梳理现代美育和乡村的关系。

黄宗贤:《理想与介入——中国现代艺术的空间转向》

现代美育由蔡元培开启。现代美育和中国现代艺术转型是完全同步的,蔡元培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实施美育,二者共生互动。这一百年,是中国美术转型的一百年,社会美育的一百年,也是中国空间艺术转向的一百年。现代艺术的转型和社会美育是相互关联,共生、共存、互动的,没有现代美育就没有现代艺术的转型。我们如何来认识这两者关系?

一、现代中国艺术是否发生转型

这一百年中国艺术在功能观、图式、语言、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与整个人类农耕文明向大机器生产转向是同步的,但是有自身独特的语境。

1、技术的现代化,从农耕文明到大机器生产,再到当下的信息时代。2、制度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整个人类的法律体系建构。3、关系现代化。4、综合社会现代化,综合社会现代化有独特的内涵。民族自强、文化启蒙、大同理想、科学主义……对中国百年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社会艺术转型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艺术的空间转向

中国现代艺术在功能观、价值取向、语言、图式方面与传统相比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艺术现代化的转向,其实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是一种文化转向,一种空间文化的再造。一百年来,中国艺术空间转换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一)文人意趣向大众主义转换。“五四运动”前后开启了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艺术的现代转型与社会美育的大力倡导同步启程、同频共振。在陈独秀喊出美术革命口号的同时,蔡元培喊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文人雅趣,批判文人艺术不关注现实,旨意建构大众能够接受的艺术语言——写实。这两场运动使得艺术空间发生了转向:由文人雅集转向了平民、大众。从“五四”开始,这些文化精英更加关注他们的话语方式,更关注平民、底层,由笔情墨趣转向了公共语汇建构。

(二)拓展的空间、延异的内涵。“五四新美术运动”和社会美育是基于精英主义的立场开启的,透溢出浓郁的艺术救赎意识,从本体价值角度表现了文化决定论的意义。又从实用功能角度表现了文化工具论的意向。两个因素贯彻到今天,就是他律和自律的关系。

从“五四”开始,文化艺术价值重估的重心逐渐向意识形态倾斜,被政治功利所牵引,文化艺术以空前的狂热激情和参与意识开始与政党政治和“主义”相结合,在后来的救亡主题与制度革命话语优先的语境下,“文化决定论”让位于“文化工具论”,艺术救赎让位于艺术战争。

由精英主义转向普罗主义,文化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空间转向也是文化的转向,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化对西部广袤边远地区的关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因为这种转向使中国人对传统、边界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和拓展。艺术家从中获得了新的养料,改变了作品的面貌。中国的艺术有了本土的特色。

(三)空间再造与身份转换。1949年以来,艺术空间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几经转换,经历了三个阶段:1、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社会新景观的描绘,着重点是国家形象的塑造。关于社会生活、建设场景、农村新貌、农民心声、边境新貌、民族生活、集体主义、家国情怀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2、艺术自觉与边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依附性表达被弱化,艺术家开始回归心灵、情归乡土。3、公共意识与公共空间。今天的艺术仪式化表达被弱化,更加关注社会途径的构建,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社会,担负起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的责任。同时艺术也被激励着拓展空间,进入公共领域、物理空间、精神场域和乡村,担负起景观再造的责任。

三、作为介入乡村的艺术。

蔡元培的百年梦想很难实现,因为被淹没在救亡与革命的现实需求之中。今天,终于迎来了这个机遇。艺术介入乡村是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具体体现,是社会美育最具有标志性的实践,是生态美育最重要的实践方式,绝不是补偿、空间点缀、景观营造,这都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也不是艺术介入空间最终的价值取向。乡村生态美学的建构离不开三个维度: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建设美好中国首先要有美好家园,美好家园重在美好空间的再造,美好空间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重构,只有有美好的乡村、美好的公共空间,才有美好的中国。

彭肜:《走向:“新乡土”:中国当代“新乡土”美术思潮的术语、内涵与文脉》

今天是一个都市化的时代,乡土、乡村在这个时代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应该有怎样的价值?是属于一种乌托邦的想象?还是逃避都市生活的诗意?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重新发现乡村的丰富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当代“新乡土美术”批评术语是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的中国当代乡土学术群体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引起了一定的理论反响和关注。首先,我们做了一些展览:2015年在巴黎的“重返乡土:四川新乡土绘画”引发了很多思考。2017年,我们在在成都附近的乡建典范地区举办了作品展,直接和乡土紧密连接。这几年,我们举办的发现经典、触摸经典的活动,每次都去往和乡村联系非常紧密的地区写生。这几年也出了几本专著,我的《全球化与中国图像》,第一次提出了“新乡土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史背景与发展文脉:中国“新乡土”美术思潮的史前史,主要以“乡土美术”反思的方式呈现出来,针对当时的状况和揭示生活真相的形式来呈现。诗意田园走在写实主义的路上,我一直觉得有它自己独特的图像学价值。这样一种审美主义的乡土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到后期一直是乡土文化里影响最大、作品数量最多、大众接受度最广的乡土艺术形态。从民俗的角度来说,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是乡土美术风情的很大一部分。我们现在很关注都市画,乡土的质朴和委婉成为了乡愁的对象。乡土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定胜天,与土地搏斗”的状态已经变化成了后人文主义,退居到人和大自然的新关系中。乡土的概念也扩大了,在城市生活的基层人民,沿袭了乡土生活的状态和气息。

三、中国当代新乡土美术思潮的内涵。世界性的生态、绿色环保、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前沿的思潮和运动,给乡土文化赋于了全新的意义,也就是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对待自然的态度。在乡土的潮流中,乡土美术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新乡土的创作和后人文主义的生态立场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谢丽芳:《蒲公英行动与乡村美术教育》

蒲公英行动与乡村美术教育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项目,我以实例讲讲我们的具体方式。

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牵头,是“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本课题2003年7月在湖南湘西启动,涉及地域很广。我今天讲的是云南景洪市的一些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地的村小基本没有美术老师,都是非美术专业的老师,而且真正美术专业的老师进校后不上美术课,上主课。我们通过这个项目,努力让没有美术课的乡村开设美术课,让非专业的美术老师走进课堂,把教育和非物质遗产联系在一起。

我们设计了哈尼族服饰上的图案,通过图案表示要合群,不能孤僻,从而拥有圆满的人生。与此同时,鼓励和促进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的观察、想象和创新。

我们也设计了哈尼族的帽子。哈尼克族人在不同阶段会戴不同的帽子,与生命成长和生殖息息相关。我们把花朵的装饰放在青年妇女的帽子上。通过美术课,学生对帽子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用的图案和城市画有很大的区别,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介入自己的民族文化。如何保护本民族文化,这对于一个哈尼族的孩子来说太严峻了,如果我们将极具亲和力的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孩子上美术课、上好美术课,同时这种孕育在民间文化中的美术学习也能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还进行了少年非遗与勐龙镇中心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作为一所国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村寨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作为人类社会中有赖于成年人关怀和培养的儿童,我们发动了蒲公英计划,号召艺术家进入学校,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把三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乡土文化、民族村寨文化蕴含了一套完整的智慧。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高校联盟,有13所大学参与其中。我们在云南第一师范进行探索,探索美术教育怎么和地方需求相结合。乡村孩子们需要艺术教育,接下来我们会更加努力。

支宇:三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有伟大的艺术梳理,也有艺术思潮。刚刚三位的分享,我深受启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乡建区分化、审美再聚集。

刚刚三位专家都试图把艺术和生活、乡愁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以及新型服务业打通。黄宗贤教授讲的是中国现代美术的空间转向,让艺术乡建获得了21世纪中国艺术史宏观的背景。它的目标指向艺术和生活的息息相关。我用了一个关健词——介入,试图把白盒子、象牙塔的东西从文化空间转向真实的社会空间。区分化还体现在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的区分化中。我们随时要反问自己去乡村做什么?不能做一厢情愿的知识分子,只是在理论上从乡村建设现代中国,我们对乡村进行艺术的普及,一定要回到乡土。蒲公英计划抓住了这片土地的需求,儿童的成长是乡建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农业虽然是第一产业,但如果艺术乡建忽略了其他产业,不和科技、工业、服务业做整体联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3李南川故乡的乐章

审美再聚集。乡建是一个大系统,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我们一定要从重组乡村知觉和感觉的角度出发,思考艺术为什么要介入乡建。艺术作为感性活动的根基,重组我们的知觉形态,会给其他产业带来很重要的启发。(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乡土美育艺术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乡土中国
纸的艺术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