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CrMnSiA钢回火脆性控制与预防技术研究

2019-09-13巢昺轩王宝龙蒋克全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脆性晶界热处理

巢昺轩,王宝龙,蒋克全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景德镇 333002)

钢的淬火、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用途最广泛的工序,两者不可分割和紧密衔接在一起。含Cr、Mn、Si的合金结构钢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塑性提高,理论上韧性也应随之提高;但在某些特定温度区间回火后,韧性反而大为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脆性[1]。

当前回火脆性通常有两类:在250~400 ℃之间发生的为低温回火脆性,又叫第一类回火脆性,一旦发生无法通过热处理消除;在350~550 ℃之间发生的为高温回火脆性,又叫第二类回火脆性,一旦发生采用更高温度回火、快速冷却可以消除脆性,即可逆回火脆性。这两种回火脆性,不仅发生的温度范围存在部分重叠,而且产生的机理也类似。由于钢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含量较多,在脆性温度区回火时,置换型杂质元素(P、Sb、Sn、As等)聚集在晶粒边界上,合金元素(如Si、Mn等)偏聚在晶界上,两者共同弱化了晶界强化作用,降低冲击韧性;在环境腐蚀和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奥氏体晶界处形成微观断口,扩展后萌生裂纹,最终发生断裂[2]。在世界航空航天史上,由于金属材料回火工艺不当引发脆性裂纹和断裂的案例频发,如国内某型机的紧急迫降、美国F35战斗机发动机裂纹导致全面停飞,这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在国内直升机零部件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于回火脆性导致的螺栓、导杆和弹簧的断裂时有发生,如图1所示。

图1 螺栓和弹簧的脆性断裂Fig.1 Brittleness fracture of bolt and spring

1 试验方法

直升机零部件大量选用30CrMnSiA合金结构钢制成的板件、棒件在热处理后会发生变形,通常采用静压校形处理后,在低于原回火温度30 ℃进行去应力回火,但回火温度的高低、冷却方式等对变形回弹量、力学性能等都会有影响。因此需寻求最佳工艺参数,控制并预防回火脆性的发生。

现选取合金结构钢30CrMnSiA(标准GJB 1951及GJB 2150),加工成板件、棒件、标准力学性能试样,按表1做对比工艺试验,对变形量、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进行检测。

表1 30CrMnSiA合金结构钢工艺试验流程

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1 回火温度对变形量的影响

选取9件30CrMnSiA材料制成的板件和棒件,经热处理后,硬度至35~41 HRC。采用静压校正至合格变形量后,分别用460 ℃保温1 h回火、220 ℃保温1 h回火和不回火,对三组试样的变形量进行测量。零件在室温放置3个月后,再进行变形量测量,对比结果见图2。

(a)板件;(b)棒件图2 30CrMnSiA校正回火后的变形量(a)plate;(b)stickFig.2 Deformation of 30CrMnSiA steel after calibrated tempering

30CrMnSiA结构钢件淬、回火后,由于受组织应力和内应力的双重作用,形成弯曲变形,必须进行校形和去应力回火处理,但不同的去应力回火温度对后续零件的变形回弹量有一定影响。校形后不去应力回火处理的零件,在放置3个月后变形量增大、出现回弹,原因是静压校形导致高硬度材料内部产生应力,应力逐步释放发生回弹;校形后采用220 ℃去应力回火,零件放置3个月变形量虽有减少但并不明显,成效不显著;校形后采用460 ℃去应力回火的零件,放置3个月后变形量急剧减小,降低至0.1~0.15 mm,校形应力完全释放。零件实际生产中,静压校形后采用240~300 ℃回火、保温180 min、空冷(如图3),回火温度偏低导致零件校形应力释放不彻底,后续又出现回弹。

研究表明,校形后的去应力回火温度对零件回弹量有显著影响,当不进行去应力回火,应力无法释放导致零件回弹、变形量增大;采用低温回火,应力释放不完全导致零件变形量几乎无变化;而中高温回火使应力充分释放,在随后的放置过程中零件逐渐室温时效,很好地解决了热处理零件变形量大的技术难题。因此在零件校形后,应尽可能采用较高温度去应力回火,以彻底释放校形应力,达到变形量最小化。但面对30CrMnSiA结构钢材料,为了避免回火脆性,应尽量避开在脆性温度区内回火。

图3 30CrMnSiA零件静压校正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tatic pressure correction of 30CrMnSiA part

2.2 回火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经查发现30CrMnSiA合金结构钢在250、500 ℃左右有回火脆性,在此温度区间内回火会产生脆性。选定30CrMnSiA钢的热处理强度σb=880±100 MPa,按照GB/T 229—2007标准要求将30CrMnSiA试样加工成12 mm×12 mm×65 mm规格。热处理工艺如下:900 ℃淬火、630 ℃回火,然后选择不同温度去应力回火、炉冷。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0.2、延伸率δ5、冲击韧性αku)。将αku值与去应力回火之前的进行对比,当下降幅度超过10%时即可断定出现了回火脆性。

试样经淬、回火后,在225~600 ℃范围内每间隔25 ℃选取一个温度点进行去应力回火,保温2 h后随炉冷却,试样最终的力学性能如图4所示。与回火前的力学性能相比,去应力回火后试样的σb、σ0.2、δ5数值均无明显变化。但在460~620 ℃去应力回火后,αku值显著降低,降幅均超过10%,550 ℃回火后的αku值为1068 kJ/m2,降幅高达37.5%,在低于450 ℃回火后αku值几乎没有减少。

对淬、回火后和550 ℃去应力回火后的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见图5,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和碳化物。与30CrMnSiA钢调质热处理后组织形貌相符,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在晶界和晶粒内部;经去应力回火并长时间随炉冷后,铁素体会聚集并分布于相邻的晶粒之间、残余马氏体发生回火、碳化物持续析出,所以金相组织在显微镜下呈现为黑

(a)σb;(b)σ0.2;(c)δ5;(d)αku图4 去应力回火温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of destressing tempering temperature and mechanics performance

色组织。从图5(b)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黑色组织主要集中在晶界处,能围出细小的原奥氏体晶粒。同时缓冷的过程中合金元素发生偏析、微量杂质元素偏聚分布于晶界上,弱化晶界,最终导致材料冲击韧性急剧降低[3]。结合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分析,可以断定30CrMnSiA钢在460~620 ℃温度范围内回火会导致脆性危害。

(a)淬、回火后; (b)550 ℃去应力回火后图5 试样金相组织(a)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b) after destressing tempering at 550 ℃Fig.5 Microstructure of sample

在相同强度的条件下,经过最初的淬火和回火30CrMnSiA钢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具有极佳的强韧性、强塑性配合。随着校正后去应力回火温度的升高,αku值在550 ℃时最低。这与该组织残余奥氏体(AR)大量分解的温度被推向高温,以及钢断裂时的解理面的尺寸和应力集中程度均较小有关,并且不论何种处理的冲击试样,当断口上出现沿晶断裂区时,其沿晶面上均存在大量的质点和小孔洞。因此高温回火脆性主要原因是[4]:置换型固溶杂质原子(P、Sb、Sn、As等)与间隙型固溶原子(C、N)一起在位错线上形成柯氏气团使晶内强化晶界相对弱化所致。

2.3 回火冷却速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试样在460~620 ℃温度范围内每隔25 ℃选取一个温度点进行去应力回火,保温2 h后分别采用空冷、油冷和水冷。并对最终的硬度和冲击韧性进行检测,见图6。

(a)HRC;(b) αku图6 去应力回火冷却方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of cooling method of destressing tempering and mechanics performance

通常冷却速率为:水冷>油冷>空冷>炉冷,随着冷速增大,冲击韧性逐渐提高,而洛氏硬度逐渐降低。以550 ℃去应力回火为例,采用水冷、油冷和空冷后,硬度值分别为25.5、24.5和26 HRC,与原始硬度27 HRC相比出现下降;αku值分别为1475、1390和1193 kJ/m2,较最初的冲击韧性1708 kJ/m2下降幅度依次为13.6%、18.6%和30.2%,均超过了规定的10%,因此可以判定发生了回火脆性。

对550 ℃去应力回火后分别采用炉冷和水冷的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见图7。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铁素体均聚集并分布于相邻的晶粒之间,550 ℃长时间回火使残余马氏体发生相变,金相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和珠光体,同时碳化物在晶界和晶粒内部弥散析出。炉冷后,由于回火马氏体容易腐蚀在金相下为黑色,主要集中在晶界处;而采用水冷等快速冷却方式后,碳化物溶于回火索氏体中,金相组织不易被腐蚀,所以表现为灰色,如图7(b)。由于550 ℃为30CrMnSiA钢的回火脆性温度点,不论以何种速率冷却,均会发生合金元素偏析、微量杂质元素偏聚,致使晶界弱化,最终导致材料冲击韧性急剧降低[5]。结合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分析可知,不论采用何种冷却速率30CrMnSiA钢在540~580 ℃范围内回火会导致脆性危害,因此应避免此温度范围内回火。

(a)炉冷;(b)水冷图7 回火冷却后试样的金相组织(a) furnace cooling; (b) water coolingFig.7 Microstructure of sample after tempered cooling

2.4 材料断口形貌的分析

30CrMnSiA钢试样在550 ℃保温2 h去应力回火炉冷后,进行冲击试验,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这两个试样的断口形貌,如图8。断口主要为沿晶形貌[6],呈典型的脆性断口特征,通过冲击韧性结果和金相组织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均符合回火致脆断裂特征和条件。

3 结论

通过对30CrMnSiA钢试样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取得了形成回火脆性区的温度范围和预防控制措施,得出以下结论:

1)零件校形后的去应力回火温度对回弹量有显著影响,当不进行去应力回火,会导致回弹、变形加剧;采用中低温回火,变形无改善;而高温回火可使应力完全释放,在随后的放置过程中零件缓慢时效,变形量减小。

图8 30CrMnSiA钢冲击断口形貌Fig.8 Impact fracture morphology of 30CrMnSiA steel

2)30CrMnSiA钢在460~620 ℃温度范围内去应力回火,σb、σ0.2、δ5、硬度值均无明显变化,但αku值会急剧降低,460~620 ℃为回火脆性温度区。

3)30CrMnSiA钢去应力回火后采用空冷或更快速率冷却(如油冷、水冷),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回火脆性带来的冲击值降低。但不论何种冷却速率,540~580 ℃回火会导致脆性危害,因此应避免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

猜你喜欢

脆性晶界热处理
兵分多路解诊疗难题 让脆性X综合征不再“缺医少药”
关于召开“第20届北京国际热处理展览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20届北京国际热处理展览会”的通知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运动晶界与调幅分解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场法研究*
202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活动计划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Ca 对氧化铝晶界处氧空位扩散的活化机理
溶质元素晶界偏聚行为的研究现状
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商渔船碰撞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