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解读语篇主题,优化完形填空教学

2019-09-12刘建荣

新课程·中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完形填空语篇

刘建荣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完形填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语篇主题意义,提出了分层解读语篇主题的三个策略,旨在凸显语篇教学对完形填空的指导意义,促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篇主题;完形填空;语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颁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确定了独特的育人价值,认为语篇的学习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分析语篇承载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围绕语篇主题探究文本,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以词语和句法为核心的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深层意义的追求,有助于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完形填空属于非连续体语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能力,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与文章作者互动而共建语篇分析,通过探究语篇的表层和深层意义领悟语篇的文化意识。目前的完形填空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文本处理过程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关注正确答案这一结果,忽视阅读体验过程;未能整体处理文本,没有体现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这样碎片化的教学未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该摈弃的。

二、语篇主题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语言学家胡壮麟认为语篇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主题指语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内容的主题和核心。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借助语篇的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分层挖掘语篇丰富的文化内涵。完形填空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的几个转型:教师的讲解由以词汇、语言结构为核心转到以语篇内容为中心,抓住阅读主线,深入剖析文本的内在逻辑;关注正确答案对上下文及语篇中的语义连贯的影响,而非只注重正确选项这一结果;文本的处理不应停留在sentence level,而应是passage level。

三、分层解读语篇主题的策略

结合语篇分析理论提出从语篇的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等五个角度深入解读文本。建议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本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依据上述文本解读框架,结合完形填空的解题策略,笔者提出分层解读语篇的三个策略。

1.粗读文本,获取文章中心思想,激活背景信息

完形填空解题的第一步是初步了解文本。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起到的是桥梁作用,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语篇和主旨的理解和探究。在讲解完形填空时,教师应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如:Who is the author?What does the author convey in the text?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ing?引导学生快速获取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文本的主旨大意。学生通过灵活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等阅读策略迅速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和事实,熟悉相关话题的关键词语,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体验,识别主题思想。

2.细读文本,分析语篇心理表征,感受作者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各个细节的概念单位在记忆中逐步建立相应的人、物框架,最终在心智中形成完整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即心理表征”。语篇心理表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者的意图及语篇的内容;二是读者固有的世界知识和阅读目标。作者的意图和语篇的内容是依赖读者固有的知识和阅读目标而形成的”。细读文本,运用已知的经验和感受,建立和作者共同的经验,从理解事实到深层理解作者的文化和心理背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3.合作探究,分析文本体裁类型,感知语言表达

任何一篇文本都是内容和形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本的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不同的体裁因其交际目的的不同,它们的语言和结构也会发生相應的变化。合作探究是推动学生感知语言表达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文本的体裁和语言表达特点等问题,从体裁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不同文本的语言表达承载着语篇主题意义下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的价值视野有多深广,就可能引领学生探究发现与生成多么深广的语篇主题意义。”完形填空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篇能力,而且充分体现出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分层次解读语篇主题,引导学生以语篇主题意义为中心,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对语篇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线,掌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紧扣主题设计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师逐层推进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仅能运用语篇中的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对脉络有了全面的把握,而且可以积极思维,增加与文本的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培养自身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完形填空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元文性:语篇的意义生成
新课标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备考复习策略
2011—2016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Ⅰ完形填空命题特点解析及备考建议
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