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网站英文旅游景点介绍的及物性对比
2019-09-12白婕
白婕
摘 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国内英文旅游网站成为外国游客获取各类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引他们来华旅游的重要渠道。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中英网站上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的差异,帮助国内旅游编辑写出地道的旅游文本,最终达到向国外游客推介旅游景点、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英文景点介绍 及物性 英文旅游网站
1.引言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繁荣起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塑造中国旅游大国的形象(陈淑兰,2011:Introduction)。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同时成为向往神秘东方文化和独特自然景观的游客心中的圣地。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外国人入境游客为3054万人次。如今,随着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及英语的广泛使用,中国越来越多的旅游公司和旅行社通过自己的网站用英文介绍中国城市、旅游景点等旅游信息,以激发潜在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兴趣。因此,为外国游客提供地道且有效的旅游文本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功能语法及物性为理论框架,英文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为语料,对比分析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文本差异,帮助汉语母语编辑撰写出最引人眼球的景点介绍,达到有效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2.理论框架
2.1功能语法及物性
韩礼德提出功能语法可用于分析各种书面或口语话语。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观点(Halliday:1994),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及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逻辑功能主要指在两个及以上的语义单位之间建立逻辑关系。经验功能主要指能够谈论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或事物等,也能够谈论内部世界,例如想法、信念、感受等。在经验功能中及物性是一个关键概念,不仅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还指用来描述整个小句的系统(Thompson,2000)。韩礼德认为分析小句的及物性可以从过程、参与者、环境三个重要的成分入手(Halliday,1967)。一般说来,人类经验可以分为六个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
2.2及物性过程分类
2.2.1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指“做”的一个过程,常常涉及实体动作。物质过程的参与者包括动作者和目标。Running, throwing, scratching等动词属于这一类。动作者是有生命的人,目标是无生命的物体,有时动作者可以是无生命或抽象的物体,目标可以是有生命的人。一般说来,一个典型的物质过程可以用如下问题提问:“X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2.2.2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一个感知的过程,描述人们内心世界的活动。参与者包括感知者和现象。Thinking, imagining, liking, wanting, seeing等动词属于这一类。相比目标,作为现象的东西可以更广泛,可以是人、具体的物象、抽象概念或事实。一般可以通过如下问题判定是否为心理过程:“X的反应如何”“对X有何影响”?
2.2.3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有两个大类:一是修饰型关系过程,其中参与者为载体和属性;一是认同型关系过程。由于是通过一方定义另一方,因此其中的参与者为认同者和被认同者。
2.2.4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说”的过程。言语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说”是一种反应内心活动的一种实体动作。一般参与者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说话者通常指人。
2.2.5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主要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Breath, cough, smile, dream, stare等词汇都属于这一类。参与者一般包括行为者,通常是有意识的人或物。
2.2.6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是用来描述一个实体的存在状态。参与者通常只有一个,即存在物。主语通常是there,动词一般有exist, remain, arise, occur, come about, happen, take place等.
3.研究設计
3.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问题:(1)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中分别有哪些及物性过程?每一种过程的比例如何?(2)从及物性系统视角出发,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有哪些异同?
3.2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研究的英文旅游文本限于景点介绍。从政府旅游官网及专业旅行社网站分别选取10篇由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撰写的英语旅游景点介绍,保证文本的可靠性。为保证两类文本的可比较性,每篇文章的字数大约在200字。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统计每种过程出现的频次和所占比例;定性分析主要是对样本进行详细的描述。
4.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英文景点介绍及物性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到,英文景点介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言语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占比例最低。
4.1关系过程分析
356个过程中关系过程有163个,占45.8%,排在所有过程的第一位。景点介绍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将旅游景点展示在读者或潜在游客眼前,激发他们的兴趣,说服他们到目的地旅游。
(1)Badaling Great Wall is located in Yanqing County, 116°35′ east longitude and 40°25′ north latitude, 60 kilometers to the northwest of downtown Beijing.
(2)The Lion Mountain looks like a sleeping lion from afar...
(3)Plus new for 2012, the London Eyes capsules are now complete with state of the art Samsung Galaxy Tab 10.1 devices...
(4)Folded Brocade Hill (Diecai Shan) is one of Guilin Citys most famous and frequented parks.
(5)The best place to grasp the size of Gardens by the Bay is from the top of Marina Bay Sands...
(6)...the Exploratorium is a must.
在上述6例中,前3例為修饰型关系过程,后3例为认同型关系过程。通过动词is等,读者对要介绍的旅游资源有大致印象,比如该景点的地理位置、环境等,读者能通过关系过程了解该景点的特点,例如通过are now complete with读者能了解到London Eyes capsules新配备的设施。认同型关系过程可以从“价值/标示”角度进行分析,引导读者了解旅游编辑的价值态度,因为“价值”能揭示作者用何种价值衡量“标示”(Thompson,2000:91)。在例4中,“标示”为Folded Brocade Hill (Diecai Shan),“价值”为one of Guilin Citys most famous and frequented parks,可以看出编辑对叠彩山的评价非常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从心理上影响潜在顾客,加快他们做来此旅游的决定。
4.2物质过程分析
356个过程中物质过程有146个,占41%,排在所有过程的第二位。由于物质世界是第一性,人类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根本保证,因此一个语篇总会包含多数的物质过程(胡壮麟,1994:30)。下面列举一些物质过程:
(1)Badaling Great Wall was built along the ridges of mountains...
(2)A cool breeze blows inside all year around, which gave it the name Wind Cave...
(3)...buy an esoteric book or a best-seller, bag a retro clothing bargain or a designer dress.
(4)It offers tourist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mystical and beautiful Jade Dragon Snow Mountain to the north, the Old Town to the east, and the Naxi minority villages to the south.
作为一个“做”的过程,物质过程中的实体与外部世界、事物、事件、品质等发生关系,在景点介绍语篇中使用物质过程可以达到向读者提供景点必要信息的目的,例1中动词built表明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例2中give将原风洞名字的由来展现在读者面前。除此之外,物质过程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在该景点能够做的事情,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例3中尽管没有将动作者直接写出,但通过分析可知是you,读者由此可以了解到如果到Brunswick Street游玩可以参与的活动。有时候动作者也可以是景点本身,在例4中动作者为it(即Lion Mountain Park),动词offer以动态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优美如画的狮山公园风景。
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中,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都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原因在于该类型语篇本身的特点。景点介绍属于旅游文本之一,既有描述型语篇的特点,又有叙事型语篇的特点,一般说来,表示描述意义的过程多数是关系过程,表示叙述意义的多数是物质过程(黄国文,2001:93)。一方面,景点介绍需要对目的地进行描述,关系过程能够达到生动描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向游客叙述可以游玩的活动,因此物质过程能达到这一目的。然而,这两种过程在由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文本中所占比例略有不同。物质过程(42.5%)在前者中的比例高过关系过程(40.2%),而在后者中关系过程(51.1%)比例高过物质过程(39.5%)。反映出他们在编辑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对旅游资源的特征描述,英语母语者会更多采用各种实词介绍景点范围内的活动内容,使得文本更为动态。
4.3心理过程分析
356个过程中心理过程有28个,占7.9%,排在所有过程的第三位。通过心理过程可以发现人物内心世界,可以把去过该景点游玩的游客内心活动展示给其他读者,让他们感受美妙的体验,激发他们参观旅游的欲望。
(1)Standing at Catch-the-Cloud Pavilion on Bright Moon Peak sightseers can get a bird view of Guilin City.
(2)...you will see the first ever 3D aerial footage of London as well as witness the world famous London New Years Eve fireworks...
(3)Here in Fitzroy, the citys Bohemian heart, youll see long-haired urban nomads...
在以上例句中,感知者均为游客,现象主要是他们在各旅游景点可以感知的事物。例1中通过get a bird view能夠了解到登上叠彩山明月峰可以欣赏到桂林城市全貌。例2中通过see和witness则可以了解游览伦敦眼能够看到3D航拍伦敦风貌和烟火。例3中编辑借助see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长发飘逸的游牧人的画面,对异域风景有浓厚兴趣的游客十分有吸引力。
然而心理过程在由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景点介绍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区别。英语母语编辑(10.3%)比汉语母语编辑(5.5%)更多使用心理过程,可能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英语国家的人们重视感官活动,认为从心理层面更容易推介景点。
4.4存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分析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到,存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比例非常小,占所有过程的5.3%。在356个过程中,存在过程有12个,存在过程主要表示某事物存在或发生,因此能够客观地描述目的地情况。这与文本特征有一定关系,因为不能对旅游景点夸大其词,误导游客。
(1)There are also printable coupons for $1 off child and $2 off adult admissions available online.
(2)There is a White Horse Dragon Pond Temple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park...
以上两例客观地反映了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例1中通过存在过程读者了解到旧金山探索博物馆门票,例2让他们了解到狮山公园周围的景貌。然而由于存在过程的句型固定,如果过多使用,景点介绍会变得单调乏味,可读性降低。
言语过程主要指“说”的过程,常出现在对话中,在旅游文本中少见,但偶尔使用能够增强景点介绍的可读性。例如,介绍八达岭长城四季迷人景色时,汉语母语编辑直接引用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的话语,使文本更加生动。行为过程常和人的生理过程相关,在旅游文本中较少见,但仍然出现4次,例如listen to live music in an old-style pub,通过行为过程读者能够了解到在Brunswick Street的活动。
5.结语
本研究以功能语法及物性为理论框架,对由英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这两类文本中,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为最主要的两类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出现比例不同的原因可能与旅游文本兼具描述性和叙述性特点相关,描述性特点主要通过关系过程体现,叙述性特点则多数通过物质过程体现。第二,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在两类文本中的比例不同,在由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中,关系过程的频次高过物质过程,在由英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中,情况相反。由此看出英语母语编辑更倾向于通过叙述推介景点,而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更像是描述性短文。第三,心理过程在英语母语者所写的景点介绍中出现的频次更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西方心理差异,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展示感知活动说服潜在游客参观旅游。第四,六种过程在汉语母语者所写的英文景点介绍中都有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的可读性,但在英语母语者所写的介绍中言语过程没有出现。
鉴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帮助旅游编辑提高用英文介绍中国旅游景点的写作水平,通过完善英文旅游文本达到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第一,为了使整个景点介绍更动态活泼,可适当增加物质过程;第二,增加心理过程的比例,向外国读者展示心理活动,从心理层面影响他们,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第三,合理地交替使用六大过程,唤起读者对目的地的向往。但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样本量不够大;第二,本文仅从及物性系统,尤其是六大过程出发,未涉及其他元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淑兰.旅游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
51265.html,2019.02.28.
[3]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4]Thompson, Geoff..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Halliday, M.A.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67,03(01):38.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7]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