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隐与性情:易代之际宋濂心态初探
2019-09-12欧阳娉
欧阳娉
摘 要: 宋濂,生活于元明之际,近五十入仕,然累官学士,荣翰林之冠冕,太子讲经,育东宫之德才;或著书立文、以诗存史,溯诗经风雅;或修史定礼、参政论道,有贤臣气象。朱元璋誉之为“开国文臣之首”。本文针对宋濂元末明初入仕之辗转和修史之艰辛,管窥一代文臣仕隐心态。
关键词: 宋濂 仕途 元明易代 明太祖
易代之际,前朝旧臣与今朝新贵身份发生转变,尤其文臣,其仕途选择可见价值取向。明清易代,其遗民群体影响巨大,原因不乏为清朝外族,不为正统所容。然元明亦是统治阶级种族变迁,却少于关注,当时士人群体多以举荐入仕,且常于元末避世,俟新朝治国从政,此以宋濂为代表。
一、行藏乱世,蛰隐待跃
宋濂,元末明初时人,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族至宋濂时才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记:
元末文章,以吴莱、柳贯、黄溍为一朝之后劲。濂初从莱学,既又学于贯与溍,其授受具有源流。又早从闻人梦吉讲贯五经,其学问亦具有根底。《明史》濂本传称其“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於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燕飨、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词,咸以委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其文集”……方孝孺受业于濂,努力继之,然较其品格,亦终如苏之与欧。盖基讲经世之略,所学不及濂之醇。方孝孺自命太高,意气太盛,所养不及濂之粹也。①
在元一朝,宋濂隐于浙东,文学成就极高,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元顺帝至正九年闰七月,因危素等荐,举宋濂为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虽辞官不受,宋濂仍感危素举荐,特于《芝园后集》卷九《故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危公(素)新墓碑铭》提及此事:“私念公相知特深,在前朝时欲尉荐入使馆。”②濂与危公交好,然知元代政权此时已雨打风吹,黑云漠漠,危机四伏,不可强扶,否则只会一同覆没,故坚决请辞,辞后入山著书立作,避世过隐士生活,其间亦有文名于外,然拒不就职。
及至正十八年三月,“朱元璋军队取睦州,宋濂遣家人入诸暨勾无山,己则独留为行”③。元明之际,战火频起,涂炭生灵,民不聊生,宋濂睹此惨状,其后《送许时用还越中序》忆及仍为触目,尤见悲戚:“曾未几何,金华陷于兵,士大夫蝼蚁走……濂时苦心多畏,而土著民往往凌虐流寓者,白日未尽坠,辄翳行林坳,抄其囊橐物,甚至或至杀人。”④血流漂杵,干戈四起,元代气数已显出颓尽之势。
因决意避祸,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郡守王宗显“承遣使者来山中,赐以书币”⑤,以五经师聘,宋濂作《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辞之,并表示:“闻命惊愕,不知所云。”⑥虽是如此,宋濂心中仍渴望入仕,以文韬雄才、理政方略,于乱世中谋一番事业,但其眼光精卓,深知无论元帝、王宗显皆不是可事之君,折腰就仕易致罹祸,然若有明主,必追随之。
二、择木而栖,经纶济世
这一天并未让宋濂久等,至正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朱元璋聘宋濂为婺州郡学五经师,此后,宋濂进入朱元璋麾下的文臣集团。至正二十年三月一日,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这次应召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外,朱元璋命宋濂为其子朱标授五经之学。朱标为长子,其讲师承担之责甚重,一定程度上同于太子讲师,行先贤事,担天下责,此次任命足见朱元璋对濂忠诚才干之信任。
宋濂赴南京途中,与友人交游酬唱,颇为畅快,期间刘基作《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赠宋濂,宋濂随之作《次刘经历韵》。此时兴致远非小龙门山可比,虽年过知命之年,然意气风发不输清俊,方至此时,宋濂已得朱元璋青睐,将爱子授业重任交至宋濂,可见器重。及后三年,宋濂勤谨本业,恪尽职守,立一方水土,作经济文章,君臣关系日亲,至正二十二年八月,故而宋濂告归省亲之际,得朱元璋恩赏:“(壬寅八月)告归省亲,有白金文绮之赐,且曰:‘卿之诚悫,朕素知之,故有此赐耳。”⑦
第二年五月,朱元璋建礼贤馆,延请名臣大儒“与论经史及咨以时事,甚见尊宠。至是,复命有司,即所居之西,创礼贤馆处之。陶安、夏煜、刘基、章溢、宋濂、苏伯衡等皆在馆中”⑧。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二日,朱元璋感念父母,竟于宋濂等人前悲怆痛陈,不能自已,君臣之间真情流露如此,紧密之切,感恩尤深,不可谓不信任。后三日,朱元璋更是作诗赐宋濂,足见恩宠:
景濂家住金华东,满腹诗书宇宙中。
自古圣贤多礼乐,训今法度旧家风。⑨
同年十月,上改宋濂为起居注,《潜溪集》卷二《行状》陈:“甲辰十月,改起居注。先生侍上左右,知无不言,补益甚重。”⑩所谓起居注,即记录帝王的言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尚矣。”11《日下旧闻考》有载:“明初,甲辰年设起居注,秩正四品,以宋濂、魏观为之,吴元年改正五品,后革。十四年复设,改正七品,以单仲立为之,久之复革。”12朱元璋生性多疑,难以捉摸,伴君本险,然宋濂仍随其左右,既见君臣信任,又隐知濂之政治敏锐度,深知帝王心,却不惹上猜忌,深沉静默,虚怀若谷。
至正二十五年,正月,朱元璋御端门,与宋濂论帝王之学,“明年正月,上御端门,与先生论及黄石公《三略》,且口释之。先生进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靡不毕具愿陛下留意讲明之。上曰:‘朕非不知《典》《谟》为治之道,但《三略》乃用兵攻取,時务所先耳”13。宋濂博学雅闻,见解精准,与主君论政有法,上言进策有方,而身居太子讲师,亦知其职,四月“上笺谢恩,劝朱标进德修业,朱元璋得书喜甚,赐书及文绮”14。
景濂居太子讲师之位,克勤克俭,劝学朱标,为朱元璋所喜,恩宠又进。可以说从至正十八年因朱元璋入仕起,虽元末易代、风雨飘摇,然宋濂一路平顺,未有坎坷之失,且与鸿儒名士觞咏往来,与君主情谊日渐深厚,又未失文臣本分,深受器重,为其开国文臣之首奠下基础。
三、主修元史,史笔至情
入明后,宋濂更受宠信,于洪武二年赴召修《元史》,二月,“开局修《元史》,以宋濂、王祎为总裁,八月癸酉书成。凡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15。此事,宋濂《銮坡前集》卷十《寅斋后记》亦有记载:“洪武二年春,濂以总修《元史》被召来京。然史事贵严,诏命礼部统之,设局分科,限绝外内,将以日视其成。”16
一般新朝初建,执政者皆会主事修前朝史事,以标示正统,汲取经验教训,求得长治久安。故而慎重修史之人,一需文才兼备、德深艺高,天下文人可服之,二需敬忠事上、帝王心悦,毕竟修撰前朝之事既要客观严谨,又要有所取舍,君主悦纳。强如司马迁,汉武一朝,秉笔直书,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实录历史,以馈后人。虽史书最大限度地做到客观公正,但仍不乏史官个人感情色彩。
宋濂于元,曾数辞入仕,虽于元一朝未有功勋建树,却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敏感,置身“事”外,以旁观视角更加客观地评述有元一代之得失,且为天子心腹,濂更清楚当朝政治倾向,以使《元史》得修之余,更大限度地契合史实。
洪武二年六月,太祖除宋濂翰林学士、中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洪武二年六月)丁亥,以宋濂、王祎为侍制”17。所谓“知制诰”,在唐开元年间成为一种正式官称,至宋成熟,杨果先生指出:“大约在于知制诰是以有文学之人召试后而命,为朝廷典掌诏诰、迁官多可至二府的重要官職,为士人所钦羡,于是有了类似文学职名的作用。”18同年八月,诏宋濂修《礼书》。此时,宋濂修《国史》《元史》《礼书》,文臣之首地位可见一斑。
明太祖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赐宋濂翰林学士,《明太祖赐翰林学士诰文》足见厚爱:
“翰林之职,掌制作而备顾问,必择能文有学之士居焉。起居注宋濂生于金华文献之邦,正学渊源,有自来矣。况侍朕岁久,深知其人,尝由儒台陈训东宫,记言右史。尔者总修《元史》,尤究心于笔削,朕甚嘉之。是用升擢,俾司代言。尔尚夙夜恭勤,务展所蕴,使文辞流畅,治体昭明,庶副朕简拔之意。可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宜令宋濂,准此。洪武三年正月。”19
由此可见,主修《元史》一事宋濂做得极为妥帖,其闻道正统,文笔洗削凡近,典雅宛然,涉略广泛,著述颇丰,且心系黎庶,太祖以为才,拔擢之心昭然20。同年二月六日,开局续修元史,仍以宋濂、王祎为总裁,七月一日全书告成,此番成果显著,于世有功,诸多艰辛可见《元史目录后记》:“至若顺帝之时,史官职废,皆无《实录》可徵,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
然宦海浮沉,宋濂孙宋慎事涉胡惟庸党案,宋濂一家连坐被刑。宋濂因太子与马皇后力救,徙四川茂州安置,虽得以保全,但家族罹难,独存甚苦。明太祖指向旧臣的刀已经向宋濂下手了,流血牺牲使得帝权更为巩固,君臣博弈,哪怕宋濂已经退避锋芒,仍不免卷入其中。洪武十四年五月二十日,宋濂卒于夔,正德间,追谥文宪。景濂仙去,代表着开国文臣、一代风华,自此凋零。
绾结仕途,宋濂择主之后,简在帝心,开国初始,百废待兴,除修史之外,上有多事与其议定,且景濂郑重其事,未有耽搁,通宵达旦,历据汉、唐前事,引以为鉴,几番衡量,并据实而虑,方奏上陈书,为太祖解忧排难。终濂一生,隐于山林仍名遍天下,居于朝堂引时代文风,仕隐之间,易代仍持赤诚,浮沉笃知前路,虽时势动摇,而其心如一。
注释:
①[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别集类二十二卷,影印版。
②④⑤⑥⑦⑨⑩13161920[明]宋濂,撰.黄灵庚,主编.宋濂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458,484,252,252,2350,2289,2350,2350,531,2281,342.
③1415徐永明.宋濂年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77,107,117.
⑧17[明]胡广,撰.明太祖实录[M].明抄本.
11[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006.
12[清]英廉,撰.日下旧闻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十四.
18杨果.两宋外制官考述[A].邓广铭,漆侠,主编.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C].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233-234.
参考文献:
[1][明]宋濂,撰.黄灵庚,主编.宋濂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明]胡广,等纂修.明太祖高皇帝实录[M].明抄本.
[3][明]谈迁撰.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清]夏燮撰.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徐永明.文臣之首——宋濂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徐永明.宋濂年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