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聚焦》中非英雄主义的记者群像塑造
2019-09-12田旻佳
田旻佳
回顾第88届奥斯卡获奖影片《聚焦》,这部由真实新闻改编,再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对神父猥亵儿童案的调查报道的电影,多年过后仍以直叙的叙事风格及矛盾处理而受人喜爱。
2000年前后,《波士顿环球报》旗下的聚焦报道小组启动了针对天主教教会纵容包庇波士领教区神职人员猥亵儿童现象的调查。该报道从2002年1月6日的第一篇报道直至当年12月14日的最后一篇,通过600多篇稿件的持续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巨大轰动。最终,真相公布于世,天主教波士顿教区200多名神职人员遭到公开指控,随后红衣主教辞职,相关神职人员入狱。由这一事件引出的导火索,世界各地也相继曝出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儿重的案例。这一系列报道,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波士顿环球报》在2003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贡献奖”。
基于这个真实的故事,《聚焦》不仅以该故事为背景,更是以矛盾冲突、记者形象及场景转换等手法,用一种“隐忍”性的拍摄模式,以非英雄主义的描写方式塑造记者群像,让故事饱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主义。
一、矛盾冲突构成分析:三组冲突搭建全片框架
影片《聚焦》以写实主义风格为主,再现和还原了这则新闻背后的故事。19世纪末,西方出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思潮,它以自由主义哲学为核心理念,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新闻媒体“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的宗旨。[1]
这种思潮的影响,可以说奠定了《聚焦》中的主旨。由此,路春燕、兰朵所撰写的《<聚焦>:以“电影专业主义”点燃新闻理想》[2]一文中,从“新闻专业主义”为源延伸出了“电影专业主义”一词,即电影包含的两种品质,一方面是指影片拍摄在技术与形式层面上应具备的专业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指电影文本在内容与文化层面所体现的现实思考与人文关怀。
受害者与教会的冲突构成故事的主因。故事中,受害者大多在记者、律师的对话、采访中出现,但是受害者与教会的冲突才是整个故事的主线。
电影开篇不久,首先出现了一次受害者在警局的镜头。三个孩子正在为图画上色,而律师则在一旁劝说母亲,由此拉开了对第一名猥亵儿童的神父的案件序幕。之后受害者组织的负责人菲尔的出现,帮助记者寻找到了13名涉嫌猥亵儿童的神父,让这一报道有了更大突破。而女记者萨沙采访一名曾经涉嫌猥亵儿童的神父时,耄耋之年的神父却是一脸孩童的表情,认为他所做的事不能定性为“性侵”,并留下了一句没有解释的“我被强奸过”。
受害者服从神父的指令认为是对主的追随,而身体受到了摧残更是对其信仰的颠覆,这种伤害贯穿一生,许多受害者会利用酗酒、吸毒、自杀等方式来逃避痛苦,因此“活着”是“幸存者”。受害者与教会的冲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这个冲突被压在暗处,愈演愈烈。
律师与记者的冲突推进故事的递进。电影塑造了米切尔、埃里克和吉姆三位律师,推进故事进入高潮。米切尔是一位帮助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师,因此受到了来自教会、律师及相关人士的威胁,整个过程举步维艰。而米切尔、埃里克则曾帮助教会协调这类案件,出于对律师职业道德的严守,他们不约而同三缄其口,对案件轻描淡写,甚至对记者的到访下了逐客令,并劝解他们不要再继续调查。
一方面,通过记者迈克和米切尔的不停接触和碰撞,来推进案件的发展,另一方面“聚焦”小组负责人罗比对埃里克和吉姆步步逼近,来寻求真相。当观影者认为这两条线形成了强烈对比的时候,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埃里克与吉姆因为出于良心的不安,早在5年前出于无法公诉而试图通过媒体曝光此事,却没有收到回复,因此也铺垫了他们对待记者调查的消极态度。
記者与教会的冲突构成故事的脉络。故事是通过“聚焦”小组对神父猥亵丑闻的追踪而展开的,因此,记者与教会的冲突是最明显的主脉络。本片中,教会是在以劳主教为代表的强权势力,他们早知内部的弊病,但只采用调职等方式来暂时解决,对外则一再包庇与回避。记者则是以报社新任负责人巴伦及“聚焦”小组为代表,从追踪波士顿其中一起神父猥亵案件,到牵出70名有性侵嫌疑的神父,秉持“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的宗旨,探索事实真相。
电影28分钟时,巴伦亲自探访劳主教,但主教以打太极的方式回应,并回赠了一本《天主教教义问答》,显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仍旧不正视“对受害者的侵犯所带来的伤害,只关注丑闻的保密和避免”,记者则通过不停采访相关律师及受害者、翻阅案卷及简报、走访调查等方式,用新闻媒体探寻真相的方式去寻找教会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显示出教会对他们有明显的攻击及“迫害”,但是众所周知,教会势力遍布各行各业,其以各种方式施加精神压力与社会压力,让记者的调查一次次陷入困境。
这一系列冲突的描写,影片仍采用的是隐忍的处理方式,以非冲突性形式去反映冲突性内容,既增强了影片的悬念又提高了可观赏性。
二、记者人物形象分析:对专业主义的坚守
纵观国内外电影,新闻类电影乃至记者形象的影片屡见不鲜,国外的《公民凯恩》《总统班底》及《聚焦》,国内的《搜索》等,都是这种类型的影片,把研究方向都放在了记者形象分析上。
研究国外电影中的记者形象,主要展现了电影语言对新闻记者形象的塑造,还有的是探讨电影中记者对新闻事实歪解扭曲的失德失范行为。[3]
因此,关注“聚焦”小组的记者群像也颇有研究意义。不难发现,影片的媒体人性格迥异,组长罗比冷静沉着,迈克果断热情,马特踏实细心,萨沙亲切端庄,片中他们每个人的戏份都同等重要,共同呈现了对专业主义的坚守。
从领导与被领导分析。罗比是统领“聚焦”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引导和分配采访任务。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资深记者,他能全面把控全局。其中一幕,迈克想要第一时间公布获之不易的法院解封文件时,罗比深感时机未到,力图通过更大的布局让整个事件能够最大程度曝光。但是,作为领导,他得知自己错失了5年前发现这一“丑闻”的机会,使得这5年增加了更多受害者,良心上的煎熬令他大为恼火。
从“聚焦”小组成员来分析。迈克对新闻和热点极为敏感,对事情线索穷追不舍,主要承担着调查员的责任,在小组中起到了“冲锋”的作用,但与之相伴的是他急躁的性格。马特负责资料收集整理以及撰稿,耐心细致的他在资料及简报中找到蛛丝马迹,通过这些证据推动调查进一个新的阶段。小组中唯一一位女性萨沙主要负责采访工作,细致认真的她在整个团队中起到了“斡旋”的作用。
从性别平衡分析。电影中四个人组成的小组,男性占了三个,支撑起整个团队的基本工作。沉着冷静的罗比是成熟男性的代表,冲动有劲的迈克是热血青年的代表,细致耐心的马特是团队的“定海神针”。但是女性角色萨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一人之力撑起整部戏的女性力量。
基于女性的敏感和细腻,萨沙率先寻找到了受害者组织的负责人菲尔并邀请他到办公室座谈,又通过该组织找到受害者乔以及一些犯案的神父。镜头通过时间、空间、服装变化的转换,体现了萨沙不停追寻真相的过程。不同于另外三位男性成员,影片中多次出现萨沙的家庭和一些生活元素,为整部影片充斥了更多的人文温情。
从信仰追求分析。影片重点利用萨沙和奶奶的信仰矛盾为例,突出了主人公情感上的变化。影片伊始,萨沙表示每周会陪同奶奶去教堂做礼拜,即使自己不是教徒,但仍有一种虔诚和敬畏之心。但是影片中,随着萨沙与奶奶的三次互动,推进了这种矛盾的升华。第一次是刚接到任务后两人关于教堂的对话;第二次是是“聚焦”小组开始调查后,萨沙陪奶奶去教堂听演;最后一次则是文章见报后,奶奶严肃地看着报纸,萨沙忧虑地看着奶奶。
这三次互动让两人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亲密转为隔离,可是奶奶不得不面对报纸对自己一直信仰的神职人员和教堂的控诉,而这一切控诉又是自己的孙女调查得来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聚焦”小组四个记者纵然有分工、性格、年龄、性别的不同,但是他们仍然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经历彷徨之后不畏惧现实的威胁,而非塑造“高大上”的“英雄形象”,以自己对专业主义的坚守来寻找事实的真相,给受害者一个公道。
三、场景镜头转换分析:对真相剥离的递进
整部电影以平铺直叙而非戏剧化的形式来呈现,特别是场景镜头的转换,对整部影片寻找真相的过程层层推进。狭小的办公室成为一切分析的源头。“聚焦”小组的办公室桌子位置的摆放和拍摄,分别凸显了他们各自的分工与定位。組长罗比位置置于最后,作为整个小组的运转核心,除了桌面,背后一整堵墙的书架放满了文件与资料,符合这个角色的定位。迈克属于较为年轻的成员,经常在外调查,他的办公桌东西摆放十分杂乱,符合人物“急躁”的心理。马特作为资料收集者,桌上虽然文件与资料众多,但是摆放有序、井井有条。萨沙作为女性,桌面上的相框、背后的衣架都体现了女性的细腻与仔细。而办公室及会议桌也成为多次找到线索的源头,在这个狭小空间内形成了冲突与碰撞。
家庭社会场景推进矛盾冲突变化。在整部影片中,虽然家庭场景出现的情况不多,但是作了很好的矛盾转换。其中一次,迈克来找萨沙,他们同时陷入了困境。迈克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教父猥亵儿童的事件发生,而萨沙则谈到她与奶奶因为调查的原因对信仰产生了分歧。将他们的困惑放在让人休闲的家庭场景中进行展现,更容易打动人心。
而马特在家中翻阅资料时,发现一名有性侵害历史的神父就住在他家附近。此时,他立刻冲出门外去寻找。这一段用40秒的镜头跟拍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寻找神父住所。看到神父家中空无一人时,马特舒了一口气,但内心又很纠结,他担心小区内的孩子会惨遭毒手。可是此时他什么也做不了,证据还未搜集齐全,他不能将这件事告诉家人、告诉邻居,最终无助地在冰箱上写下字条警告孩子们。社区昏暗的空间及灯光的镜头配合,家庭的放松环境与困境的凸显,表现出了冷静中的隐忍,也隐喻了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印刷厂为事件报道画上一个句号。随着报道的倒计时开始,“聚焦”小组收网并撰写了诸多报道,此时印刷厂近20秒的报纸印刷与运送的镜头,让一切报道尘埃落定。随着吵闹的声音与寂静的夜晚形成的一组对比,体现了此时“聚焦”小组及整个报社每个人内心的忐忑。这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简洁的转场的方式,将记者们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调子一步步向前推进。
在大家对报纸印发后的反响依旧不安的时候,罗比和迈克回到了“聚焦”办公室。与报社大厅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受害者看到报纸后纷纷来电,表明教父猥亵儿童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响。此时,通过记者们频繁接听电话、快速记录的新场景的描绘,让观众知道报道还未结束。而这一场景也更加体现了大众对新闻业的一种信任,让人看到了新闻的意义。[4]
结语
通过对《聚焦》矛盾冲突、记者形象及场景转换等手法的运用,影片的“隐忍”反而更体现了记者对新闻真实追求的不易,体现了对专业主义的坚守,以非英雄主义的描写方式塑造记者群像,体现了“电影专业主义”中的人文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2
[2]路春燕,兰朵.《聚焦》:以“电影专业主义”点燃新闻理想[ J ].当代电影(09),2016:116-119
[3][4]刘茜.再现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奥斯卡获奖影片中记者形象分析[D].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