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语文教案设计的重要作用

2019-09-12张耀明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张耀明

摘    要: 教案设计是每个教学者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准备和完成的重要材料,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案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那么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简单地说,教案设计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案设计    教学效果

一、提升语文教案设计,展现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基础,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教材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课堂教案设计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教师必须分毫不差地把握教材。现在,在各种考试的“压迫”下,一些教师淡化了教材,用短时间把教材内容讲完,学生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接着开始大量做题,反复做题,以这种方式应对种种考试。这样的教学脱离了教材,难以帮助学生充分获取和运用教材知识,更不用说提高能力。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层次编写的,能够帮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学习,所以不能忽视教材的基础作用。那么,教案设计如何才能充分体现教材的基础地位呢?首先,教案设计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教材,可以适当补充,但不要过于扩展,混淆教材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展现教材的重点内容。比如在《背影》教学中,我会在读课文前向学生抛出问题:“文章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通过对课文的认真研读,学生会发现第六自然段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但是说不出详细的原因,只能说出因为“父亲给我买橘子很感人”。这样,学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好奇心越来越重。最后我再引导他们揭开谜底,既突出重点,又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教案设计应该尽可能新颖多样,多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展示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示教材内容。在《香菱学诗》一课教学过程中,我选取相关影视片段,突出展现香菱学诗时的专注认真,从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准确地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达到了比单独阅读文本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语文教案设计,吸引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的教案设计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吸引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初中生已经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有独立的观点和对事情的看法,尤其对社会新鲜事物有异常的敏感。所以,枯燥无味的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教案设计时力求新颖,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近年来,有一些文化类电视节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比如2013年播出的《汉字听写大赛》、2016年开始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开始播出的《朗读者》,这些电视节目都与语文教学有关,可以用这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的听、说、读、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不可改变,但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运用讨论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同学间的互相讨论研究,在互助中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适时点拨、指导的角色。这种方法既强调学习内容,又让学生充分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善待家园》时,主要采用讨论法。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简单易懂,主题鲜明,加上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合作学习文章。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虽然我所做的是引导和适时点拨,但是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很惊人。我在课后进行了调查,98%的学生掌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明确了“人祸是造成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家园”。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吸引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运用音乐、美术、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如在《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一课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展示了多张摄影家邓伟拍摄的作品,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南京大屠杀》这课时,我用自己制作的影像资料(一张张日寇屠杀中国人的照片加上悲壯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看得眼眶湿润,义愤填膺,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提升语文教案设计,提高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需要的应该是具有较高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有知识的学生。因此,教案设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中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容易出现闭口不说的情况,不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因此,在上口语交际课设计时,应该巧妙设计,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讨论,敢于展示自己。在每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我喜欢选用参与度更高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辩论法”。我所用的辩论法与常规辩论赛有所不同,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每组每次出赛一人,对手由赢的那组学生自行挑选。由于好胜心较强,学生一定会选对方组中平时表现比较弱的学生,两组中的弱者早就想到自己一定会被“抽中”,在准备阶段就会特别认真、努力,同组队员也会不断帮助他们。久而久之,“弱者”得到了锻炼,能力不断提高;“强者”在思考与帮助之时,也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经过这样锻炼,口语交际课不再是“百启不发”,而是“百家争鸣”。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方面,部分学生“谈写色变”。学生之所以对写作有畏难情绪,是因为他们没有写作需要的素材。余映潮先生在《语文教案设计技法80讲》里就曾经提到过“课文作文”这一概念,就是以课文为素材的作文活动。我读过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把这种方法加入平时课文教案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在讲完《范进中举》一课,我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描写练习,假如你是范进、假如你是胡屠户、假如你是张乡绅……写写现在的你。这种片段练习坚持进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贯穿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多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每天上课过程中既掌握了应会的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提升语文教案设计,培养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等正确的审美情趣,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强调多读、多练。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朗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除此之外,阅读中外名著也是帮助学生正确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

比如,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教会了学生要多阅读,要保持儿童的天性;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学生要有奋斗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为了正义的事业敢于献出生命;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崇高及对童真和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可以说,每一部文学名著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语文教学过程就应该充分彰显名著的魅力,让学生自觉提高觉悟,培养情感。

由此可见,教案设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知识能力的变革而不断改进,只有保持新鲜和活力,不断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拓宽知识面,让教案设计更贴近学生、适应学生、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嵇康.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9).

[2]陈仕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2).

[3]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从教案设计的“三点”看教学流程的“一线”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