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2王路赵海田张磊
王路 赵海田 张磊
摘要: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是引领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分析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我国高校引入实施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根据现行实践经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分流培养模式,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分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8-0004-03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简称“大类分流”)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概念范畴是指在高考录取时先按学科大类招生入学,经过约1—2年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后,再根据双向选择原则及学生个人志愿分专业继续学习,分流后经过专业培养直至完成专业目标。“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实施对应课程体系建立、基础与专业课程设置及师资资源合理配置等系列配套教学改革[1]。大类分流对于学生选择空间、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知识素养提升,对于强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及学生个性发展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国内高校采用大类分流现状与实践过程也表明其实际运行机制中也遭遇实践操作及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更深层次的诸多瓶颈问题,如热门专业填报拥挤、专业分化加剧、生源出现明显差异等[2],此类问题急待分流方案科学合理设计、考评指标精准细化、双向选择、强化认知、学校学院两级宏观调控等专业分流过程设计引导学生科学理智地完成专业选择及未来专业规划,最大效能地发挥高等教育改革新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国外大类分流培养模式
国外大类分流经典模式主要运行于日本、美国及德国等。日本模式在学校分流总体原则下,根据学院专业数量、特点及学生人数等预先设定特色分流规则,再按学生基础学习成绩、个人兴趣形成志愿完成分流流程。生均可以最多填报三个志愿,第一次只能填报一个学院和一个专业方向,第一次志愿录取结束完成后方可填报第二志愿,录取尚有剩余名额的学院和仍未被录取的学生完成第三次专业补录。日本模式分流规则制定及流程较为成熟;欧美国家,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魯大学、密歇根大学,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兴起较早,目前已不断完善形成较稳定的对应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结构。大类分流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即2+2模式(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1+3模式,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3]。
二、国内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003年清北等国内顶尖高校率先引领大类分流人才培养新模式。国内高校大类分流发展过程中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参与高校不断壮大, 从高水平重点大学到高职高专学院都尝试结合自身特点以多样方式推进大类分流;二是大类分流培养模式以多种形式展示,如各高校多类型“实验班”“基地班”等[4]。该模式在降低高考志愿盲目性的同时,实现了学生接受多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但其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
学生基础课学习后对具体专业内容及相关领域前景仍不能够清晰认识与自我定位,或对某些专业方向形成了一定的认知与兴趣,但仍被外来因素影响与干扰,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内心纠结:兴趣与就业的纠结,兴趣与未来深造续读途径的纠结,当前就业热门与未来就业趋势的纠结,就业还是深造继续学习的纠结。纠结中短时间选择专业最终形成从众心理,出现就业为先的专业选报拥挤现象。在学校和学院预设规则控制设计不细致、不周到、不全面的环境条件下,学生自由选择过程中形成各学科专业冷热不均的畸胎。且伴随不平衡大类分流与调整模式的不断推进,即出现“热的越热、冷的越冷”,最终若不加调整控制就会出现教育资源浪费,有些经典、特色专业受冲击,甚至淘汰出局,这其中包括一些学科重要领域精深特殊学科专业、当前就业表象不佳但可能的朝阳就业专业等。如此大类分流非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既不利于高校专业综合发展,也不利于综合人才培养。
大类分流推进初期,专业分流选择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其可能会干扰到师生对该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正向评价,当然就可能影响到管理者及一线教师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信心和动力。上述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实际操作中有如下表现:
一是体制层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整体计划缺乏顶层设计,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分流方案设计原则缺乏充分调研的科学合理性研究及问题应对预案准备。部分学校缺乏科学计划及论证,给人才培养预期与学科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分流进程。学生从众选专业(特别是第一志愿从众申报),志愿申报相对集中、志愿满足率也较低。尽管各级专业宣传、分专业动员,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项目学习提前进入实验室(当然其中由于吸引生源原因,各专业可能尚存在偏见和误导),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在各路人马的轰炸下,更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学生出现跳槽至外学院、外专业,或严重“跟风”拥挤于个别专业,不顾及“扎堆”后就业与升学机会及个人兴趣的现象。最终不得不采取学生选择与学院宏观调控结合的方式完成分流。
三是生源差异。大类分流培养的分流方式引起生源质量严重两极分化。特别是成绩筛选择优专业分流招生形成优质生源聚集于热门专业,其他专业只能“捡漏”的局面。并且这种生源差异使学生和教师均错觉定位学生能力,干扰学生正向发展,两极分化加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四是就业结果。事实上是部分学生当年随波逐流“扎堆”选热门专业的多数学生毕业即失业,工作选择难,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们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而当年“冷门”毕业生,升学继续读研学习机会比率高,并且就业单位容易找,工资待遇相对更好。
五是学生满意度。分流一般采用学校或学院给各专业设定名额,填报人数小于名额数按学生第一志愿录取,填报人数大于名额数的专业则按照第一志愿学生基础课程成绩排序筛选。于是因就业趋势诱导的选择拥挤现象使部分成绩不拔尖或偶然成绩不理想但对专业有兴趣的学生选不到心仪的专业,进而后续出现厌学情绪。事实上再精准的1—2年综合测评也难以预测学生的专业天赋和潜能。
六是其他问题。个别学科专业,如医学类相关专业、师范类相关专业等专业特点比较强的所属专业不适合大类招生;实行二级管理的学校,大类尽量不要跨学院, 否则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不易协调;大类分流与二次转专业有效对接薄弱;部分高校不具备综合性教学资源,存在不适合大类分流“硬上马”的现象。
三、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实践对策
大类分流既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教学管理工作, 亦是大类招生改革过程中的最重要制度设计环节之一,其目前存在教师和学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缺乏认同、学生专业选择错位、专业生源质量分化加剧、学生专业选择趋从性明显等问题,采取何种方法完成专业分流都是非常困难的[5]。如高校已开设的弱、新、小专业是经过各级教育归口部门严格考证设立的,对学科领域发展和国家长远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伴随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和相应就业形势的影响, 高校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在特定时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冷”“热”, 这符合高水平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因此,大类分流要综合考虑分流方法、分流程序与管理、分流原则与标准等诸多方面问题,促进学科均衡长足发展。
1分流方案设计原则科学合理
分流方案设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相配套的系列规章制度,其根据大类分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而落实培养目标的最基本教学文件,并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6]是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师生对其认同程度及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既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又要兼顾专业布局以及社会需求。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充分兼顾专业和学科总体布局,更要兼顾学科及专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还要保证方案符合校情和院情,另外,要考虑到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2进一步强化专业认知
由于学生获取专业认知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不对称或可靠性难以保证,使选择中出现偏差,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如对多数新生来说,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辅导员,但多数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等工作,他们自身存在对专业认知的片面性,因而也不能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无法形成个人专业志向是大类分流问题的根源所在,突破大类分流招生的关键瓶颈问题仍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待选专业的认知程度,通过亲身体验等不断协助其培养专业兴趣,形成明确的专业志向,并结合个人主观兴趣恰当合理选择专业。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与专业间实现最优化配置,改变专业选择逆差。
3多志愿填报
首先根据学校大类情况、学院专业数、师资实际情况及当年待分流学生人数科学精准制定招收学生上限名额。学习日本多志愿填报模式,努力核准三次志愿填报与细化名额数的匹配。当然,对于成绩综合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采取分流绿色通道,如高考成绩高于界定分段的学生,或入读某学院期后前两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在学院前百分比的学生可优先选择目标专业等。
4综合考评指标精准细化
各类动手实验实践课程成绩、公共基础课程成绩、专业相关基础知识预选成绩等各类考核成绩的精准细化是专业分流的直接依据,是对各专业学生志愿预选的基本考核指标,其可预测学生对所选专业的知识学习能力,科学地对学生专业选择进行预判,对学生针对本专业综合素质进行预判。大类分流中前期学习成绩是主要分流依据,但要以综合成绩而非仅以学习成绩作为专业分流的主要依据。这种分流方式兼顾“大类招生”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保证学校办学效益及专业稳定发展。综合表现主要可通过组织专业面试、科研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等来评定,具体依据要由各学校和学院自行确定。专业分流实践推进中,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分流的衡量依据。
5双向选择制度
双向选择是尽量让学生和专业的需求同时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第一次志愿填报后,各专业学生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即可采取类似研究生面试制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约谈,进行除基础考评预判后的筛选,了解学生本专业兴趣与实际能力,考察其毕业后升学或就业的实际意向,确立学生本科项目学习的导师课题选择对象,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学业和学术导航置前,实现导师科学指导学生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双向选择。
6学校学院两级宏观调控
学校和学院应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根据学院的专业布局及各专业教学资源采取必要协调方式,协调各个学科专业之间学生比例,避免专业发展严重失衡,照顾新兴专业成长发展过程,避免教學资源浪费,通过指令性措施缓解供求矛盾[7]。在宏观标准下,综合考虑学生意愿、学生专业排名、授课教师评价等对学生专业分流进行宏观调控,在保证学校办学效益前提下确保学科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能仅仅以学生选择为标准或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盲目功利的方式轻易取消冷门专业,而应全力保障专业设置的完整性。
7分流后的专业学习动力及心理疏导
每个学生个体的意愿不可能通过各种专业分流方式得到完全的满足。意愿与结果不完全一致,会引起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应通过思想疏导来缓解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通过专业领域认知度的提高增加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专业分流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布局整体合理,要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综合需求出发恰当调整专业人数。在此过程中可采取鼓励性相关政策和指令性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选择专业。综上,高校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并坚持志愿优先、考评结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施专业分流管理。并不排除采取必要指令性措施指导和调控对因学生招收数量不足对部分专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有效的专业分流方案与方法。
四、展望
高校学生专业选择与个体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且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经济社会改革转型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类分流招生仍处于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需要不断完善调整之处。本文基于十余年来大类分流高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初心,促进高等教育持续稳步发展。
參考文献:
[1]李姣姣,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81—83.
[2]赵长山,何付丽,樊东.专业分流: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5):15—17.
[3]赵晓峰,王明月,张潮.高校大类招生:理论检视、困境表述与优化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2):1—3.
[4]李文,段姝.工商管理专业大类招生分流有效路径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2):177—178.
[5]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5—8.
[6]林上洪.中美高校本科生专业选择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7(3):81—85.
[7]姜友文.AMO视角下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大学教育,2018(4):125—12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Broad Category Enroll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Lu1, ZHAO Hai-tian1, ZHANG Lei2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The model of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and classified training is a new model that leads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broad category enrollment and diversion training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l of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broad category enrollmen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professional division;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