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罗默和施伟卡特为代表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2019-09-12张轶君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市场调节借鉴意义局限性

张轶君

【摘 要】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东欧各国纷纷转向资本主义阵营。西方诸多学者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从市场调节、国家干预、企业管理等方面论证了其模式的先进性,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代表人物有约翰·罗默、施伟卡特等。但其理论模式因为缺乏实践,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调节 借鉴意义 局限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东欧各国纷纷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让人们开始反思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真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否真的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种种怀疑给社会主义的前景抹上了一层阴影。诸多学者总结了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僵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经济关系。苏联的计划经济在短期内让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能够解决落后的工业问题,但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苏联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计划经济的僵化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滞后性和僵化性难以带动苏联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经济的直接全面的干预致使经济生产与政治难以分离,造成了经济上的专权垄断,一家独大的企业因为缺乏竞争无法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生产模式的更新换代,使苏联逐步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没有使坚持社会主义的学者们丧失信念,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僵化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引入到社会主义中,这种做法并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初衷,这种理论被称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经济民主”的施伟卡特认为苏联模式中的计划经济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应当做出积极调整,将市场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中,施伟卡特认识到自治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缺乏一项都有可能走向专制,他所提出的民主重点在于工作场所和社会控制的民主,“经济民主”下的市场制度仅仅作为资源配置的纯经济手段,区别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着眼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强调宏观领域和微观层次的民主安排,在社会主义思想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同样提出了市场应当作为一种手段引入到社会主义制度中,蘇联的失败便在于僵化的经济模式,“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溃支持了一些旧论点,也产生了一些新论点,认为社会主义无论在当今世界或作为一种理想都不能存在,我则希望阐述理由证明,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现实世界也是可能的。”首先,罗默坚持市场是中性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可以运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其次,罗默认为国家不能全面地干预经济,仅仅在必要的领域发挥作用,如社会福利、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最后,企业的运行应当由职业经理人负责,但是企业的股东是购买国家分配股票的公民。“作为一位新马克思主义者,罗默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怀有坚定的信念,但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用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很多学者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保持了怀疑态度,认为引入市场会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公平优势,是一种向资本主义的妥协。罗默认为该理论并没有偏离社会主义轨道,他明确的在其著作中提出:“我这本小册子的任务,是提出和捍卫一种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而且,施伟卡特认为僵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施韦卡特强调,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也不应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形态,各国各不相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地理区位、发展阶段决定各国探索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照搬特定模式,同样是一种教条主义, 探索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并根据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端主要在于私有制的实施,市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中性的手段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其带来的竞争环境更能够实现企业的优胜略汰,确保资源合理利用,将会有效的减少浪费。市场所要求的竞争同样会不断促使企业更新技术手段和工人自身的工作能力,将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罗默和施伟卡特所阐述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世界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想法。该理论中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率,增强竞争环境,促使企业提高危机意识,促进企业更新技术手段,同时在罗默所建立的息票体系中,企业股东是购买国家息票(股票凭证)的公民,可以分享经济总利润,这体现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共同富裕,不会出现贫富差距悬殊,能让公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划清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界限,使二者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国家能够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及时的进行干预和调节,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

虽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设计了一系列的模式,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弊端。首先,纯经济手段下的市场机制因为缺乏政治和法律手段的维护,很难确保其健康公平的环境。市场机制固有的滞后性、自发性的弊端会导致不法分子的随意侵占他人利益,缺少法律的保护必然难以保证一个健康的环境。其次,提出该理论的学者多生长于资本主义环境下,很难完全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多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某些微观机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逐步靠拢,这显然很难撼动资本主义的“大树”。再次,将分享经济总利润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点,公民平等的享有利润分配应该是社会主义完成的标志,而不能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的手段。最后,因为其理论缺乏具体实践,所以很难论证其可行性,仅仅作为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而存在。

【参考文献】

[1] 董德兵.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评析[J].实事求是,2015(01):33-37.

[2] [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重庆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 页,第16 页

[3] 向玉乔.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伦理观[J].齐鲁学刊,2016(02):106-110.

[4] 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第2页.

猜你喜欢

市场调节借鉴意义局限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