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尝试

2019-09-12翟彩霞

新课程·上旬 2019年8期

翟彩霞

摘 要:要想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来推动学生自学语文能力提高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培养

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增强自学能力?如何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困难?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主动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如何在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当今教学追求高分数的倾向使学生无暇欣赏学习中的美景、享受学习的乐趣。只有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讲解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课文导入像磁铁一般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会进一步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多媒体集声、画、美于一体,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将一切口头无法言表的意象展现给学生。语文课文类型多种多样,每个体裁都有不同的风格,教学方法也应该有不同的方法,不管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教学也都应该以启迪学生为目的。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著名特級教师于漪曾多次指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想个性,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在强烈内动力的推动下去主动学习,彻底改变强制性的被动学习的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发问。如教《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提出这些问题: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几件事?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并不急着回答,而是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用“阿长”更显亲切。通过质疑、争辩、释疑,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相应提高了

小学生有了较高的自学能力,就会主动去钻研语文学科中的一些难疑点,在钻研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搜集资料,学生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盲从地跟随着教师走,会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下,学生会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谁学,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导者,才是学习的受益者。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策略以实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作为教师,其教学活动一定要立足于教科书及学生,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方面,自然也要很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教科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加以挖掘。例如:教师可以积极地去发现教科书中的一些有趣因素,使原本较为平淡的教学活动变得十分有趣,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自然会不同,能够显示出更大的激情。其次,充分挖掘教学环境的作用。教师在充分地发挥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因素时,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哪种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活跃的、与小学生的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的打造。再次,建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教师一定要能够很好地发挥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使学习目标不仅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导向,更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在目标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动力与热情。最后,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想要使学生从根本上并且能够长久地对学习表现出较大的激情,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显得十分积极,并且表现出强大的求知欲。学生的这种表现,对教师的教学也能产生很大的渲染,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教师也能够在学生的渲染下,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之中。

三、老师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以相同学习类型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小组学习,我尝试以不同的学习形式作为学习小组划分的标准,并为之命名为“同趣组”。即将学生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触觉型四种学习类型分成四个大组,再将每大组按益智分组的标准分为两小组。我发现,在学习新知的课堂中这种分组的效果最好。它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思考、吸纳新知、形成能力。比如,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在提出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哪一种评价更好?”“你怎样看待另一种评价?”两个问题后,我请学生到“同趣组”学习。不同的学习类型小组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有的小组要求以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有的小组希望以研讨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感受;有的小组却以图画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理解。

一座天平上,两颗心,一颗写着“鼓励”,一颗写着“鞭策”,只放入一颗心时,天平是倾斜的,只有放正两颗心,天平才是和谐的。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