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9-09-12葛继
葛继
摘 要:质疑属于思维的一部分内容,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学生需要通过询问来开展学习,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特征,为其创造环境,鼓舞学生勇于质疑。教师是知识的传导者,怎样指导学生通过质疑学习是新课标下重点思考的问题。讲述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育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保证。疑问思维属于思维的一种,能够全面开展思维。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普及和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严格的标准,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质疑,目前学生的“巧问”已变成课程教学的主要课题。
一、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通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指出不懂的地方,学生通常会默不作声,教师以为学生已经弄懂问题,学生实际未弄懂文章的问题,只是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或者是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琐碎复杂时,会让教师感到很离奇。通常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学生能力不足,无法提出他们想要提问的问题,怎样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同时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这一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途径有:第一,在上课前需要勇于质疑课题。由于课题是文章的灵魂与核心,紧抓课题方可理解文章内容。在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发问,比如学生可以提问圆明园在哪?为什么毁灭?被毁灭前后的样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也可以分组讨论,便于学习。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可以掌握文章重点内容,突破文章难点;第二,课中需要勇于质疑文言文表达的能力。在小学课文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能够低吟小诗,高歌一曲,此句是否属于矛盾,这时不要急于给学生解释,需要巧妙指点学生,让学生紧抓关键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最终分析结果;第三,勇于质疑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质疑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剖析,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此线索实施教学,在讲解《丰碑》一文时,某学生提问道,他既然是军需处长,那为何会冻死。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存在一个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时能够体会到军需处长和雷锋一样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能够认识到丰碑的意义;第四,勇于质疑课文的矛盾之处。若一些课文存在着矛盾之处,则证明是作者的匠心独具之点,指引学生阅读文章,要前后结合找出矛盾,勇于介入处理,提高认识。比如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可指引学生找出矛盾所在,提出为何将矛盾的词语放在相同的句子中,学生通过质疑文章去仔细阅读文章,从而累计思考,有效结合了阅读与思考,让学生读懂了文章,理解了作者的感情;第五,在上课后需要根据课文情节和章节,安排学生对学习后的文章质疑。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谈到曹操使用的铁索连船决策是否存在缺点,是否弊大于利,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观点,让学生质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于是学生开展辩论会,孩子们勇于质疑,互不相让。此种方法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勇于质疑
在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发挥自主阅读的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对于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和分析,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质疑和评价,学习主要是以问题作为载体,营造某种途径或情景,指引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学习方式。质疑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询问是追求学习的动力,质疑是学习知识的初始。学生年龄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处于愉快的环境中,愿意表达和思考,思维活跃,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若是学生处在压抑的氛围中,则学生无法积极地提问问题,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纠正和指导。当学生有问题后,出现犹豫不敢举手,教师需要多加鼓励,从而让学生勇于发言,在班级里杜绝出现陪做生的情况。同时需要让学生在班级里形成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巩固此种情况,教师可把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然后展开竞争。对于提问提得好的一些学生可以提出奖励,从而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用奖励制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评估质疑能力,从而对其进行名誉奖励,学生为争取此项荣誉,会积极学习,熟读文章提出疑问,通过学生发现的眼光进行阅读,方可引导其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
学生接触谋篇文章时,在脑海中会有许多问题出现,此时教师可找准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讲解《钱学森》文章时,应让学生熟读文章,然后提出自己对文章阅读时不理解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的质疑性,鼓舞学生勇于质疑。当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后,可在精读后再次提出问题,进而认识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变为主要任务,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探索以及创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勇于在课堂中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作为全面发展型的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郁广其.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20-121.
[2]魏九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4.
[3]张胜循.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68-6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