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滋养

2019-09-12范维海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朗读语文素养写作

范维海

摘 要:为践行生本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寻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实践并综合教学经验,总结出朗读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滋养学生语感的形成,让学生作文文思泉涌,对重新塑造学生的性格、发展爱好和特长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理解文本;语文素养;写作;塑造性格

为了探寻更恰当的生本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敏感度,让学生爱上祖国语言文字,更快速地了解和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和探讨。

央视创办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自开播以来,因其独特的节目方式受到了大批观众和网友的追捧。人们坐在电视机前,聆听不同的诵读者以或低沉、或高亢、或悲切、或兴奋的情绪将一个个文字倾泻而出,备受震撼。诚然,这是文字传递的力量。但能让聆听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朗读,这种有声的感染,则使文字更深入人心。可以说,朗读激发观众的兴趣,带动观众的情绪,功不可没。笔者是一名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朗读教学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它不仅能让学生认知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更在培养语文素养、情感表达,提升个人鉴赏美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正是因为以上几点教学心得,本人在引领学生认知课本时首推的方法便是朗读。

一、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朗读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就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样,我们才可以深刻领会文本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朗读过程也即与文本作者交流的过程,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的含义,朗读者即是体验者,最直接,因而最准确、最深刻。还记得在带领学生阅读散文《一棵树的森林》时,笔者首先请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朗读文章,看似零散的文字,但在聆听时,时而我们听出了豪迈奔放,时而我们听出了婉约清新。声情并茂地朗读,使作者的写作意图跃然纸上,不需要老师多讲,郎读者和听众已经了解了作品的内涵。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二、朗讀,滋养学生语感的形成

语感是指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通俗地讲就是培养语感。大声地朗读文本,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感知语义,体味感情并领会意境,因为多读,这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久而久之,只要拿到文本,只要朗读,便很容易捕捉到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朗读时,学生能慢慢地运用惯常的语感习惯,领略出作品的内涵,这比枯燥说教,效果更佳。如在讲授课文《驿路梨花》时,聆听了一位同学的朗读后,当我抛出问题“驿路上的梨花有没有深层含义,是什么?”立马就有学生举手说出内心的体会和认识,朗读者和聆听者在朗读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从而获得思想熏陶,增加语感。

三、朗读,让学生作文文思泉涌

每篇文章、书籍都有其“美感”,这里的美感诸如写作技艺美,行文结构美,语言瑰丽美。朗读他人的作品,能将这种美在脑海中还原,植入记忆深处。那么以后身处同境,内心感受便能用文字准确地表达,情思涌动,则文如泉涌,倾吐畅快且表达自然,这就是大声朗读他人作品的妙用。笔者在面对面批阅学生作文时,创“三重朗读法”作为修改作文的方式。第一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不通顺、有语病的句子,加以修改和纠正;第二重同桌之间互相朗读彼此的作品,勾画出对方习作中值得借鉴的好词、好句、写作手法等;第三重,听教师朗读习作,学生互相比较,自我评价,增强作品的文采。三重朗读修改法的运用,让学生敢于面对作文,并能短时间内提高习作的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朗读,重新塑造学生的性格

大声地朗读,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在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书籍的同时,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很容易让内向的学生乐于交流,性格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如果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甚至可以由朗读上升到不自觉地与他人交流、辩论的台阶上来,这是更好地、更高质量地参与未来事务的素质,更是一种性格的塑造。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根本就是培养有素质的接班人,朗读教学实质是朗读者在自己欣赏自己的声音,后进生在课堂上练习了语言,增强话语的流利表达能力,舒活了身心,开朗了个性,就会以极度的热情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进入良性循环。

五、朗读,可发展成为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德国人希泊来,他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用得便是朗读的方法,据说他阅读相同的文章,也是一遍一遍地朗读,因此每一种语言,他仅用三到六个月便能学会。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在朗读,迎着大风与波涛讲话,终成为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富有辩才的演说家。这些例子都证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并发展成为其特长,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因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的朗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因此这项活动踊跃参与度非常高,学生的表现也得到众人的肯定和表扬,有的学生甚至由此而进行专业学习,走上了播音主持的道路。

作为语文教师,作为汉语言文字的传承者,更方便、更应该在课堂上践行朗读教学。当我们的课堂处于干涩和空洞时,不妨让学生放声去读,让学生读出眼界、读出涵养、读出未来。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朗读语文素养写作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