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

2019-09-12李春艳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方法

李春艳

摘 要:爱国是我们国家优良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国家的观念,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在中学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符合时代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人生理想。由此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先辈们创造了无数优秀传统文化和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这些事迹首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古以来,许多爱国人士为抵抗外国侵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中国崛起而奔走一生。其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也巩固了基础知识,一些体现爱国主义的事迹能使学生牢记在心中,从而也能记住相关的历史知识。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三维体系中价值目标的培养。一个人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做贡献,一个人只有爱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在国家面临侵略的时候才能挺身而出,与侵略者做斗争。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方法

首先要时刻牢记爱国主义教育的观念,有教育学家曾指出,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观念。教师只有在心中有观念才会在教学中展现出来,有的教师可以一带而过,有的教师就重点讲,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时候只要教师重点说几句,学生就能记住了,例如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在人教八年级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五四精神,明白落后就没有话语权等。其次要制定爱国主义培养的教学目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和目标,中国古代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发明,古代部分的爱国主义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近现代部分反侵略求民主,使学生明白中国由于不思进取从一个世界強国堕落到被侵略,割地又赔款。学习爱国人士为反抗侵略而献出生命的精神,为追求民主,争取民族独立,为之付出生命代价和奔走一生的伟大爱国精神,中国自1840年开始受到侵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数人为之献出生命,现代的和平环境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学习革命先辈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站出来做斗争,要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三、教学案例

八年级上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可以采取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和情境教学法,首先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段导入新课,然后请学生起来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通过多媒体用PPT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式图,逐一讲解战争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告终,代表洋务运动失败了。这一节可以学习邓世昌等人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就算死也要给侵略者带来重创,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性和捍卫中华民族尊严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PPT展示旅顺大屠杀照片和相关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照片,使学生谨记日军的罪行并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奋斗,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自强才能自保。在《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一节,将教室设置成简单的谈判现场,复原当年的谈判现场。一部分学生扮演落后的清政府代表团,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船坚炮利的日本代表团。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轮谈判,然后再互换角色,使学生明白在谈判桌面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战败国无论你怎么谈都只有被迫接受的份。拒接在合约上签字,又要继续打仗,军事实力差距较大,没有举全国之力决一死战的勇气,只能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要求学生重点记忆《马关条约》的内容。在学习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中,学习台湾人民即使付出生命也不愿意受日本侵略者奴役的反抗精神。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使学生明白“台独”是分裂中国的言论和做法。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仍然需要同学们的努力,争取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时要注意对内容和材料做分析,要选择有深度的材料,不能生搬硬套,将一些不合适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材料拿来牵强附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坚持适度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中学生尚未成年,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时候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还有教师的一些话语也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榜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2016(1).

[2]林建华.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方法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