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探索

2019-09-12丁东彦赵娟

新课程·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感悟朗读意象

丁东彦 赵娟

摘 要:中国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妙的诗文。古诗词内容广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情感的体味,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强调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词学习正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的载体。古诗词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各异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感悟;朗读;意象;兴趣

一、用朗读加深理解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通过吟咏诵读可以感悟诗文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中表现出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有了深切的体验,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可以丰富语汇、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及人文修养。老师还应示范朗读。范读胜于讲解,在教学中,我尽量把握诗歌的感情去朗读,如教杜甫《登高》这首诗时,我先用深沉凝重的语调给学生背诵这首诗,当背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叶落纷纷,萧萧有声的深秋原野,肃杀之气甚浓;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长江汹涌而来,一股悲怆之情涌上心头,无以名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为此我下功夫,每节课都示范朗读,读后学生都会鼓掌喝彩,并且跃跃欲试,我趁势引导,激发了他们朗读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二、用音乐承载意蕴

在诗词教学中,让音乐融入课堂。诗歌本身具有音韵美,事实上,中国古代素有“和诗以歌”的诗乐传统。中国古代的著名诗篇《诗经》《离骚》就是吟唱出来的,唐诗、宋词、元曲大多都是亦诗亦歌、亦吟亦唱的作品。诗歌唱起来更容易进入意境,如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白居易的《琵琶行》、李清照的《声声慢》,效仿最近特别流行的《经典咏流传》节目,我们就可以用凤凰传奇演唱的《将进酒》,任嘉伦演唱的《琵琶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以及用《三国演义》片头那豪放、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引入《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这雄浑的旋律,似乎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无数英雄豪杰在神州大地上纵横驰骋,在历史舞台上尽显风流,他们上演了一幕幕令后人惊心动魄、热血澎湃的历史故事,而其中的赤壁之战更是流传千古的著名战役,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火光冲天、呼喊动地的激烈。用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感悟诗词意境,让诗歌潜入心扉。用现代音乐激活古诗词,在要求背诵时让同学们跟唱,很多同学很快就会背诵了。

三、用意象把握情感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的一把钥匙。“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主要靠意象来传达诗的意蕴并抒发作者的情感。某些景物在被诗人频繁地引用中已经有了特定的意象,因此积累常见的意象对诗词鉴赏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就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渲染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虽然作者开篇没有直接提及别离,但寒蝉的悲凉已使“凄凄惨惨戚戚”之感悄然升起,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接着又用送别地的代名词长亭衬托离情别绪之绵长。而漂泊的兰舟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也许此去便是远离,便是浪迹天涯,便是无穷无尽的思念和悲愁,至此虽然文章只字未提离别,但离情的凄楚已跃然纸上。此时凄迷暗淡的暮霭,更使主人公暗淡的心情平添了几分灰暗的色彩。而酒是别离中不可或缺之物,正可谓:“举杯消愁愁更愁”“醉不成欢惨将别”。最后蕴含着惜别之情的杨柳和还未隐去的一弯残月将离别之苦推向了高潮。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从平常中体会出浓情,才能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因此解读诗词时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我们只要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提高鉴赏水平。

四、用比赛激发兴趣

配合诗歌教学,举办诗歌朗诵与创作比赛。通过比赛找到学习诗词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广泛的爱好和特长,给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从诵诗、品诗,到悟诗、写诗,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不断提升,从而在诗歌的海洋中滋养美好性情,在文学殿堂里陶冶高尚情操,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诗词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最为开阔,这表现在诗人创作诗词时,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联想和幻想,才能突破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运用再想象和创造想象,去感受作品中诗人的情怀和审美意象,以此为契机挖掘学生的创造源泉,并逐步培养成一种能力。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一朵奇葩,通过加强朗诵、品味语言、感知意象、领悟意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學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感悟朗读意象
抚远意象等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