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9-09-12王彦杰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王彦杰

摘 要:当今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对网络科技的兴趣往往大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是一件极其关键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题,关系到新一代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尽管现代科技发达,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此,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中国古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比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责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条件,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历史财富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继承和发扬,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文化,也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因此在初中语文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以教学为根本出发点,寻找传统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今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有帮助的,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语文教育的应试性而不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偏重于对古诗文词句内容的解释,而不注意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那么为了有效地提升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本的开发,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展开一定传统文化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展开教学活动,“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古代一些文学家的著作中就有所体现,这一观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到今天它的作用依然很大。

在现代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内容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它们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同时在道家理论思想中,也充分注重天人合一的重要理论,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尊重。语文教材中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就站在辩证的角度上,证明好事和坏事没有绝对性,它们是相对的,好事和坏事之间有时也可以互相转换,从而暗示人们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同时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是道家思想的良好体现,也充分展示出孟浩然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同时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表达出对家园的热爱。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表达爱国思想的诗文,比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充分表达了杜甫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当然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和文章内容,这还需要教师主动去探索,这样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才能更有效果。

二、以学生为最初的出发点,主动引导教育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最抵触语文古文的學习,针对学生学习的这一难点,也结合初中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解释语文古文的表面内容,而是要渗透于古文中的核心思想上,将与古文相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述并且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也能让学生提起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古文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要研究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课前五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好书分享的活动,可以是师生推荐,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推荐,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述关于名人名言的典故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古文的积极性。我国现存的古诗文不仅有一定的文学美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

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积极引导,让学生善于发现古诗文中的美感,主动吸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诗文中画面联想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纵向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理解诗文意境。同时由于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要想充分活跃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诗文中的人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不断定位,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印象和理解。初中语文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法是比较教学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个作者的两篇文章,让学生分析两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路的梳理,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思维。

三、教师应该积极展开有效的课外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尤其对初中语文教学尤为重要。比如现在中央台的《中国古诗词大会》的诗词类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电视古诗文教育传播节目,因为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电视节目,那么教师可以自行组织一些类似的古诗文启蒙活动,这样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文的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在进行古诗词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诗文的画面展示是很关键的,由于教材中受篇幅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诗文画面展示得淋漓尽致,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本节课古诗文学习相关的视频和音频或者图画,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组织学生展开书法学习,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拿出一些经费来请专门的书法教师进行讲座等,这样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的产物,这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师要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过程中,也要真正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无论是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或者是采用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最核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受课时紧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将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学做到面面俱到,也无法将课本中古文的传统文化知识一一做出讲解,所以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教学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总结和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进行测评,可以是书面考试的形式,也可以是课堂上随机提问的形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了解,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提供一定的参考。,必要时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归入学生的语文成绩中,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这在各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尤其是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中。那么为了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需要积极地调整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以及课堂外积极展开一定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也要做好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作出反馈。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现代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这对现代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花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7):108.

[2]刘开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名师在线,2018(33):8-9.

[3]吴敬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

[4]周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53-54.

[5]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90.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