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

2019-09-12荣毅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礼制唐代

荣毅伟

摘 要: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大都沿袭前朝,在隋代四大镇山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五方镇山的格局,岳镇海渎的祭祀也有着详尽的规定。同时,唐代岳镇海渎祭祀也在不断地变化,由唐初御署祝版制变为只署不拜,再发展为皇帝派遣官员进行,这一系列转变都与唐代皇权的加强紧密相关。

关键词:唐代;岳镇海渎;礼制

岳镇海渎祭祀源于上古对山川河流的崇拜,这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礼记·王制》有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①从汉代起,岳渎祭祀逐渐成为国家最高的山川祭祀,至唐代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岳镇海渎祭祀礼仪。

1 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的确立

岳镇海渎一般是指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这些岳渎山川的统称。唐代岳镇海渎祭祀大致继承前朝礼制,并发展出五方镇山祭祀格局。据《通典》记载:“东岳岱山,祭于兖州;东镇沂山,祭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東渎大淮,于唐州。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于越州;南海,于广州;南渎大江,于益州。中岳嵩山,于洛州。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海、西渎大河,于同州。北岳恒山,于定州;北镇医巫闾山,于营州;北海、北渎大济,于洛州。”②

其中,五岳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四渎指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五岳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③

关于五镇说法的变化较为复杂,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郑玄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山,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④此时只有会稽、沂山、医无闾、霍山四镇,至隋朝,据《隋书·礼仪》记载:“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并准西镇吴山造祌庙。”⑤吴山成为西镇,五镇格局方才出现。唐代的岳镇海渎祭祀与道教联系紧密,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蕴意,成为一套象征王朝正统性经国体野的文化符号。

2 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

唐代在继承和发展前朝山川祭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岳镇海渎祭祀礼仪,对祭祀的每个环节与细节做了详细的规定。

唐代的国家祭祀分为大祀、中祀和小祀:大祀为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中祀为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小祀为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可见,岳镇海渎祭祀在当时的国家政治中居于相对重要的地位。

对于岳镇海渎祭祀,按照唐朝礼制,有宗庙者,祀于宗庙,无宗庙则设坛祭之。岳镇海渎祭祀大都在郊庙之中,这一情况大致可归因于“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的说法,实际上赋予了山川帝王、诸侯的礼遇,其中最明显的是武则天对五岳封爵。垂拱四年(688),武则天以“洛水为永昌。封其神为显圣侯……又以嵩山与洛水接近,因改嵩山为神岳,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天中王,禁断刍牧。其天中王及显圣侯,并为置庙”⑥。此后,唐代对岳镇海渎的封爵不断。据《唐会要》记载,有唐一代对岳镇海渎的封爵具体为:东岳泰山,齐天王;南岳衡山,司天王;中岳嵩山,中天王;西岳华山,金天王;北岳恒山,安天王;沂山,东安公;会稽山,永兴公;吴山,成德公;霍山,应圣公;医巫闾山,广宁公;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润王;北海,广泽王;河渎,灵源王;济渎,清源公;江渎,广源公;淮渎,长源公。五岳、四海、黄河地位较高为王爵,五镇、三渎地位次之为公爵。

岳镇海渎封爵的同时,其祭祀过程也逐渐礼制化与系统化,唐代设有专门的岳渎庙令和管理机构,五岳四渎庙中,令各一人,为正九品上,斋郎三十人,祝史三人。按照武德、贞观时期的旧礼,祀岳镇海渎时,需皇帝亲自在祝版上写下祝文。祝版就是祭祀时书写祝文的木板,长约34厘米,宽约27厘米,厚约2厘米,用落叶乔木制成,只做大祀、中祀时使用。每当祭祀时,所司先准程进献,皇帝御署后,北面再拜,之后再令人送往岳镇海渎所在地,祀官以当地都督和刺史充任。

然而从武周开始,唐初的祝版御署制发生了变化。证圣元年(695),有司上言曰:“谨按‘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天子无拜公侯之礼。请依旧仪,五岳以下,署而不拜。”①岳镇海渎为公侯,位在皇帝之下,皇帝乃天子,岳镇海渎之神应为皇帝的臣署。故而自武周时期起,便无皇帝亲自参拜岳镇海渎,祭祀时只署而不拜。至玄宗朝,岳镇海渎的祀礼又有了变化,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九年(721),太常上曰:“伏准《唐礼》,祭五岳四渎,皆称嗣天子,祝版皆进署。窃以祀典,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则不合称嗣天子,及亲署其祝文。伏请称皇帝谨遣某官某,敬致祭子岳渎之神。”②在武周后天子不拜的基础上,又改为祝版不署“嗣天子”,皇帝也不再亲自撰写祝文,而变为由皇帝派遣官员进行祭拜,以至于到了唐中后期,经常出现祭祀官员不拜的现象。

关于岳镇海渎祭祀的具体形式,唐一代并未有大的改变。按照唐代礼制,“凡大祭祀,卿省牲而告充。凡祭天及日月星辰之玉帛,则焚之;祭地及社稷山岳,则瘗之;渎污,则沉之”③。因此,岳镇海渎的祭祀主要为瘗、沉两种方式。

《新唐书》记载:“岳镇、海渎祭于其庙,无庙则为之坛于坎,广一丈,四向为陛者,海渎之坛也。广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者,古帝王之坛也。广一丈,高一丈二尺,户方六尺者,大祀之燎坛也。广八尺,高一丈,户方三尺者,中祀之燎坛也。广五尺,户方二尺者,小祀之燎坛也。皆开上南出。瘗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④

岳镇海渎的祭祀过程繁杂,整个仪式的完成需要献官、赞礼官、掌馔者等众多官员,同时还需要羊、豕、樽、玉、珪等各种祭品和祭器。仪式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苛的规定,缺一不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早期的岳镇海渎祭祀大都以郊庙为中心,在唐代,庙祭逐渐成为主流,每年祭拜诸岳镇海渎,只需各以五郊迎气日祭即可。若遇干旱水涝之灾,也需祈岳镇海渎。唐代为山川之神修建庙宇,望祭制度也逐渐被所在地祭祀所替代。当然,唐代的岳镇海渎祭祀并非由国家垄断,民间自发的祭祀行为不在少数。这种民间信仰与官方祭祀诉求不同,大多是出于个人宗教信仰,二者并不冲突。

3 结语

唐代岳镇海渎的祭祀,实际上与唐代皇权的加强和宗教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武周时期开始,岳镇海渎封爵虽一直存在,但受“署而不拜”的影响,岳镇海渎之神较皇权的地位明显下降,现实皇权似乎渐渐被塑造成为一种高于神祇的存在。同时,岳镇海渎的封爵和祭祀逐渐与儒家结合,被大量儒学经典附会,从而导致岳渎祭祀发生了很大变化。

参考文献

[1]雷闻.道教徒马元贞与武周革命[J].中国史研究,2004(1).

[2]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任爽.唐代礼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兴顺.泰山国家祭祀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5]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礼制唐代
西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对后世都城建设的影响探析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土默特地区礼制的研究状况与研究价值简述
中国上古礼制中衣服所具功能与灵魂附归问题
明代文官丧葬公文与丧礼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