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养课堂 润物无声

2019-09-12郭友芹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活化剂催化剂

郭友芹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科的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从语言的生动性、方法的灵活性、情感的融合性、管理的严密性来阐述之。

关键词:催化剂;活化剂;融合剂;保证剂

历史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鲜活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在很多历史课堂上不是老师一讲到底,就是滥用多媒体,只有形式没有实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原因就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缺乏科学性、生动性、情趣性、人文性。笔者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应该注重四个“剂”的四动策略,即: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方法、融合的情感、强化的管理。

一、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生动的语言

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生动地再现已逝的历史要求,既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内功,更是激發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催化剂。

1.语言要有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当讲到我们的民族遭受苦难时就用深沉的语调;当讲到人类战胜困难时就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比如,当我讲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我先用充满激情的语气朗读“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熟悉的歌词,激情的语气,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每一节课中老师的声音、语气、语调应随着不同的内容和场景而变化。

2.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幽默化

通俗、形象、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如在讲都江堰工程结构的时候,我幽默地说:“大家看它像不像一个大裤衩,左腿裤是外江,右腿裤是内江,分水鱼嘴是裤裆。”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学生在笑声中领悟了知识。我还经常在课堂上说这样的话,如:“商纣王真是有干坏事的天赋”“齐桓公任用管仲打造了他的超级强国”。诸如此类,不一而尽。

二、课堂教学活化剂——灵活的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深厚的学科知识功底和娴熟的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已逝的历史“活”起来,促使学生燃烧起学习历史的激情,这就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优化探究课堂教学环境,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有效辩论、情境模拟等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线索,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巧妙地设计各种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1.层层设疑,培养分析能力

用问题盘活教材,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为例,采用材料解析题的题型,把学生带入一个预先设置的新情境,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要从从宏观上思考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即近代史的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从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分析层层递进从而得出结论: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2.趣味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稚气未脱,对知识的领会还是以“趣”为首,这无疑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以记忆为主的重点材料、重大事件、杰出人物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教学活动渗透在有趣的氛围中。如看图猜事件、竞猜比赛、谐音记忆等形式,提高记忆教学的趣味性。如谐音记忆法: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可记成“喊赵薇去演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知识。

3.思维导图——提升总结效果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凡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宏观上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它有助于形成整体清晰的认知结构,把握点、线、面的知识框架体系,使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训练和巩固记忆,明确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死记硬背零碎、分散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巩固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局部整理完成,通过自己“动”手建构知识结构,总结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将知识内在化,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的融合剂——融合的情感

教师要仪态端正,服饰得体,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此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老师要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问和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讲出新的设想和构思。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情绪。

四、课堂教学的保证剂——严密的管理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维护课堂秩序最理想的是“恩威并重”“刚柔相济”。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首先要有一种身为师长的亲和力,但讲究亲和力不等于不讲原则,该严肃的不严肃,处理问题软弱无力,学生就自然对老师无敬畏之心,也就可能会出现老师喊破了嗓子也镇不住场面的情形,所以课堂管理还是要有威慑力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场”。当然作为教师的“气场”更主要靠的是教学的吸引力,教师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等。

初中历史课的蓝图是靠所有历史教师共同描绘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所突破,还有诸多方面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以上只是笔者之点滴拙见。只要我们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迎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春天。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活化剂催化剂
一种活化剂改性橡胶用无机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两亲聚合物活化剂对稠油的拆解-聚并作用及其动态调驱机理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铝镍加氢催化剂在BDO装置运行周期的探讨
高分子量活化剂性能及其对稠油的拆解降黏与解吸附作用*
奇菌植物基因活化剂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负载活化剂的Cr(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