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9-12缪凤珍赵珊
缪凤珍,赵珊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主要由颅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多为老年人[1]。该病患者可出现反复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伴有健忘、记忆力减退、脑梗死、痴呆等症状。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该病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本研究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试验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6±2.4)岁。对照组男26例,年龄21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仪器采用由上海仁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CVFT-028M型小脑顶核电刺激仪[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61087号]。治疗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主电极放置于双侧乳突部位,辅电极可暂不连接,采用全新改进的脑电模式输出刺激信号,直角方波脉冲,主电极有效电流强度应≤3 mA,治疗强度控制在1~125,治疗频率为1~200,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合理选择136、181、198等不同频率;1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2周。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尼莫地平(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1,20 mg×50 s)口服,30~120 mg/d,分3次服用,连服1个月;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0.1 g×24粒)空腹口服,0.2 g/次,3次/d;连续治疗20 d或遵医嘱服药。
1.3 临床评价
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脑血流及血黏度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脑血流及血黏度有明显改善,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脑血流及血黏度均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
试验组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x-±s)
2.3 两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试验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 x±s)
3 讨论
以往临床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尼莫地平、丁苯酞软胶囊等。其中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易通过血-脑屏障与机体中枢神经的特异受体结合,扩张脑血管,从而改善脑供血不足表现;而丁苯酞软胶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可修复中枢神经功能损伤,促使其生理功能恢复[3-4]。但临床实践发现,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满足患者对疗效的需求。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随着科技水平提升而产生的新型治疗仪器,其能够通过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合成脑电仿真低频生物电流,以两耳侧乳突电极穿透颅骨屏障达到小脑顶核区实施治疗,具有保护神经、改善脑部血循环、加速脑部损伤修复等功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能够针对性刺激小脑顶核,有效改善血液黏滞性和细胞变形能力,并可抑制局部炎性细胞的浸润,进而提高治疗安全性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