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作对分蘖洋葱与番茄根际土壤磷转化强度及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019-09-12杨凤军张文慧靳亚忠吴凤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单作间作有机磷

吴 瑕,杨凤军,张文慧,靳亚忠,高 凤,吴凤芝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2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1103)

土壤磷素循环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这一过程取决于解磷微生物特别是磷细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以及磷酸酶的活性[1]。磷细菌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率和有效性[2],它们活化土壤磷的机制主要通过分泌质子、有机酸及各种酶来螯合、溶解、降解难溶磷来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3]。土壤中存在两类磷细菌,一种是有机磷细菌,它们将有机磷分解,释放出无机磷,而有机磷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成无机磷形态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4]。另一种是无机磷细菌,其作用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机酸,从而使难溶性的磷酸钙转变成易溶性的,即转变成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其分泌的多糖物质,可以使土壤团粒的构造改善,增加土壤的优良物理特性[5]。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有效磷含量有重要影响[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也很大,通过间套作来调整微生物群落结构,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7]。磷细菌的作用和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4]。研究证实,根际接种假单胞菌能够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8],因此,研究根际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及群落结构变化对了解根际磷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是我国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果菜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9]。设施栽培中为追求高产所投入的磷肥量不断增加,但磷肥利用率却很低,施入土壤中的磷只有10%~25%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分则被土壤固定[10]。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设施番茄磷肥利用率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分蘖洋葱 (Allium cepavar.aggregatumDon.) 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年生葱蒜类蔬菜,其鳞茎中含有的挥发性硫化物具有特殊辛辣味[11],对土壤有杀菌消毒作用,在栽培中采用分蘖洋葱间作已被人们所接受[12-13]。研究证实,间作分蘖洋葱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减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14]。同时发现,间作分蘖洋葱能有效减少番茄病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5%~8%[15],且显著提高了番茄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解磷微生物的功能基因数量及多样性,改善了磷营养[16],但其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试验以茄科连作8年以上的设施土壤为基质,研究分蘖洋葱/番茄间作系统植株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和有机磷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状况,旨在分析间作分蘖洋葱改善番茄磷营养的生物学机制,为间作栽培模式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4年3月至12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大棚和实验室进行。

供试番茄品种为月光 (东农708),由东北农业大学番茄育种课题组提供。

供试分蘖洋葱品种为五常红旗社,由黑龙江省五常市红旗社村提供。

供试土壤为茄科连作8年以上的设施土壤,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如下:pH 6.61(水∶土 = 5∶1)、EC为1.5 mS/cm(水∶土 = 5∶1)、有机质25.2 g/kg、全氮1.58 g/kg、碱解氮91.0 mg/kg、速效磷243.43 mg/kg、速效钾323.30 mg/kg。

1.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番茄单作、分蘖洋葱单作、分蘖洋葱与番茄间作及无苗对照等4个处理,试验用高25 cm、直径18 cm的塑料盆,取连作土按照每盆施加硫酸钾型复合肥 (养分含量 ≥ 45%,N∶P2O5∶K2O 为 12∶18∶15)7 g,将土拌匀过筛装盆,每盆装土2.5 kg,试验区边缘设保护行。选择成熟度好、大小均匀一致、无病虫害的分蘖洋葱的鳞茎与五叶期番茄一同栽于盆中。单作番茄处理每盆栽种1株番茄幼苗,单作分蘖洋葱每盆栽种4株鳞茎,间作处理每盆栽种1株番茄环绕半周距番茄5 cm栽种4株鳞茎。试验期间不喷施任何药剂,人工定期除草,定量浇水保证盆栽不受干旱胁迫。

1.3 取样时期及取土方法

在番茄定植后23 d (初花期)、30 d (盛花期) 和37 d (初果期) 采取抖根法[17]取植株根际土壤,间作栽培的分蘖洋葱和番茄分别取根际土,每小区随机取8盆混合作为一个重复,三次重复,土壤过20目筛,一部分保存于4℃冰箱中用于测定土壤中磷细菌数量及转化强度;一部分保存于-80℃冰箱中用于土壤磷细菌群落结构PCR-DGGE分析。另一部分土样自然风干后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pH和EC值等指标。

1.4 测定方法

植株在37 d取样,经烘干粉碎,采用H2SO4-H2O2消煮后测定植株全磷含量,全磷含量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18],磷吸收量为全株含磷量与全株干重的乘积[19]。土壤速效磷含量采用0.5 mol/L NaHCO3(pH 8.5) 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0];土壤pH和EC用去离子水 (水∶土 = 5∶1) 浸提,pH计和电导率仪测定[21];参考Liu等[22]的方法,采用无机磷培养基 (磷酸三钙)筛选所得菌落为具有溶磷潜力的无机磷细菌,采用有机磷培养基 (卵磷脂) 筛选所得菌落为具有解磷潜力的有机磷细菌。制备土壤稀释液及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均参考袁虹霞等[23]的方法。土壤中无机磷细菌和有机磷细菌分离和鉴定时每个处理有3个土壤样本,每一个土壤样本涂6个平板,每个处理共18平板,将18个平板上所有菌落一起转移到LB液体培养基培养3天,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和纯化[24],然后用338 f-GC/518 r进行PCR扩增[25],50 μL PCR 反应体系包括:2 μL DNA 模板;5 μL 10 ×Buffer;3.5 μL Mg2+;2 μL dNTP;引物各 1 μL;1 μL Taq酶;34.5 μL去离子水。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 5 min,94℃变性30 s,55℃退火 40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片段为230 bp左右。采用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变性剂浓度依次递增浓度是40%到75%,待凝后每个孔上样PCR样品为20 μL。使用D-code System电泳仪 (Bio-Rad Lab,LA,USA),电压75 V,温度60℃,电泳9~12 h结束,将胶取下置于1∶3300(v/v) GelRed(Biotium,USA) 中染色25 min。用AlphaImager HP-1.2.0.1凝胶成像系统照相[16]。磷转化强度的测定参考许光辉等[26]的方法,无机磷溶解率和有机磷矿化率分别在含有无机磷 (磷酸三钙) 和有机磷 (卵磷脂) 的蒙吉娜培养基中,接种土壤混悬液,30℃培养21 d,经解磷微生物作用释放的速效磷量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根据释放的速效磷量占全磷量的百分数表示磷的转化强度,将所得数值求反正弦函数后作图[27]。

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原始数据的整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Office 2003) 软件,数据处理采用SAS 9.1.3软件,方差分析使用ANOVA过程 (Duncan′s新复极差法,P<0.05)。采用Quantityone 4.5软件对DGGE指纹图谱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分析,采用Canoco for Windows 4.5 software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地上及地下部干重的影响

间作23 d,番茄地上部分的干重显著高于单作,而根干重差异不显著。间作37 d时番茄植株地上部分和根干重均显著高于单作 (P< 0.05)(图1)。间作30 d前,分蘖洋葱地上部分的干重显著低于单作,根干重差异不显著。间作37 d时,分蘖洋葱植株地上部分和根干重均显著低于对应单作 (P< 0.05)(图1)。

2.2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磷细菌数量及转化强度的影响

随着植株生长期延长,番茄、分蘖洋葱根际及无苗对照土壤中无机磷细菌数量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间作番茄根际土壤无机磷细菌数量高于单作和无苗对照,且定植23 d和37 d,均达显著水平 (P< 0.05)。对分蘖洋葱而言,定植23 d时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单作,而间作后期单作和间作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 (P< 0.05)(图2 -A)。随着植株生长期延长,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数量均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分蘖洋葱和无苗对照的土壤中有机磷细菌数量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间作番茄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数量高于对应单作和无苗对照,且在23 d和37 d时均达显著水平 (P<0.05)。对分蘖洋葱而言,定植23 d和30 d,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数量与单作比,无显著差异。定植37 d,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单作,且二者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P< 0.05)(图 2-B)。

图 1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地上和地下部干重的影响Fig. 1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on the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图 2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数量及转化强度的影响Fig. 2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on the number and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 of soil inorganic phosphorus and organophosphorus in the rhizosphere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随着植株生长期延长,番茄及无苗对照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间作分蘖洋葱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单作的分蘖洋葱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定植23 d,间作番茄根际土壤无机磷细菌转化强度高于单作番茄和无苗对照,定植30 d和37 d,间作番茄根际土壤无机磷细菌转化强度与单作无显著差异。对分蘖洋葱而言,定植30 d,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无机磷细菌转化强度与单作比,无显著差异。定植23 d时显著低于对应单作,而定植37 d时显著高于对应单作,且所有处理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 (P< 0.05)(图2-C)。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转化强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分蘖洋葱和无苗对照均呈现下降趋势。间作番茄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转化强度均显著高于单作。对分蘖洋葱而言,定植23 d,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转化强度显著低于单作。定植30 d和37 d,间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转化强度显著高于单作,且所有处理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 (P< 0.05)(图 2-D)。

2.3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pH、EC值、有效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的影响

在间作期间,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pH整体均呈现升高趋势。间作前期,番茄根际土壤中pH低于单作,间作30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间作37 d后番茄根际土壤pH显著高于单作,整个生长期间,番茄根际土壤pH均高于无苗对照。对分蘖洋葱而言,间作37 d,分蘖洋葱根际土壤pH显著高于单作,间作前期两处理差异不显著(图3-A)。在间作期间,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EC值整体均呈现降低趋势。间作前期,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EC值均高于对应单作,且在30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 0.05),间作37 d后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EC值均显著低于对应单作,且除分蘖洋葱单作外其他处理土壤中EC值均低于无苗对照 (图3-B)。定植23 d和30 d,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单作 (P< 0.05),定植37 d后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单作 (P< 0.05)。在间作期间,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与单作比无显著差异。且随间作时间延长,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番茄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低于无苗对照,而分蘖洋葱均高于无苗对照 (图3-C)。定植37 d,间作番茄和分蘖洋葱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 (图3-D),间作番茄植株吸磷量显著高于单作,间作分蘖洋葱磷吸收量显著低于单作 (图3-E)。

图 3 间作对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pH、EC值、速效磷和植株磷吸收量的影响Fig. 3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on soil pH, EC,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plant P content in the rhizosphere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2.4 间作对土壤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图4-A、B 显示了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23 d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图中PC1和PC2 两个轴分别解释了33.4%和21.2%的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各处理土壤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单作和间作的分蘖洋葱及间作的番茄3个处理在PC1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而与CK和单作番茄处理相距较远,说明定植23 d时,间作是影响无机磷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且间作对番茄无机磷细菌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对分蘖洋葱的影响相对较小;番茄和分蘖洋葱植物种类对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间作23 d,间作番茄条带数显著高于单作 (P< 0.05),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单作无显著差异。间作分蘖洋葱条带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单作 (P< 0.05),均匀度指数与单作无显著差异 (表1)。

图4-C、D 显示了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30 d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图中PC1和PC2 两个轴分别解释了30.4%和23.1%的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各处理土壤无机磷细菌群落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间作分蘖洋葱和间作番茄2个处理在PC1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单作分蘖洋葱和单作番茄2个处理在PC2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而与无苗对照处理 (CK) 相距较远,说明间作是影响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且间作对番茄无机磷细菌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对分蘖洋葱的影响较小;番茄和分蘖洋葱不同植物种类对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定植30 d后间作番茄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相应单作无显著差异,而间作分蘖洋葱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均显著低于相应单作 (表1)。

图 4 定植后23、30、37 天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无机磷细菌DGGE电泳图及主成分分析Fig. 4 PCR-DGGE profile and PCA analysis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at the 23rd, 30th and 37th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图4-E、F 显示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37 d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图中PC1和PC2两个轴分别解释了32.0%和20.6%的无机磷细菌群落变化。各处理土壤无机磷细菌群落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单作番茄和间作番茄2个处理在PC1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单作分蘖洋葱和间作分蘖洋葱2个处理在PC2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而与无苗对表1 土壤中无机磷细菌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Table 1 Band number, Shannon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ices of DGGE map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照 (CK) 相距较远,说明间作是影响无机磷细菌群落变化的因素之一,而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无机磷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较大。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定植37 d后间作番茄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相应单作,而间作分蘖洋葱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均显著低于相应单作 (表 1)。

注(Note):TM—Tomato monoculture;TI—Tomato intercropping;OM—Potato onion monoculture;OI—Potato onion intercroppoing;CK—No crop control;H—Shannon diversity index;E—Evenness index. 数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取样时期不同处理间在 0.05 水平差异显著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in the same sampling time at the 0.05 level.

2.5 间作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图5-A、B 显示了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23 d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图中PC1和PC2 两个轴分别解释了24.6%和21.1%的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各处理土壤有机磷细菌群落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间作分蘖洋葱和间作番茄2个处理在PC2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单作分蘖洋葱、单作番茄与无苗对照处理 (CK) 3个处理相距均较远,说明定植23 d时间作是影响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的菌群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间作23 d番茄根际土壤中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均显著高于对应单作,而间作分蘖洋葱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对应单作,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表 2)。

图5-C、D 显示了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30 d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图中PC1和PC2 两个轴分别解释了34.5%和19.8%的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各处理土壤有机磷细菌群落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间作分蘖洋葱和间作番茄2个处理在PC2 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单作分蘖洋葱、单作番茄与无苗对照 (CK) 3个处理相距均较远,说明定植30 d时间作是影响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显著。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间作30 d番茄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均显著低于对应单作 (P< 0.05),分蘖洋葱条带数显著低于对应单作,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单作比差异不显著 (表 2)。

TM23 TM23 TM23 CK23 CK23 CK23 TI23 TI23 M23××TI23 I23 I23 I23 M23 M23×

TI30 TI30 TI30 TM30 TM30 TM30 M30 M30 M30×× ×CK30CK30 CK30 I30 I30 I30

图 5 定植后第23、30、37 天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有机磷细菌DGGE电泳图及主成分分析Fig. 5 PCR-DGGE profiles and PCA analysis of organophosphorus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at the 23rd, 30th and 37th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图5-E、F 显示了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37 d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图中PC1和PC2两个轴分别解释了29.2%和27.3%的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各处理土壤有机磷细菌群落在分布上存在着不同,间作分蘖洋葱和间作番茄2个处理在PC2轴上的投影较为接近,单作分蘖洋葱、单作番茄与无苗对照 (CK) 3个处理相距均较远,说明定植37 d时间作对有机磷细菌群落变化有一定影响,而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较大。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间作37 d番茄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显著低于对应单作 (P<0.05),间作分蘖洋葱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条带数与单作无显著差异,但高于无苗对照 (表2)。

3 讨论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能对土壤生态环境变化作出应急反应[2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是评价土壤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29]。土壤中积累有较高量的总磷,然而它们大多数对植物的有效性却很低[30]。赵小蓉和林启美研究发现,磷的转化强度反映了微生物作用于土壤中的含磷有机物和难溶无机磷化合物释放出有效磷的量,它与土壤的供磷水平直接相关[31]。研究表明,分蘖洋葱间作提高番茄对土壤中磷营养的吸收,促进番茄的生长,成为生产上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2],本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结果还显示,分蘖洋葱和番茄间作后土壤中无机磷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显著提高,且在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磷细菌群落结构较单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图4、图5),说明分蘖洋葱间作可能充分发挥了细菌的解磷固氮作用,使土壤中磷有效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磷养分的吸收。

表2 土壤有机磷细菌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Table 2 Band numbers, Shannon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ices of DGGE map of organophosphorus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omato and potato onion

土壤磷循环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相互关联的,土壤中水分、养分、有机质和pH等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33-34]。本研究结果显示,间作23 d时,分蘖洋葱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菌群结构显著异于单作番茄和无苗对照,无机磷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机酸,溶解无效性的磷,转变成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效磷[5],致使间作番茄根际土壤pH降低,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和EC值显著升高,到30 d达到峰值。分析其原因,间作可能是通过改变土壤中磷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改善番茄根际磷营养。间作37 d时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且间作番茄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于单作,这可能是由于番茄快速生长增加磷的吸收量所致。间作分蘖洋葱后期,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有机磷细菌能够将有机磷分解,释放出无机磷[4],有机磷细菌转化强度增加显著可能为间作番茄磷养分的吸收作出贡献。前期的研究显示,这些磷细菌富含的碱性磷酸酶功能基因数量和多样性增加,改善土壤磷营养[16]。间作分蘖洋葱后番茄根际土壤中出现的磷细菌Sphingobium,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无机磷细菌[35],这种间作选择性富集的细菌物种可能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36],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这些磷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作进一步功能验证。

间作栽培体系中种间促进作用和种间竞争作用同时存在[37],种间促进作用表现在间作后分蘖洋葱和番茄植株的磷浓度均显著高于对应单作,种间竞争作用来自地上的光竞争和地下的养分竞争,这种竞争使间作后分蘖洋葱干重显著低于单作。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数量及磷转化强度也显著增加,间作分蘖洋葱植株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单作,而吸收量显著低于单作分蘖洋葱,可能是间作后分蘖洋葱生长被抑制导致生物量降低引起的。本研究显示,间作提高了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的pH,降低了土壤EC值,磷细菌的种类繁多,对于间作后种植植物的土壤中何种磷细菌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吸收是改善磷吸收的关键,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另外,促进番茄磷营养的改善与植株根系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间作番茄体内磷含量显著增加,提高番茄对土壤中磷的利用率,而间作后番茄植株养分吸收功能基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4 结论

分蘖洋葱/番茄间作促进了番茄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的显著增加,却抑制分蘖洋葱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增加。间作后番茄植株内的磷浓度和磷吸收量显著增加,且分蘖洋葱间作提高了番茄根际土壤pH,

降低了土壤的EC值。间作分蘖洋葱后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增加,磷细菌的转化强度显著提高,间作后番茄根际土壤中磷细菌的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增加,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因此,间作分蘖洋葱通过改变番茄根际磷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提高了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促进植株磷浓度和磷吸收量增加,改善了番茄的磷营养。

猜你喜欢

单作间作有机磷
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间作对澳洲坚果牛大力根茎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重症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的救治体会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间作大葱对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蔬菜中13种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研究
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