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奶瓶龋越早越好
2019-09-11邵若蘅
邵若蘅
有些宝宝乳牙还没长齐,已萌出的乳牙就变黑了,这种现象大都是因奶瓶龋所致。奶瓶龋危害多,从宝宝萌出第一颗乳牙就要开始积极预防了。
嘈杂的儿童口腔门诊,10个月的宝宝扭转身体哇哇大哭,妈妈一边忙着安抚宝宝,一边忙着让宝宝张大嘴配合医生检查,医生伸长了脖子拿着手电筒捕捉着大哭间歇忽隐忽现的小乳牙……这样的就医经历恐怕会让家长印象深刻,也让家长非常纳闷:宝宝这么小,牙还没长齐,怎么就患龋齿了呢?再说平时也没给宝宝吃糖呀?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奶瓶龋和它的成因吧!
奶瓶龋长什么样?
婴儿龋齿,因为发生在以喝奶为主的婴儿时期,所以俗称奶瓶龋,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都可能出现。刚开始发生时,以破坏上颌牙齿为主要表现,持续时间越久,牙面破坏情况越严重,严重者,到儿童3岁时,上颌10颗乳牙全部受损。
牙齿病变初期,牙面尚且完整,只是逐渐失去牙齿本身闪亮的光泽,慢慢呈现亚光状态;接着,亚光部位呈现白垩色;之后,无光泽白色部分开始逐渐软化、变黄、疏松、分解、剥脱,表现出不规则的缺损,范围由小及大,形成牙洞或者部分的牙面缺失,仿佛牙齿一边生长一边脱落,有时也会给观察者一种“这颗牙齿只长出一点点就停止生长了”的错觉。
奶瓶龋破坏掉的乳牙,病变部位呈现黄色的情况比黑色更为多见,所以早期往往不易察觉。龋坏部位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多集中在上颌前牙区,以门牙、侧切牙和尖牙多见。
奶瓶龋的危害不可小觑
发展快、病变程度深的奶瓶龋,往往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牙面质地更加软化,有时会在进食甚至刷牙的时候出现牙面脱落的情况,坏掉的牙体组织碰触时更容易出现酸疼,受外力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牙体的折断。
比较严重的危害往往在急性感染时疼痛发作频繁和加重后出现,例如牙齿的松动,不规律的剧烈疼痛,牙龈红肿,相应软组织大面积的肿胀,甚至出现发热等感染的表现。年幼的儿童在病痛的刺激下,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甚至会出现拒食的表现。一旦牙齿出现过急性感染,则需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如果奶瓶龋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对未来相应部位的替换恒牙发育造成影响。轻则出现恒牙表面的顏色质地不均匀,有斑点或者小缺损,重则造成发育中的牙胚异位歪斜,甚至牙根发育停止,不再萌出。
4招有效预防奶瓶龋
即便是宝宝萌出的第一颗牙齿,也有发生龋坏现象的可能,因此父母应尽早帮宝宝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杜绝奶瓶龋。
减少含乳时间和频率
宝宝含乳时间越长、频率越高,越容易出现龋齿。医生对不同喂养习惯的婴儿做牙齿检查后发现,龋坏出现年龄小且发展严重的,多与频繁进食、喂食安抚情绪,以及含奶入睡有关,而与是否为母乳喂养方式无关。在我国,因为大多数在职母亲产假仅为4~5个月,使得下班后和夜间含奶入睡的喂养方式较多出现,从而造成了很多婴儿牙齿出现早期龋坏的现象。所以,减少含乳时间和频率,分清生理进食和安抚吮吸,减少奶液以及食物和牙面接触的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食物对牙体的破坏。
少碰毁牙食物
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少给孩子吃甜而黏的食物,如蛋糕、糖果、蛋酥卷等,如果孩子一定要吃,建议只在进餐时少量食用,并且吃完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果汁尽量在吃饭的时候给宝宝喝,6个月内的小宝宝不建议喝果汁。
婴儿也需要刷牙
多数婴儿牙齿的萌出时间是6个月左右。从婴儿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应选用手指套牙刷结合消毒纱布,每天早晚规律地为婴儿清洁牙床、口腔黏膜和牙面,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以维持口腔的清洁,避免龋齿和一些常见的婴儿口腔黏膜病的发作。
一岁以内的婴儿,可以只用温开水辅助清洁牙齿;一岁以上,可以使用带有手柄的婴儿小头软毛牙刷和婴儿可吞咽牙膏来刷牙,牙膏每次用量控制在白米粒大小,均匀应用在所有牙面上,刷牙后未吞咽部分再用纱布清除掉。
定期带宝宝做口腔检查
儿童牙科医生最心疼的就是看到很多宝宝龋齿严重得到了不得不拔牙的境地。如果能在宝宝患龋病初期就得到诊治,往往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医生都希望家长在宝宝一出牙到12周岁之间,无论是否感觉异常,都要养成每半年左右定期看牙医的习惯。龋齿作为可防可控的口腔疾病,预防远远重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