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探讨

2019-09-11徐海玲

经营者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摘 要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身位置,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有效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节约施工成本,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经营管理 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具体措施分析

(一)设备管理具体措施

1.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如果施工时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与合理配置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优先采取设备集中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配置和科学配置。综合设备配置通常适用于大规模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利用这种设备配置方式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工程顺利竣工提供保障。在设备综合配置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专业操作人员队伍,采取人随机走的设备调动方式使机械设备在管理效果方面趋向稳定。

2.加强设备施工管理。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设备使用管理属于生产环节当中的重要项目,设备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这一环节需要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利用科学规范的具体策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時,针对工程中用到的各种专用设备和特大型设备,可以交由企业设备总公司进行集中化管理。由于此类设备在使用、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率相对较低,但在工程招标阶段和特殊工程项目的要求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此类设备。为了避免在设备存储和使用中发生操作失误、损坏、零部件丢失等问题,应该优先选择设备总公司直接管理的方式,做好责任划分工作,提高此类设备使用调度的灵活性,设备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盈亏问题由企业本级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设备管理需要专业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作为基础保障,但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中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进行设备故障预防、排除方面专业技术不足,如果不能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操作,在发生故障后也无法准确判断故障原因,采取的保养、维修方式不正确都会造成设备损耗加剧,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在加强设备管理方面需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设备使用者的专业水平。

(二)成本管理具体措施

1.加强技术管理。在成本管理当中,施工方案的制订需要考虑经济合理性,针对重要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论证,以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同时,在进行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方案落到实处,在工程全过程得到贯彻和实施,避免方案执行能力不足导致的成本增加。

2.加强经济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费用支持问题进行严格控制,注意提升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使用和保存时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完整性。通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降低设备的使用费用,进而减少人工支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同时,还应当对非生产支出进行合理的压缩,在建筑材料使用方面应杜绝浪费行为,对所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3.加强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方面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和监管,避免工程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返工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同时也需要合理调控各个施工环节避免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省成本。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要以合同的形式对各项要求进行确定,也需要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合同管理方面要在各项条款订立前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双方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赋予的权利进行详细解读,防止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结束后发生扯皮问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调整建筑施工企业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就要对企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随着当前建筑行业市场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应紧跟时代步伐,找准方向,结合自身工程建设的特点发展有针对性的施工项目。企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结合自身发展历程、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经验等相关因素,科学制订发展计划,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合理采取多元经营策略,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企业工程管理人员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能力,才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的能力通常决定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与企业信誉水平密切相关。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需要选择相应的管理人员,一个既懂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业务,也对工程项目施工各项技术要求有良好掌握的管理人员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基础保障。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协调和平衡好各方关系,工程结算需要按照具体规范办事,在工程扫尾阶段做到不留尾巴。因此,提高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平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经济管理方面进行变革,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用新型管理手段,通过调整企业结构,提高项目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应以市场开发为导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作者简介:徐海玲(1982—),女,山东莱阳人,本科,经济师。]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