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

2019-09-11陈国栋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警犬边境毒品

陈国栋

引 言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漫长蜿蜒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支支从事边境管理和移民管理的警察队伍,他们担负扫黑除恶、反恐斗争、禁毒防毒、打击走私等维护祖国边境安全稳定的职责任务。他们用忠诚、热血甚至生命守护着祖国边境的安宁和谐。

今年6月,我分别走进云南保山、德宏、西双版纳的三个边境管理支队所属的部分边境管理大队、边境派出所、边境检查站、缉查点,耳闻目睹,感受到这支于2018年12月底完成转录任务,由穿橄榄绿的军装的官兵改换为藏青蓝的人民警察装的移民管理警察队伍,在新时代、新体制、新的岗位上,秉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维护祖国边境和谐稳定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闻之事,让我时时处于感动之中。

一、强边固防守护边境安宁

知道他们,走进他们、了解他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亲民爱民的边境所

位于保山腾冲县西北方向的滇滩边境派出所,是一个有着49年历史的老所。管理辖区国土面积393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2.9万人口。建所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民警将维护边境村镇的平安和谐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6月13日上午,我在派出所的院子里与所长沈爱军相见,沈爱军告诉我,为防范非法越境、打击走私木材、矿产品和贩毒活动,我们在边境线上的监控点上安装了自己发明的电子触发预警器(小地雷),不论白天夜晚,只要有人越境触碰到“红线”,电子触发预警器就会给定向手机发出信号,从而有效提高了边境管理能力。当我问及你怎么想到这个发明时,这位2005年就毕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大学边防管理专业的老边防向我娓娓道来。“2017年,我回保山隆阳老家,看到村民的养鱼塘、果园经常被盗,村民们为防盗就在四周拉上线,在线上挂上铃挡。只要铃声一响,村民就追赶过去,效果非常好”。受此启发,沈爱军不断研究探索,发明了电子触发预警器。其原理就是将手机的电话卡装在一个塑料盒中并接上线,只要触碰到线,塑料盒中的电话卡就会自动拨号,巡逻人员就能及时知道是哪个监控点发出的预警。说着,沈爱军从办公室拿出一个电子触发预警器,向我介绍原理并操作给我看。我建议他去申请新型实用发明专利,这可是科技强警、强边固防的利器,今后可以进一步完善提高和推广。他笑了笑:有空再说吧!

营造警民共建“和谐安宁边境村”是派出所的重点工作,他们向9个行政村各派驻了一名民警、三名辅警,负责处理日常警情。我问:派出的民警、辅警是定期去派驻村了解治安情况?派出所副教导员杨晋源接上话:不是定期,是长期住在村里。

上午,我来到了派出所民警屈斌所驻的水城村,刚到村口就看到20多名穿着节日盛装的傈僳族老乡、手捧自己酿制的巧酒让我喝,我告诉曲斌我不会喝酒,只能抿一下,屈斌说:“他们不会为难你的,但傈僳族乡亲的盛情你要感受一下。”于是,当一位老乡递给我一碗酒时,足足有一两多。我皱了皱眉头问老乡:“今年高寿了?”老乡答:“81岁了。”我赶快一口喝尽碗中酒,双手将碗递回老乡手中,连连感谢。接着,第二位老乡又敬上一碗酒,一问年龄有82岁,于是我眉头都没皱就喝了。有意思的是,第三位老乡端着盛满巧酒的碗递给我时,直接就说“我今年83岁了”。3碗3个父辈级的老乡敬的酒,你能不喝嗎!

在与傈僳族乡亲们的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滇滩边境派出所干警倾心为民、真心帮民,与乡亲们亲如一家的警民之情。对水城社区几百户上千名乡亲的情况,屈斌了然于胸。而这些都是强边固防、守护边境村寨和谐安宁的基础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足以说明从事边境移民管理的干警们的日常工作是多么的深入。

在滇滩边境派出所,我先后与10名警官进行了交流,为他们那种情系百姓、爱民固边的情怀和事迹所感动。

派出所辖区的云峰村,是一个傈僳族、回族、汉族混居的村寨。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流动人口频繁往来的猴桥镇、固东镇连接地带,是贩毒要道。一些群众经不住诱惑染上毒瘾,走上了吸毒、贩毒的不归路,许多孩子成了事实孤儿和留守贫困儿童。为帮教这些失爱儿童,让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滇滩边境派出所与滇滩镇妇联于2015年在云峰村创建了集法制、禁毒、安全教育于一身的“儿童之家”。滇滩边境派出所将14名困难儿童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开展写作、书法、绘画、小品等活动,联合驻地党政、学校、村委会等部门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义务劳动、互帮互学、感恩回报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儿童之家”创办以来,滇滩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先后将困难儿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帮助孩子们解决入学、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用真情大爱为孩子们铺就成长的道路。沈爱军告诉我,自“儿童之家”建立以来,民警们为群众解决户口难题25个、调节纠纷80多起,辖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

“儿童之家”的创建和干警们对失爱儿童的关爱、帮扶、呵护,让这些儿童有了“新家”、有了亲人。

最近,派出所的民警们陆续收到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最后的署名都一样——“你们的孩子”。

杨明足是位残疾人,十多年来,在滇滩边境派出所民警们的持续不间断的帮扶下,她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民警们一直在资助她、帮助她。前些日子,杨明足结婚了,在婚礼上新婚夫妇三鞠躬后,专门向“娘家人”滇滩边境派出所民警深情地鞠了一躬。

一院两国的胞波情

6月16日,我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瑞丽市姐相乡银井村。银井村最显眼的地方就是界碑和一院两国,即在一座院子里,边境线穿院而过。边境线的北面是中国的银井村,有396户1947人;边境线的南面是缅甸的芒秀村,有225户920人。漫步在院子中,两国、两村的房屋紧紧相依,同一种信仰、同一种习俗、同一种语言,共饮一口井的历史和现实,让两国村民胞波情深。以致我看到大树的根长在中国一侧,而树枝则伸到缅甸那边,村民养的鸡、鸭频繁出入境。缅甸的鸡在中国下蛋,中国村民的牛到了缅甸的庄稼地里的情况十分自然。

在银井村边防小学里,有很多学生是来自缅甸芒秀村的孩子。姐相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胡文斌告诉我,学校有144名学生,缅甸的学生有62名。每天这些“小留学生”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景象,成为中缅边境线上两国村民和睦相处的标志。缅甸的学生在中国的学校里,同样享受着与中国孩子同样的待遇,包括“三免一补”、免费营养早餐。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一补”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活补助。

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银井边防小学无论是中国籍还是缅甸籍的学生,都会用三种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学校开设了汉语、傣语、缅语三语课程,每周开展一次汉、傣、缅语绘画训练。两国学生之间和睦相处。

安邻是兴业之基,善邻是致远之本。国之相交在与民相亲。陈毅元帅1957年曾赋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据了解,在云南德宏的边境线上,以银井边防小学为代表的中小学有269所,有4000多名缅甸籍的学生就读。中国境内越来越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缅甸籍人员前来经商、务工、旅游。

边境的安定和谐局面来之不易,这其中边境派出所、边境检查站民警的辛勤的付出和卓越的努力更值得我们点赞。谈起边境移民管理工作,姐相边境派出所银井村警务室的民警王阅说:“我们面对的是‘四多四难的现状,即流动人口多、动态管理难;跨境作案多、打击惩罚难;矛盾纠纷多、化解调处难;吸毒贩毒多、禁吸戒毒难。”为破‘四多四难现状,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探索创建了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联创共建、信息互通的警务工作模式。

针对姐相乡与缅甸木姐山水相依、田地相连而又毗邻臭名昭著的“金三角”,中缅边境村民饱受毒品侵害的状况。边境派出所创新思路,调动当地村民参与到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工作中。于2014年11月牵头成立了“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其工作任务是整合社区干部、民兵、联防队员等边境村寨民间禁毒力量,常态化地开展联合扫毒行动,整治边境治安突出问题,开展边境情报信息交流、禁毒宣传发动、普及法律等工作,形成共治、共管、共建的良好管理格局。

16日上午11时,我到达“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时,正赶上他们按惯例开通气会,于是我就破例参加了这一民间召开的“国际会议”。派出所民警田杰介绍,“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是由中缅双方有声望、有影响力的人员组成,瑞丽市姐相乡与缅甸木姐市19个村寨田地相连。今天参加会议的缅甸民间人员大多是村寨的头人,而且他们也建起了戒毒所。

“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共有18名成员,中、缅各9人。成立5年来,共开展联合扫毒行动52次,参与人数达1980人次,捣毁零星吸贩毒窝点48个,抓获吸毒人员319名。因为是民间组织,定期开会、互通情报、合作开展禁毒行动,从而避免了许多外交、政府间的繁琐程序。

缅方民间人士、缅甸芒秀村傣族民俗研究会头人赛亮先生告诉我,两国民间能够把禁毒中心办好,方便边民交流往来,对双方老百姓的经济发展有利。毒品从缅甸内地过来,伤害了双方的老百姓。以前19个村寨的人员,有80%的人吸毒,导致田地荒芜。现在吸毒人员下降到20%,做农活的人多了,双方能够经常碰面,禁毒工作会越做越好。

缅甸19个村寨建立的戒毒所副所长干罕山先生说:“以前没有禁毒中心、戒毒所,加上缅甸政府支持不够,吸毒贩毒的多,偷盗的多,很多家庭因吸毒而贫困。民间联合禁毒中心成立以来,吸毒贩毒少了,禁毒效果出来了,农业机械放到田里没人偷了。感谢中国政府的支持!”

姐相边境派出所副教导员陈扬说:“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成立后,严格管理,缅方也管得好,19个村寨内部团结,禁毒态度坚定。”

“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仅是云南开展国际禁毒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云南边境地区跨境合作、多国合作、联合执法、联合扫毒效果已开始显现。

强边固防、守护边境安宁不仅需要在面上强力打击制毒贩毒、偷越国境、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需要群防群治,维护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警民同心守边疆,让乡亲们阔步走上经济发展、社会安宁、生活幸福的大道上。

边境所、村同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表彰

以驻边境、爱边疆、创和谐、保平安为己任,与当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做好强边固防的工作,是边境派出所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2018年打洛边境派出所和景莱村同时被全国民委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村)。

说起打洛边境派出所,2017年底,我曾经在打洛边境线上,边境派出所驻地体验过他们的战斗生活,并一同参加了派出所党支部与云投集团勐景莱景区有限公司党支部、打洛镇景莱村党支部联合开展“警企村”联建活动。如今,“警企村”联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并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当地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重要力量。

在与缅甸第四特区一河之隔的勐景莱村——勐景莱景区,我看到“警企村党支部联合工作站”的牌子,这里有党建活动中心、云岭党建先锋书屋、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警企村”党支部联建荣誉室、党员培训中心五大活动场所。打洛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李愉乐说:“警企村”党支部联合工作站以联合议事、联合监督、联合帮建、联系互访、同建制度、同上党课、同过党日、同评党员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四联四同”工作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警、企、地共赢的目标,夯实了强边固防的工作基础。

持续开展的联建共建活动,使警、企、村的工作始終围绕主目标——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稳定开展工作。打洛边境派出所以促进驻地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任务,积极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上下功夫。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按照“旅游兴村,特色种植”富民的思路,与勐景莱景区有限公司一起帮助驻地百姓拓展深度旅游项目,规化建设勐景莱“中缅第一寨”、“傣族传统村寨保护区、傣族文化陈列馆”等精品旅游点,引进“香水莲花稻田庄园”合作项目,打造集旅游休闲、种植、养殖、农产品培育展销、农户参与的新型特色文化农业庄园,带动村民生产经营、干事创业。

景莱村主任陈海纳说,现在我们村有93户居民开起了餐馆、商铺,卖起了民族手工艺品,有121人在景区从事服务工作,村民通过工艺品加工销售等旅游附属产业实现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

以“警企村”党支部联合工作站为龙头,打洛边境派出所牵头建立了派出所、司法所+村寨的2+1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整合边民、联防员、信息员、调解员队伍,成立禁毒防艾工作队,军警民巡逻联防队、民族团结队,常态化开展边境巡逻、踏查防控,整治赌博,帮助吸毒人员戒毒,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秩序逐年好转。2017年至今,景萊村实现了行政、刑事案件零发案,8名吸毒人员全部成功戒毒。

景莱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优秀基层党组织,8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为了边境的安宁发展繁荣,打洛边境派出所一批又一批民警用真情和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用青春和热血精心地浇灌着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这棵常青之树。如今,在打洛边境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稳定的硕果正滋润和助力各民族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二、查缉毒品,斩断毒流

毒品是人类的天敌,吸毒贩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恶性毒瘤。在我国查缉毒品,斩断境外通向内地的毒流,严打各类毒品犯罪活动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边境移民警察的重要任务。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保山、德宏、西双版纳边境地区,毗邻境外毒源地“金三角”可谓是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驻扎在边境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正用青春热血忠勇无畏地与毒品犯罪作着严酷斗争。

严峻的禁毒形势

毒品包括二种类型,一类是人们熟悉的传统毒品,鸦片、海洛因;另一类称谓新型毒品,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和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有三种:

一是冰毒又名甲基苯丙胺,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吸食后会产生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导致死亡。目前冰毒已成为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二是K粉,又名氯胺硐,是静脉全麻药,一般人只要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分离状态,导致神经性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是摇头丸,是以MDMA,MDA为代表的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的一种滥用药物。吸食后会使人的时间概念和认识出现混乱,表示出超乎寻常地活跃,连夜狂舞,不知疲劳,在幻觉作用下使人的行动失控,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2019年6月17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发布的《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全球约2.75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其中近3100人为吸毒或成瘾者。

2018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数有240.4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而吸食冰毒人员占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滥用海洛因的有88.9万名,占37%,滥用氯胺硐(K粉)6.3万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发展,世界范围毒品问题泛滥蔓延,特别是我国周边毒源和国际贩毒集团对中国渗透不断加剧,已成为中国近年来毒品犯罪高发,滥用治理难度大的重要外部因素。

面对毒品市场的巨额利润诱惑,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加之科技发展,贩毒活动呈现智能化、专业化的特征,信息网上勾连,交易网上支付,毒品物流发放,藏毒方式更加隐蔽,贩毒手段更加多元,加之外流贩毒人员流窜境外,有的毒品滥用危险极大,不仅给吸毒人员及家庭带来严重危害,也诱发盗、抢、骗违法犯罪活动,长期滥用合成毒品极易导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发自伤自残,暴力伤害他人,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有的毒犯还用上了无人机、GPS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战斗在边境线上的移民管理警察来说,不仅既面临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的渗透的压力,而且还面临毒品渗透内流和制毒原料走私外流境外的压力。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2018年全国禁毒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禁毒2018“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和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和持续推进深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8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9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74万名,缴获各种毒品67.9吨,查处吸毒人员71.7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27.9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24.2万人次。在全球毒品制造、贩运、滥用问题严重,毒品来源、种类和吸毒人员不断扩大,国际毒品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述数据显示了,我国禁毒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所取得的成效。

怒江大峡谷的禁毒勇士

6月12日,我来到位于怒江大峡谷中的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2009年横跨祖国南北的G56杭州——瑞丽高速公路云南保山段正式通车,这条蜿蜒在高黎贡山间的快速通道,打开了祖国西南边陲通往内地的大门,为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此同时,也是毒品从G56高速公路经保山通向内地沿海的一条快速通道。为此,经上级批准,芒颜边境检查站在G56杭——瑞高速公路怒江大峡谷段正式组建,这是我国高速公路上设立的首个边境检查站。

“将邪恶之风堵在国门之外,把通向内地的一条条毒流斩断在怒江之畔。”这是我们全体民警的誓言,也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站长禹春发,教导员罗宁元表态亢奋有力。

芒颜边境检查站建站10年,搬迁了7次,民警们的营房从帐篷扎起一个类似的吊脚楼的简易住房,到低矮的简易平房,借助交警大队大院、企业的仓库、民房。由于地处海拔500米的怒江大峡谷中,冬天寒冷,夏天酷暑,尤其是夏天在外执勤时地面温度达50度,民警还要全副武装检查往来的车辆,查缉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岗位上工作二个小时内全身就被汗水浸透。

从2009年建站到2016年6月的7年时间,民警们的住宿条件、办公环境都是很差的,很多民警患有皮肤病、关节炎、颈椎病,而且营区蛇虫很多,据禹春发说,民警们在营区所抓的蛇有100多条。环境差,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削减民警们的斗志,他们苦中取乐,每搬迁一次,就自己动手修缮房屋,砌建操场,搭建晒衣场、洗澡间,不斷改善美化自己工作生活的营区环境。

2016年6月26日,在第29个国际禁毒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芒颜边境检查站终于结束了6年多的“漂泊”的游击式生活,正式迁入有三层楼,设施齐全的营房。

建站10年来,芒颜边境检查站的民警,每天检查往返车辆1.6万辆,检查行人5万余人,日均搬运各类货物、行李40吨,有时还要外出设立临时查缉点。10年来,他们以怒江天险为阵地,听党指挥,忠诚履职,10年来,他们之中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将邪恶之风挡在国门之外,将一条条通向内地的毒流斩断在怒江畔的庄严誓言没有变,10年来,芒颜边境检查站累计缴获各类毒品2.3吨,查获各类走私、非法运输案件1300余起,因成绩突出,芒颜边境检查站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云南缉毒劲旅等荣誉称号。

在芒颜边境检查站,我与方永华、王子民,唐国俊,余静、刘备等民警进行交流,在执勤现场体验他们的工作强度,在食堂的餐桌上看他们碗里盛的饭菜,走进他们的宿舍、阅读室、文化活动室。我为他们讲政治、有血性、敢担当、能战斗、讲奉献的思想境界和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更为他们的每个人所经历的故事而感动。而让我深深铭记在脑海中的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庄严誓言:“将邪恶之风挡在国门之外,把通向内地的一条条毒流斩断在怒江之畔。”

边境线上的神犬奇兵

在边境一线的采访中,在查缉毒品的现场在维护边境治安秩序中,在训练场上,我常常看到一群身着藏青蓝装的特殊战士——警犬。

犬是人类的朋友,对主人的忠诚是人们对犬的最高评价,而警犬除了忠诚之外,比普通犬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在维护边境社会治安,日常巡逻时,它是民警的得力助手,在查缉毒品时,它那敏感的嗅觉成为毒贩子的克星,在追捕嫌犯搜寻走私物品时,它威慑敌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与民警朝夕相处同沐风雨,患难与共,一同战斗在边境线上。民警们都称这些警犬为“无言的战友”。

你可别小视这些警犬,它有编制,有伙食标准,与人民警察一样立功时也要授奖授予称号的。一般普通犬的生命在15年左右,而警犬由于长期的训练,常常体力透支,再加上要经将闻嗅毒品及其他刺激物,使得警犬的免疫力下降,有的患上胃肠、消化道疾病,所以警犬的生命通常在8-10年,但不战斗到最后一刻,誓不罢休的执着,是警犬对待工作的最显著的特征,警犬的最佳工作黄金期是1岁-7岁这一阶段,服役到7岁左右时就退休了,即使是退休的警犬,它的主人也会如影相随,精心照顾它直到离世。

6月12日下午,我在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所属的曼海边境检查站采访时,就看到警犬训练的一幕。4只警犬像士兵一样列队而坐。随着警犬训导员发出的指令,它们时而卧倒,时而翻身打滚,时而扑伏前进,时而迅猛扑咬,翻墙越障碍,穿越铁制筒圈……从警犬的高难度实战训练足可以看出这些警犬的作战能力。由于下午的气温在40度左右,训练休息时,我走到警犬“溜达”身边,抚摸着它的背和头,轻轻地拍了拍它的颈部以示赞扬。再征得它的主人的同意后,我喂了它半瓶矿泉水,并牵着它来到树下避荫处,倾听着它的故事。2017年5月的一天,执勤民警对一辆过往的皮卡车及驾驶员例行检查时,发现驾驶员神色不定,但在车内并没有查出可疑物品,这时警犬“溜达”出场了,它对皮卡车的所有部位逐个嗅闻,当嗅闻到备用轮胎时,“溜达”突然趴下向民警示意,这里有问题,民警随即将备用轮胎取下,经X光机扫描检查,最后从轮胎内查获海洛因45块,净重15.71公斤。为此“溜达”被评为功勋犬。为表彰它的贡献,边境检查站按规定提高了它的伙食标准。

曼海边境检查站配备了搜爆、搜毒、护卫等警犬15条,在民警和警犬的通力配合下,2018年一年中缉毒66.22千克。该站自1995年建站以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有9人荣立一等功,102人荣立二等功,218人荣立三等功。被公安部记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云南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为了深入了解和采访“无言战友”与民警共同守护边境和平安宁的故事,6月15日,我来到瑞丽江桥警犬复训基地,该基地有工作犬19条,平均年龄5岁,有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马里努阿犬、拉布拉多犬、昆明犬等犬种,这些不同的犬种,各有特长,分别具备护卫、搜爆、搜毒、追踪的特殊本能。基地自1996年引进警犬,2003年开始使用警犬参与边检执勤、缉查走私、贩毒以来,16年的时间,共破获各类贩毒案件436起,缴获毒品218公斤。

警犬“黑鹏”是一头德国牧羊犬,专长是搜毒兼护卫,“黑鹏”刚满1岁时,就被民警李堏选中,于2015年9月在哈尔滨警犬基地训练3个月后带回瑞丽。李堏说,警犬的训练和使用,就是训导员和警犬之间的相关信任,配合默契的过程。在他的眼里,警犬不仅仅是一件警用装备,只要你为它真诚地付出,它就会真诚地和你沟通交流。

在日常训导工作中,训导员不仅要当警犬的教官、战友,还要当它们的保姆,警犬生病了,还要做好医护工作。一次“黑鹏”前腿在野外搜毒训练时被铁丝网割了个大口子,医生处理完伤口后,给它打点滴为防止它舔伤口和咬破点滴管,李堏就每天陪着它,还买来猪肝煮好给它补充营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整天一身臊,粘上一身毛,有时还会被警犬误伤,打预防针,执行任务时,警犬在前,它的主人也同时冲在前,2017年4月1日,李堏携带“黑鹏”对可疑包裹进行搜嗅,“黑鹏”在一尊做工精美的树脂佛像旁做出示警动作,民警果断将可疑物进行破拆检查,当场从佛像内层中查获海洛因2.446千克。这就是警犬的主人,战斗在边境一线民警工作的真实写照。

民警周州训导的警犬“希快屋”,相貌凶悍、气势威武,是犯罪份子的克星。2013年9月,“希快屋”正式入列,它的防御性反射非常强,对接触它的人有极大的敌意。训导时,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引来它的凶猛攻击。为了与这位新战友尽快沟通,建立彼此熟悉信任的关系,周州就天天与“希快屋”厮守在一起,买火腿肠喂它,带它做游戏,为它梳洗打理。每天清晨,温柔的阳光倾泻进犬舍时,周州带着“希快屋“到草坪上,游玩散放,晚上等到“希快屋”吃完食物,对它说说话后才离开。

“希快屋”生病了,什么都不吃,周州就成天地守在它身边,看着它打点滴,喂它吃药,晚上把被子抱到犬舍,一直守在它身边。半夜里,一次次起来观察它的睡眠情况,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天,“希快屋”恢复了,周州对“希快屋”的悉心照料换来了它的真诚和信任。

一次,周州带着“希快屋”到深山密林中,搜寻犯罪嫌疑人隐藏的毒品,“希快屋”到现场仅用20分钟,就将犯罪嫌疑人掩藏在树叶下方的一个装有130克海洛因的塑料瓶找到。人赃俱获。由于天黑路滑,周州在跨越一个断沟时扭伤了脚,一时动弹不得。“希快屋”用舌头舔了舔周州浮肿的右脚,安慰他,摇头尾巴围着周州转了几圈后,箭一般飞身下山,向其他民警报信。周州治疗脚伤的日子里,“希快屋”也像他照顾自己一样,天天守在周州身旁达一个月之久。

2016年6月,在侦办一起特大运输毒品案件中,民警在犯罪嫌疑人身上及车辆内均未查出毒品,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为此,专案组申请调派警犬“希快屋”协助办案。“希快屋”和它的主人来到现场,仅用3分钟就在路边一片玉米地中发现藏有毒品的3个行李箱,经查验箱中有毒品12.68千克。因为缉毒成绩突出,“希快屋”被评为年度功勋犬。

再访版纳关坪查缉点

2017年底,我曾到版纳关坪查缉点采访,并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西双版纳的另一种美”。所提到的民警石珂弋、宋玉配、邹阳、黄丽及大开河边检查站孟涛、景洪边检管理大队政委李军和我都成了朋友。尤其是公安边防警察部队转隶后,我经常与他们在朋友圈交流,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及家人的情况。

6月17日上午,事隔1年半后,我再次来到所熟悉并一直牵挂的奋战在边检一线的朋友当中。刚一落座,大队政委李军就告诉我,关坪查缉点分别在6月7日端午节这天查获毒品139.7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6月9日查获毒品94公斤,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6月10日,查获毒品12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今年以来,大开河边的边境检查站共查获毒品案件28起,抓获嫌疑人20人,缴获毒品279.09千克。听到李军的介绍,我为移民管理警察朋友们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更为民警们在转隶之后没有丝毫懈怠,克服困难,认真履职尽责,用汗水浇筑忠诚,用热血书写担当,用理想信念守护祖国边境南大门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云南西双版纳州境外毗邻毒源地“金三角”,边境一线无天然屏障,因而成为毒贩从境外通向内地沿海的“黄金通道”。而守卫在关坪缉查点的警察们,是境外毒品流向内地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尤其是近年来,车体载毒,箱包带毒,人体藏毒,快递送毒,贩毒活动屡禁不止的形势,关坪缉查点的民警们的任务更加繁重。为守护祖国邊境的南大门,将毒品贩卖走私活动,阻挡在自己的阵地前,关坪缉查点做到了全时段管控,即24小时进行双向查缉,对南下进入西双版纳,北上出西双版纳的车辆人员实施检查,在这里每天检查的车辆上万辆,检查的人流量达3万人次,无论是春夏秋冬实施检查从未间断过。在边境线上缉毒,反走私工作是一项充满危险和艰辛,需要认真细致和斗智斗勇的工作,因为大部分走私、贩毒人员都是铤而走险的不法之陡,民警们时刻都面临血与火的严峻考验,这不是口头上的泛泛而谈,而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时时都要面对的。他们把日常的任务当使命来完成,抱着贩毒走私一日不绝、禁毒反走私就一刻不停息的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彰显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忠诚的担当本色。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再次见到杨孟龙、刘加勇,李军、邱俊,吴建辉、石珂弋、黄丽、邹阳等,我格外高兴,转隶以来,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了,他们的初心未变,对工作对事业追求完美,对生活充满阳光的向上向善心志没有变。

三、边境线上的警花“美”

在云南保山德宏西双版纳边境一线采访,在边境管理支队、大队,边境检查站、边境派出所、缉查点,我都能看到身着警服全副武装的女民警,她们风华正茂,充分发挥女性认真、细腻、柔软的特性,与男民警一起战斗在边境管理岗位上,她们是边境线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木棉花开怒江畔

“美丽富饶的怒江畔,人人见了人人夸”。歌词中所唱的美丽是指每当春天来临,蓝蓝的天空与怒江两岸漫山遍野的木棉花开出的红艳花瓣点缀着怒江大峡谷。在这里有一支特殊的战斗群体,她们是芒颜边境检查站女子查缉组,全组成员的平均年龄23岁。

6月12日,在芒颜边境检查战,我看到四个女民警与男民警一样钻车底盘、爬大车货厢搬货物,上大巴车查验来往人员身份信息。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一些可能存在体内藏毒的女性及孕妇,需要对其进行搜查,看押管理时,这样的任务就非她们莫属了。别看她们年轻,但几年的摸爬滚打与自身的刻苦钻研和高强度训练,让这些女民警们练就了在查验往来人员身份时,观眼神看表情心中就有数,鼻子闻一闻气味就能判别异常,询问被查询人员的情况就能掌握大概,摸一摸物品就知有无毒品的过硬本领。同时,女民警的温柔和美丽也会给正常往来人员予心理的安静而积极配合查验。

95后来自云南昭通的余静,2014年入伍,在芒颜边防检查站5年了,5年的历练,让这位身材娇小的女民警在充满惊险与艰辛的缉毒岗位上练就了反应速度快,身手敏捷的本领。为了寻找毒贩的蛛丝马迹,余静跟着男民警熬夜爬车厢、钻车底,为了辨别毒品的气味,她多次被冰毒的味道熏倒,为了掌握女性毒贩的特征,她和抓获的女犯罪嫌疑人一呆就是好几天,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藏匿的毒品,她将手伸进装有呕吐物的垃圾桶。

2015年5月的一天,余静和战友们一起巡逻堵卡时,发现两名女子在隧道口东张西望,在对她俩进行检查时,其中一人突然向她发起偷袭,面对突发情况,余静毫不惧怕,运用平时练就的格斗技巧,将其制服。随后,在两名女子腰部、腹部查获8块毒品。

一次,在对车辆所载货物进行检查时,由于所载的货物有十多吨,余静通过查看运货单,运往目的地,分析判断车辆所载货物有问题,经仪器扫描发现了异常,一举查获十多公斤冰毒。

工作5年来,余静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女子查缉组的胡杨,今年刚满21岁,别看她年龄不大,却是检查站的缉毒骨干。她肯动脑筋,善分析,能吃苦,敢担当。

2018年5月12日,胡杨在对一辆快递车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个包裹无寄件人姓名,而且寄件地址、寄件单位和所寄物品都十分可疑,于是她就对包裹进行重点检查,查获海洛因1.034千克。

同年8月8日,在对一辆过往的轿车进行检查时,胡杨从乘客口中的异味判断出乘客有可能体内藏毒。经重点检查,确认车上的两名乘客体内藏毒,一举查获海洛因1.047千克。

同年9月4日,9月22日,10月27日胡杨在执勤时连续查获3起毒品案件。

在女子查缉组还有刚满20岁的左丽婷,专职辅警何柏娇,女民警尹岩岩等。她们都是缉毒能手。

女子查缉组自成立以来,共查获各类毒品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人,查获各类毒品50千克。4人荣立个人二等功,8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全国妇联授予女子查缉组“全国巾帼文明岗”。

有她们在,怒江畔的木棉花会越开越灿烂。

刀尖上绽放的铿锵玫瑰

穿上警服,她们长缨在手,英勇威武,换上便装,她们俏丽潇洒、柔情似水。有苦又累,有欢笑也有泪水。坚强的意志让她们练就过硬的本领,坚毅的眼神透射出超过平凡人的气概。这就是我在德宏芒市边防管理大队女子侦察组采访后,对她们的评价。

女子侦察组有6人,平均年龄27岁,自2015年6月组建以来,共查获毒品案件118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3名,缴获各类毒品320公斤。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1人次、榮立个人三等功12人次,被誉为“刀尖上绽放的铿锵玫瑰”。

6月15日下午,在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我与女子侦察组侦查员小王、小路、小潘、小任见面座谈。听她们讲述人生、道酸甜苦辣、讲自己爸爸妈妈、丈夫和孩子。她们分别来自云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地,大都是毕业于警察院校的优秀学生。从警以来她们苦练侦察技能、提高自身的军事素质。用忠诚、担当、奉献对待事业,用细腻、耐心、柔软对待工作。

在采访女侦察员的过程中,我没有去更多地了解她们如何开展侦察工作,如何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而是将重点放在家庭、孩子和生活方面。6名侦察员中有5名成家了,而且都是双警家庭,这就意味着,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工作性质,能够相互理解支持,但又都不能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在边境地区开展侦察工作,彼此10天20天都不联系的事,是十分普遍的。用侦察员的话:“出去执行任务,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仔细地回味后,深深为她们的坦然、平静、理性而敬佩。

侦察工作是一项神秘神奇的工作,也是许多军人的追求和向往,而作为女侦察员,其所经历的种种风险和考验是常人无法知晓的,但她们每天却要去面对。

90后的女侦察员小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毕业后,选择了到离家一千多公里远的德宏边境工作。2015年进入女子侦察组。一次抓获一名体内藏毒的嫌疑人时,需要她去医院看守,以方便收集嫌疑人的排泄物中的毒品作为物证,嫌疑人排泄时,小王拿盆接着,然后再从中把毒品收集起来。曾经有一个嫌疑人排了3天才把毒品排出来,取出毒品后,整个房间都是臭味。小王是家中的独生女,因为回家的时间少,父母亲特别理解支持女儿的工作。2016年小王的母亲做手术,亲戚们都知道,就是瞒着她。她的父亲不慎跌跤,摔掉了一颗门牙,摔破了半月板,在用手机与女儿视频聊天时,还笑着问女儿:“爸爸丑不丑?”不让女儿看到他腿上打着的厚厚的石膏。

工作6年来,小王参与侦破缴获的毒品达220公斤,是她体重的4倍。

侦察员小路,2010年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毕业后,就分配到边境检查站工作,2015年加入女子侦察组。小路告诉我,当年毕业报道时,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坐上开往新单位的大巴车。当时父母亲执意要跟我一起到工作单位看看,大巴车行驶在一圈又一圈的盘山公路上,从不出远门的母亲晕车厉害,经过近16个小时的颠簸,大巴车终于在单位门口停了下来。看到妈妈红红的眼睛和掐肿的虎口,我心里只能默默地说声“对不起”,妈妈看了我简单的行李,便说去帮我买点衣服和日用品。

第二天,妈妈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女儿对不起,妈妈没有给你买到衣服,这里没什么店,对不起”。说着妈妈眼泪就掉下来了。父亲在离别上车前,紧紧握住我的手,什么话都没说,泪水掉了下来。看着驶去的汽车,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掉了下来,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爸爸哭。

如今,小王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母亲从老家来帮助带孩子,每天不管小王多早出门,多晚回家,母亲都坚持着见女儿一面,说句话,哪怕是她半夜轻手轻脚进门,母亲都在等着她。

侦察员小潘,2008年从宁波公安海警学院毕业后,来到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她在侦察组里年龄最大。“沉着冷静,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全组成员对她的评价。“潘姐多大的事都能冷静处理,我们有时候会激动”,小王说。

小潘的爱人过去在盈江工作,她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加班多,加班时她就带上孩子,常常是加班结束时,女儿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女儿从小在军营成长,她刚认人的时候,见到穿军装的男同志,就抱着腿叫“爸爸”。现在女儿7岁了,特别懂事,妈妈感冒了,女儿端水拿药。前段时间,小潘到北京出差,女儿拿出积攒的压岁钱1000元给妈妈:“你要出远门了,我给你点钱,你喜欢什么,就买点。”

还有侦察员小孙,在大学里学舞蹈专业,会使用多种乐器,能歌善舞,每次单位举办晚会的节目主持人非她莫属。5月20日,小孙幸福地当上妈妈了。

來自四川南充的小任,军事素质在全组是最棒的。还有会说一口傣语在组里担任翻译的小彭,她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侦察员。

采访结束时,我问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政委杨金华,组建女子侦察组的背景是什么?杨金华说:“女侦察员的优势,一是心思缜密,工作认真仔细,善于洞察案件的蛛丝马迹。二是情感细腻,有亲和力,沟通能力强,便于做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工作。三是,隐蔽侦察,外柔内刚,针对女性犯罪嫌疑人便于人身检查和看守。”

期盼着还没有成家的小任尽快给我们发喜糖!

科技警花别样的美

科技革命驱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信息化引领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维护国家安全、缉毒缉私工作中,运用高科技和现代化装备是科技强警,全面提高战斗力和工作效率,精准打击违法犯罪人员的神剑利器。

6月17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州边境管理支队大开河边境检查站,我看到大型车载移动式车辆检查系统——CT型货车检查设备正在运行,一辆装载几十吨货物的大货车正在接受扫描检查。扫描检查的快速准确一改以往检查疑似车辆靠民警将货物搬下装上,不仅时间长且体力消耗大的检查方式。

CT型行李物品扫描设备装配在执勤点上,不仅减少了由于拆包卸物失误造成的赔偿损失,节约了行李物品安检时间,确保毒品不从民警身边溜走,而且也给违法犯罪人员以威慑。

身份核查仪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违法犯罪人员难有隐身之术。

而使用这些高科技的现代化装备的信息化执勤组,是一批20-30岁的女民警。她们是:石珂弋、黄丽、邹阳、刘帆、陈倩、吕妹娟、李敏、王艳、王卫等。我称她们为“科技警花”。

“科技警花”们,在缉毒查缉走私、反恐维稳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硬本领。石珂弋,可谓是专家型“警花”,作为组长她勤学善思,持续总结探索在缉查工作中,将民警的实战经验与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装备有机有效结合的路径及工作规律,推动全站民警学习熟悉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科技装备,指导民警开展信息采录、网上查询、信息研判工作。CT型行李物品扫描装备配置在执勤点以来,查获毒品案件16起,查获毒品可疑物64公斤。

黄丽,是个连夜里说梦话都是查缉毒品的警花,熟悉边疆地区民族风俗,掌握季节性货物流通规律、了解各种类型车辆的车体结构,可能藏毒部位的变化等是她的特长。2017年12月13日,黄丽在对一辆大型客车行李物品进行检查时,装有鞋子的三个箱子引起她的警觉,经CT扫描,发现每双鞋底的夹层内都藏有可疑物,一举查获海洛因12400克。2019年3月荣获“云南省最美边防女警”称号。

邹阳,才貌兼具,既是CT移动检查车驾驶员,设备操作员,也是对CT检查结果作出结论的“全能警花”。她曾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利用CT型货车检查设备,查获各类走私物品46吨、各类毒品216千克。

刘帆,钻车底、爬货厢、巡逻、设伏堵卡、3公里越野、擒拿格斗,是她的强项。她思维敏捷、动作干净利落,战友们称她:文武双全的“女汉子”。2017年的一天,刘帆在对一辆客车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名男子的身份信息显示为在逃人员,于是刘帆让这名男子下车。当这名男子走到车门时,突然撒腿就跑。刘帆反应极快,几步追上去,一个绊腿将其放倒,在执勤民警的配合下制服了该名男子,经进一步核查,该男子因故意伤害罪正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

在女子信息化执勤组里,还有善于察言观色的陈倩,冲锋在前敢担当的吕妹娟,熟悉毒品特殊味道的李敏,不断总结摸索并有自己独特的查缉毒品方法的王艳。还有2017年在读高中时,因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缉毒能手黄丽的节目,而改变自己人生轨迹并与黄丽同在一个组工作的王卫。

无论春夏与秋冬,不管天寒与地冻,“科技警花”与站里的男民警们在西双版纳关坪这片生态优美、地理位置特殊的热土上,用自己的赤胆忠心和现代化装备与科学技术筑起了一座让违法犯罪分子攻不破、越不过的坚强堡垒。

“科技警花”在绵延的边境线上绽放着别样的“美”。

守护祖国边疆的安宁,将邪恶之风挡在国门之外,将通向内地的毒流斩断在自己的岗位前,是边境移民管理警察们的铮铮誓言。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边境公安干警,边境移民管理警察,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守护着祖国边境的安宁。他们是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有灵魂、有血性、有奉献精神的警察队伍。在新时代,新体制,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血性再铸祖国富强,边疆安宁和谐的新丰碑。

猜你喜欢

警犬边境毒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火烧毒品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时政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警犬穿上防弹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