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门户网站中LGBT群体相关报道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9-09-11周雨潇高艺娴郑思凡张曈钰
□ 周雨潇 高艺娴 郑思凡 季 雨 张曈钰 刘 璇
LGBT 群体又称性少数群体,是 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 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性别观念的逐渐开放,公众对LGBT 群体形象的认同程度逐渐提高,LGBT 群体在媒体上的可见度依旧很低,同时媒体所呈现的性少数群体形象也远未达到全面、客观、倡导平权和消除偏见的效果。网络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所传播信息的深度与广度、报道文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方面,“对性少数群体形象的建构和呈现逐渐改变着受众的认知”。在LGBT 群体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媒体几乎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浪网新闻报道的分析,旨在了解媒体在进行LGBT 群体相关报道时所呈现出的拟态环境与表达倾向,分析出报道主体人物形象的特征,反映大众媒介在LGBT 群体相关报道上的偏差与缺失,为尚属研究空白的LGBT 群体相关报道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案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门户网站即为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中国主要的门户网站中,新浪网是由网络公司新浪于20世纪末开发的门户网站,涵盖中国各类新闻媒体的内容,有较强定向性的搜索引擎,容易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爬取。门户网站综合性强,涵盖中国各类新闻媒体的内容,便于样本文本分析。
本文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的新浪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页高级搜索功能,在新浪网限定新闻频道使用Python 脚本批量获取互联网上的数据,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归档操作生成Excel 报表,人工去除重复或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数据,进行10%的抽样后保留报道中含有人物形象的有效样本244 篇,从体裁、新闻源、消息来源、报道议题、新闻事件发生地、语气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文本框架建构,并展开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二、主要报道对象分析
(一)报道议题与人物形象分析
本文将244 篇样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社会和性别两个维度的身份分析,并与报道议题类目交叉分析,发现在LGBT 相关的报道中身心健康问题占比较少,且其中有关生理疾病的负面报道较多,忽视了心理疾病。具体事件报道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新闻栏目的互动量自2011年后也明显增多,说明受众反馈越来越积极。新闻事件发生地为中国大陆和欧美各占25%和49%,说明国内对此有一定的限制。虽然负面报道中欧美地区占83%,但可以反映出欧美地区对于相关话题讨论的开放程度更高,此外在具体事件描写的议题中,有32%的报道“付诸实际行动”,如《巴西圣保罗300 万人参加第21 届“同志”大游行》。
表1 报道议题数量统计及其文本建构说明
表2 报道人物主体形象与性别身份统计
表3 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数量统计
(二)社会及性别身份与人物形象分析
样本内中立报道为68%,主体人物形象正面、中立分别为32%、34%。虽然污名化现象仍未消除,但在媒体报道层面已经有较为正面的倾向转变,而具体事件报道中的正面人物多为LGBT 群体内部成员的形象。
欧美报道中,关于同志的态度表达逐渐成为国家不同政治派别宣扬政治思想的手段之一,尤其是美国前后两任总统就同性恋以及政党问题的不同意见,如《美国性丑闻议员国会发表临别演讲辞职前还不忘痛批特朗普一顿》,此类国际新闻引发了LGBT 相关报道数量的增多。
在样本中,有关性少数身份的普通民众报道量占21%,而从精英视角的报道,如政客/从政者、商业人士/经济领域从事者、文艺工作者或名家等占32%。虽然这对于LGBT 群体本身在公众的形象认知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却对普通的LGBT 群体的权益维护与政治、身份、文化表达有了更多的限制,对其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压抑。
在性别身份方面,女同志的报道数量不及男同志数量的一半,反映了即便是在边缘性群体中,依旧存在着关于男女报道不平衡与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在关于LGBT 群体内容的报道中,一半以上的人物主体形象性别身份未知,而是关于其他性别身份的人对于LGBT 群体相关事件的行为、态度报道,如《“男同会所”藏小区街坊多不知》,其内容主要为中性人物对LGBT 群体的负面评价,报道较少触及到有关“平权”“社会性别”等层面。
三、社会环境现状及其影响与限制
(一)对LGBT群体的认知和权益维护诉求的公开表达
媒体对于LGBT 的报道的建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污名化”的拟态环境。媒体缺乏对性少数群体身心健康的报道,身体健康层面聚焦于“艾滋病”“约炮”“会所”等,心理健康层面则几乎没有。
关于LGBT 群体相关报道对于相关人物的正面形象塑造逐渐增多,这对于该群体来说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在权益维护方面,虽然相关议题的报道近年来也逐渐增多,却作用较弱,没有深入到社会性别层面。
在媒体属性议程设置的长期作用下,人们对于LGBT群体的讨论也仅限于表面层次,对其认知与认同仍旧处于表层接纳的范畴。媒体传播内容产生偏差导致大众易产生偏见,加剧了性少数群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不平等处境,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二)国内外政治议题报道的对比
欧美报道中,政客和从政者人物形象屡屡出现,政客对LGBT 群体权益维护已经成为了符合人文关怀的一种政治正确。而新浪网作为国内的新闻门户网站,报道发生在中国大陆的LGBT 信息不及欧美地区的一半。通过对欧美LGBT 相关信息的报道,可使大陆公众进一步了解该群体,产生更多自由讨论的空间。另外,比起整体概述等宏观议题,用户更愿意接受具体事件,对社会热点议题的参与程度更高。
(三)网络媒体提供意见自由交流的平台和可能
2009年末新浪微博的兴起,开启了中国Web2.0 时代,作为继门户、搜索之后的互联网新入口,微博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用户更容易在互联网上发表不同的意见。本文以门户网站所报道的信息为入口,旨在分析新浪子端口微博的信息传播路径。2009年以前的报道数量仅为10 篇,占总量的4%,且部分年份没有关于LGBT 的报道。但在移动设备的支持下,新媒体的巨大表达空间及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点,重构了Web1.0 时代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的选择,也使得社交媒体意见交流市场的特性更为凸显,给用户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边缘性群体报道带来更多可能。
四、结语
随着国内外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新媒体的兴起,性别观念逐渐开放,LGBT 群体相关报道也成为公众所关注的一类议题报道。但如今媒体和公众对于LGBT 群体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层,缺乏对于其整体生存发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其身心健康、实际权益保障的关注。公众对于LGBT 群体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仍占绝大多数,然而这样普遍存在的观念并不能对LGBT 群体身份地位认同的寻求起到真正的作用,LGBT 群体的权益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的发展之路依旧艰难。不仅如此,女权主义、性别平等、种族歧视与其相关联的政治诉求都难以通过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呈现。
性少数群体因与性多数群体的性别气质、性别表达或性别取向不符而不被大众了解,出现被网络媒体建构、窥探,甚至恶意臆测的情况。“性少数”和“性多数”的概念是社会构建的范畴,是群体大小的不同而不是道德范畴的高低优劣。“性少数”只是代表一个群体的符号,在这个“标签”下的每一个人的尊严与诉求才是网络媒体应该关注的重点。网络新闻媒体需要以LGBT 群体为报道主体进行内容的编辑与传播,注重人物报道中对于具体人物形象塑造与情感倾向的引导,人情味能够让人们抛开世俗的成见,真正注意到人本身的特质与思想。报道多关注有关权益维护而不是猎奇、八卦议题,公众便更有可能理解边缘群体存在与发展的状况。这对于边缘性群体的维权之路以及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选取与改变也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