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微纪录片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探析
——以《汶川地震十周年》为例

2019-09-11严雨婷

视听 2019年9期
关键词:汶川灾难纪录片

□ 严雨婷

一、灾难微纪录片概述

(一)微纪录片界定

纪录片之父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处理。”而微纪录片伴随着新媒体的微量化的媒介环境应运而生,国内学界目前对微纪录片的界定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国外对微纪录片已有定论:“微型纪录片是在杂志型节目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①本文认为微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媒介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传播范式,通过微元素纪录再现历史语义。其在具备纪录片的传统语义的同时还具有时间“微”、题材“微”、视角“微”、载体“微”等其他特性。

(二)微纪录片的灾难纪录形式转变

灾难纪录片通过对灾难事故的现场纪录、灾难人群的心理变化等进行视听语义创作。而作为纪录片遵循媒介市场的一种纪录新范式,基于传统纪录片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逻辑建构,微纪录片对灾害事故的处理发生转变,具有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微元素特征。依据陈阳在《PGC+UEM:微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创新——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中根据微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分类,《汶川地震十周年》不同于UGC模式下的微纪录片,着重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制作发布对日常生活的纪录。该片由中国日报拍摄,在技术指标与制作标准上符合PGC 模式的专业媒体内容生产标准,从制作团队、发布平台、内容影响等方面考量,该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整部微纪录片共有3 集,分别为《安康家园》《震后新生》《蓝天救援队》。该片从每集约4 分钟的时长中挑选出3 个不同的视角,对汶川地震10年后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记录。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跨越多个学科,虽然在传播学中原本仅局限于文本上的语义分析,但如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够将语言之外的声音、图像等纳入研究的范围。纪录片通过多层次立体方式来表达意义,主要通过图像画面、文字、音乐等元素来构建影像空间。因此,利用多模态层级的分析,对纪录片的各个子模块进行解码,具体分析各模块的组建逻辑,能够将纪录片的图像、音乐等转变为语篇分析。

模态是指感知的媒介与渠道,包括技术、语言、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这些模态在人的5 种基本感知通道,对应形成了不同的交际模态,分别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5 种模态②。在新媒体的载体视野中,一般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态话语,即为多模态话语。其中大多以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为主。因此,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对样本从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两方面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微观地分析该片如何将灾难题材进行“微”呈现。

三、《汶川地震十周年》多模态分析与意义构建

灾难纪录片常采用多模态的情感构建模式,以此构建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微纪录片《汶川地震十周年》记录了汶川地震十年后城市与人的现状与心理转变,主要以显性人物采访的形式,从城市回忆、民间组织、心理转变3个微缩视角,对汶川地震灾难进行隐性再现。

因此,本文选取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两方面进行分析,视觉模态板块包括文字与画面两个要素,听觉模态板块主要对声音要素进行分析。

(一)文字符号

微纪录片时长通常控制在3 至10 分钟,最多25 分钟。文本作为影像意义的搭建基础,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文本的价值意义达到输送扩大化。文字要素的分析,主要通过收集该纪录片的字幕形成该纪录片的文本语料库,使用中文词频统计工具“语料库在线”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选出每集纪录片排名前3 的关键词,如表1。

表1 《汶川地震十周年》关键词统计表

从总体上看,全片词汇感情色彩中性偏积极。其中,“地震”“安康”作为主体部分出现分别达26 次和15 次;其次,积极行为词“预警”“救援”出现11 次与17 次。整部纪录片趋向积极,地震场景、灾害创伤描述平淡,生活现状、心理状态变化的叙述较多。

灾难题材影像本质上将意义回归到“人”上,也将意义框架嵌入人物访谈中。该片访谈人物共有12 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震后重生》中作为当年汶川地震代表人物的“敬礼娃娃”郎铮与“可乐男孩”薛枭的人物访谈。简短的访谈占据全片内容的四分之三,主要选取访谈人物的直接引语,“闻其声,不见其人”。

比如郎铮对地震场景的回忆:“地震来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就跑了。只记得,好像我冲出去了,就被埋住了。”显性表征“只记得”“好像”等模糊词,通过地震场景的不确定性,隐性指代创伤的平复程度高。“要关心别人,还是要传播这种正能量吧。我爸就说,让我们要感激这些解放军叔叔,然后还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显性表征“感谢”“帮助”等行为词,隐性指代积极心理与行为的关联性,从而构建该片的正面行为价值。同理,薛枭的表述中反复提及的“帮助”“公益”“防震减灾”也符合以上的隐性指代。

(二)视听模态(画面、声音)

对《汶川地震十周年》视觉模式中的画面要素与听觉模式的分析,主要依照该纪录片的3 个视角进行,如表2。

表2 《汶川地震十周年》视觉听觉模态分析表

1.淡化负面情绪,强调积极行为

通过表2 可以看出,在视觉模态分析中,该纪录片对地震灾情的处理基本以符合“淡化+强调”的双重话语模式进行意义建构,进而确定整部纪录片的主基调,减少地震灾害叙述,淡化地震灾情伤痛,避免在灾难纪录片中容易渲染的负面情绪,强调积极行为,如灾后个人心理转变、个人的公益组织行为、民间组织的救助活动行为,建立积极行为与社会积极发展的关联性,强化灾后震区发展快速的正面信息。

2.摒弃解说,以访谈、音乐为主

在听觉模式分析中发现,该片不采用解说词,不完全收录现场环境声,主要通过使用穿插关键人物访谈,使用人物采访声对画面进行补充说明的纪实手法来达到去宣传化、去主观化的效果。结合视听模态,有限的内容容量,在平静舒缓的影像主基调下,难以实现快速的画面剪辑节奏,必须借由画面与人物访谈同期声的精准契合,才能在有限的时长内,使视听内容效果精简化和最大化。

3.微缩视角,集中建构

同样,由于微纪录片的内容容量有限,在视角的微缩前提下,视角的选取决定整部微纪录片的意义建构趋向。微纪录片《汶川地震十周年》每集时长平均为4 分钟,将汶川地震修复成果分别从“震后重生”“安康家园”“蓝天救援队”三个微视角进行意义建构,通过灾后重建工作的城市发展现状、灾后人们的心理需求转变、民间公益性组织成果3 个方面的隐性意义空间的搭建,最终回归于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精神的意义建构。

四、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作为历史搭载的新样态,赋予灾难题材新的意义。通过对微纪录片《汶川地震十周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知这一灾难微纪录片的意义构建方式包括简化语义、凸显隐性指代的“微文字”话语模式,淡化地震灾害,避免呈现血腥场面,借由一些视觉指代达到回顾险情的目的而不过度渲染灾害伤痛,并且强调心理状态转变与积极行为的内在关联;以人物采访声、轻音乐为主,以“微视听”达到去宣传化、去主观化的传播效果;缩小记录视角,以“微视角”搭建多个隐性意义空间等方式进行再现。该片对微纪录片灾难题材隐含的新闻伦理道德的把控,以及真实与艺术建构的平衡等有一定的启示。

注释:

①赵舟敏.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嬗变及前瞻[J].当代电视,2016(01):20-21.

②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86.

猜你喜欢

汶川灾难纪录片
雷击灾难
云上远眺新汶川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