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

2019-09-11杨冬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尿量盆底产后

杨冬梅

(阜平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3299)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或打喷嚏导致腹压增高时引起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1]。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产后妇女。临床对于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2]。临床调查显示,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探讨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我院80例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别采取药物治疗与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后患者尿失禁发病率与漏尿情况的发生率,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80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年龄在22岁~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8)岁;实验组年龄在23岁~37岁之间,平均年龄(30±1.8)岁。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年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抗乙酰胆碱药物以及雌激素等药物增加膀胱出口阻力。实验组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指导产妇做盆底肌功能锻炼取位,或仰卧或站立时进行。②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10秒,呼气时放松肛门持续10 s,连续做3组,每组时间间隔10 s,每天3次,每次30 min,待患者掌握要领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时间,治疗周期为3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以及尿失禁发病率和漏尿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以及尿失禁发病率和漏尿量对比

实验组盆底肌收缩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尿失禁阳性率以及漏尿量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为两组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以及尿失禁发病率和漏尿量对比

表1 为两组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以及尿失禁发病率和漏尿量对比

组别 n 盆底肌收缩能力尿失禁阳性率(%)漏尿量(ml)对照组 40 3.03±0.12 17 10.32±1.5实验组 40 4.41±0.14 5 5.12±1.2 P/ 47.3336 9.0282 17.1206 t/ 0.0000 0.0027 0.0000

3 讨 论

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多见于产科分娩后妇女。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会引起患者不自主发生溢尿情况发生[3],因此,对患者造成较大心理负担,同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4],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取积极治疗。相关调查显示,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药用治疗效果不明显,且药物治疗只对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效果较明显。本次研究,对我院80例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别采取药物治疗与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结果发现,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明显优于采取药物治疗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后尿失禁阳性率以及漏尿量发生率明显少于采取药物治疗患者尿失禁与漏尿量的发生率。因此,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被积极推广。

综合以上分析,对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以及漏尿情况发生,同时可增加患者盆底肌收缩功能。

猜你喜欢

尿量盆底产后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