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2019-09-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围术肌瘤开腹

钱 敏

(仁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贵州 遵义 564500)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子宫肌瘤多无特异性表现,主要以月经周期异常、排尿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伴随发病时间的延长,子宫肌瘤会逐渐增大,患者下腹部会出现不等大的包块[1-2]。子宫肌瘤癌变的风险较低,因而临床治疗多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实施保守控制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最为常见的术式,近年来伴随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次研究主要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9~65岁,平均(43.72±4.28)岁,病程1~7年,平均(4.83±1.09)年,子宫肌瘤直径39~81 mm,平均(56.71±2.39)mm,子宫肌瘤数量1~3个,平均(1.35±0.47)个。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者;近1年内未接受过腹部手术史者;近期无生育需求者;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关手术指征者[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感染性或传染性病变者。根据患者手术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开展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保持仰卧位,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与定位于下腹部作一横行切口,探查腹腔及盆腔情况后提出子宫,探查子宫肌瘤的具体部位、大小,于子宫肌层注入6 U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有蒂的浆膜下肌瘤切断蒂的基底部,同时对切口予以缝合处理,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则于肌瘤表面切开肌层充分暴露肌瘤,切口长度控制在肌瘤直径的60~70%左右,对肌瘤进行提拉后将其于毗邻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处理,剥除肌瘤,用可吸收缝线逐层缝合后将子宫纳入盆腔并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

1.2.2 研究组: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保持仰卧头低臀高位,于脐上缘作一10 mm大小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 mmHg左右,置入腹腔镜进行腹腔及盆腔的探查,于麦氏点及反麦氏点各作一10 mm大小的切口,同时于脐上切口及反麦氏点切口之间作一10 mm大小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对子宫肌瘤的部位及大小进行探查,肌壁间子宫肌瘤用穿刺针于子宫肌瘤的肌层注入6 U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切开隆起部位直至包膜层,抓钳提起子宫肌瘤并旋转牵拉剔除子宫肌瘤,对出血部位用双极电凝止血,子宫肌瘤腔用可吸收线缝合,对盆腔活动性出血点用电凝刀止血,用旋切器处理全部肌瘤。有蒂子宫肌瘤先用套扎线处理并结扎,于结扎点上0.5 cm区域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残端用电凝刀处理。子宫肌瘤全部剔除后退出手术器械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治疗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治疗时间,同时就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常见并发症有新发感染、切口出血、阴道异常出血、肠梗阻、皮下气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治疗时间(d)研究组 28 97.23±16.72 78.64±9.35 7.93±1.28对照组 28 116.81±21.09 113.49±15.24 10.67±2.41 t 4.258 5.719 5.209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为3.57%,对照组为2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比较[n(%)]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好发于30~50岁左右女性的良性病变,发病率较高但预后较好,本病的发生与机体雌孕激素水平相关,以月经白带异常、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特征性表现,绝经后可自行萎缩消失[4],但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需要实施针对性干预治疗。本次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手术用时及住院治疗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较之常规开腹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面比较,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的优势大大减小了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提高了手术恢复的效率、降低了围术期的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围术肌瘤开腹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