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营养门诊的新模式

2019-09-11甘焱宁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产科门诊体重

甘焱宁

(贵阳市乌当区妇幼保健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孕妇妊娠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因此在孕期要合理满足孕妇生理需求[1],为体内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产科营养门诊为孕妇提供合理化指导,预防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避免对妊娠结局和母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准确评价当前产科营养门诊的新模式,本文选取我院120例孕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产科营养门诊的120例孕妇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42±4.59)岁,初检孕周未超过13周;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为(28.38±4.72)岁,初检孕周未超过13周。其中初产妇79例,二胎以上41例。两组孕妇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孕妇未采取个性化饮食指导新模式,观察组60例孕妇妊娠期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新模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准确评估孕妇,由产科营养门诊专业营养师询问孕妇孕前体重、身高,计算出体质指数BMI,BMI低于18.5为体重偏轻、18.5~24.9为体重正常,25~29.9为体重超重,超过30为肥胖,营养师根据孕妇体质指数进行体重管理,不同体重孕妇的控制标准不同。其次计算能量需要,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妊娠期膳食能量摄入标准为妊娠期孕妇提供能量推荐,一般在摄入量基础上每日增加200 kcal,绘制出科学的体重管理曲线图,在当前区域孕妇的最佳体重,推荐合理的能量范围。最后为产妇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观察组孕妇在13周、28周和34周进行一对一营养咨询,由专业营养师执行,通过询问孕妇三日内饮食信心,综合评价三日内饮食结构、营养素分配结构和每日总热量能量摄入,结合孕妇实际情况推荐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比例,将食物摄入量制成表格,参考食物模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孕妇在孕13周、28周和34周进行定期产检,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患者数据处理分析,使用%代表计数资料,以x2验证,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和产后出血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对比[n(%)]

3 讨 论

产科营养门诊新模式的提出满足了孕妇妊娠期健康管理的需求,在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中循序人性化、个性化和预先化的原则。加强孕早期干预,保证孕中后期有足够的营养。新模式在个性化饮食指导中采用个性化食物交换份法,结合每位孕妇的基础代谢率、体脂百分比、预期体重、孕周和单双胎等因素,给予更符合孕妇实际需求的建议。同时对每位孕妇的膳食结构进行咨询,从每日进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比例给予指导[3]。指导期间产科营养门诊对孕妇进行妊娠期健康营养知识宣教,提高孕妇饮食指导方法的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产科营养门诊新模式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产科营养门诊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预防孕妇妊娠期贫血、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不良症状的出现,取得良好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产科门诊体重
门诊支付之变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