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11潘小燕齐娜娜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会阴产程手法

潘小燕,周 燕,齐娜娜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4)

无会阴保护接生法是目前提倡的“人性化分娩”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即有效的考虑产妇会阴部条件及胎儿大小,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呼吸、用力及胎头分娩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自然分娩。与传统接生方法相比,减少了人共助产的辅助生产操作等。以往传统接生方法为避免产妇生产过程中因用力过大导致的会阴撕裂,常采用人工助产的方式进行产道分娩,常用的助产方法有会阴侧切、引产等,尤其对于初产妇,人工助产的使用率较高。而目前研究发现,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手法并不能保护会阴,反而会不同程度的增加产妇会阴水肿、产后出血、产后盆地功能障碍等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1]。其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因而目前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传统会阴保护和会阴切开理念也逐渐转变,即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减少外在干预,提倡自然分娩。所以目前,无会阴保护接生模式得到临床的广泛运用,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该方法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并可使患者自然状态下进行分娩[2]。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对我院针对于初产妇开展的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与传统接生手法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为无会阴保护接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85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接生手法,共47例,研究组采用无会阴保护接生法,共38例,所有产妇对于接生手法采取自愿原则,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身高和体重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产妇的一般资料

表1 产妇的一般资料

年龄(岁) 孕周(周) 身高(cm) 体重(kg)实验组(n=38) 25.26±2.95 39.57±1.00 158.23±10.56 68.31±5.66对照组(n=47) 24.36±2.32 39.22±0.84 160.33±9.25 69.18±7.25 t 1.575 1.754 -0.977 -0.605 P 0.119 0.083 0.332 0.547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接生手法,即产妇待产,宫口完全打开后,当胎儿头部露出3 cm左右,根据会阴紧张及弹性情况,选择会阴切开或者人为扩张产道,由助产士利用传统手法协助胎儿娩出,保护会阴。实验组产妇采用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即产妇待产,当产妇的宫口完全打开后,指导产妇行半卧位,于会阴部进行消毒,当产妇子宫收缩时,指导产妇双手在大腿的内侧部进行抱握的动作,使腿部尽量向胸部靠近,运用产妇腹部肌肉的力量使胎儿向外娩出,期间,不进行会阴切开和扩张产道操作,当胎儿着冠部位达1/3时进行无菌单的铺设,着冠部位达到2/3时嘱产妇在子宫收缩临近时呼气并放松,利用哈气产生的运动协助分娩,避免过度用力,助产士放弃传统右手对会阴托压的保护,改为左手五指分开轻放在胎儿头部,当产妇宫缩用力时,对于胎儿娩出的速度予以控制,每次宫缩用力时胎头娩出0.5~1.0 cm为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其中会阴损伤程度按会阴完整、会阴切开和会阴撕裂分类。会阴撕裂伤的程度,其分级按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Ⅰ-Ⅳ[3]。并且观察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住院天数、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天内会阴水肿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其中等级资料的率的比较采用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方差不齐的资料采用校正后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

对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会阴损伤率为87.23%,其中会阴切开率为23.40%,会阴完整率为12.77%,会阴撕裂率为63.83%,会阴撕裂以Ⅱ度会阴裂伤(43.47%)为主,而实验组会阴损伤率为71.05%,其中会阴切开率为0%,会阴完整率为28.95%,会阴撕裂率为60.53%,会阴撕裂以Ⅰ度会阴裂伤(44.74%)为主。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开率和会阴撕裂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产妇产后2天内会阴水肿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后2天内会阴水肿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产中及产后临床指标情况

对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分析,结果显示,无保护接生的实验组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后住院天数较传统接生的对照组要短,且在产后2h出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中及产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表3 两组产妇产中及产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注:#校正后的t检验

实验组(n=38)对照组(n=47) t P第一产程时间(min) 9.74±5.56 11.75±5.34 -1.694 0.094第二产程时间(min) 30.92±18.97 42.02±13.31 3.164 0.002产后2 h出血量(mL) 195.53±43.29 265.96±83.87 4.993 0.000#产后住院天数(d) 3.31±0.62 3.85±1.27 2.381 0.020#

3 讨 论

阴道分娩又称“自然分娩”“顺产”,因其对产妇损伤小,有利于产后恢复且花费比较少等多种原因,常常为产妇分娩的首选方式,目前,我国产妇自然分娩采用一般为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手法,即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会阴紧张及弹性情况,选择会阴切开或者人为扩张产道,以避免产妇生产过程中用力过大而导致会阴撕裂,冯小明等人报道我国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达到80%[4],会阴侧切会增加产妇的疼痛感和心里负担,不仅会产生永久性疤痕,对产后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增加产后感染几率。且多数研究发现,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法利用助产士右手向内上外托保护会阴,但会影响会阴组织弹性,使会阴得到不到充分扩张,且由于长时间的托压保护以及产妇的用力过猛,还可导致会阴局部水肿或会阴撕裂剧烈,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会阴。有研究发现,传统的会阴切开接生法传统的接生方法会对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彭静等人报道经传统接生法分娩的产妇因盆底肌功能受损,导致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6.0%[5]。

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正常分娩指导原则中,强调禁止将会阴侧切术常规用于正常分娩中[6]。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性化分娩”大力提倡,无会阴保护接生法的应用越来越广,也被人们所接受。且目前其在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优势由于临床运用的增加而越来越突显,多数临床实例证明[7-9],该接生手法充分利用了产妇哈气运动所带来的腹肌力量将胎儿从阴道中娩出,该手法使胎儿的头部呈现俯屈,能够有效控制分娩速度,且有利于会阴的用力均匀使出,从而充分扩张阴道,会阴部的肌肉完全的伸展,不仅保护了会阴部肌肉的弹性,还有利于胎儿娩出,且能够将盆底组织损伤程度减至最轻,减轻对产妇盆地功能的损害。

本研究对传统接生法和无会阴保护接生法的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进行比较,两组产妇均未发生Ⅲ、Ⅳ度会阴撕裂伤,但传统接生法接生的对照组会阴损伤率(8 7.2 3%)明显高于无会阴保护接生的观察组(71.05%),且其会阴切开率为23.40%,会阴完整率(12.77%)明显低于观察组(28.95%),会阴撕裂率(63.83%)及裂伤程度(Ⅱ度裂伤为主)明显高于观察组(撕裂率(60.53%)、Ⅰ度裂伤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后2天内,对照组会阴水肿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多数研究[10-12]的结果一致。因此提示我们,为保护会阴而行会阴一刀切的传统接生法,与无保护接生法相比,会阴损伤率和撕裂程度以及会阴水肿率明显增加,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会阴保护。通过对两组产中及产后的指标的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后住院天数较传统接生的对照组短,且在产后2 h出血量较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数研究[8-9]结果一致。因此,提示我们无保护接生法可以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住院天数,具有一定的安全和经济性能。

综上所述:无保护接生法可减少会阴损伤率以及损伤程度,同时可减少第二产程时间、产后住院天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2天内会阴水肿情况,其接生手法可以使会阴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张,使得会阴部肌肉的弹性得到很好的保护,使分娩更加自然、人性化,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运用。

猜你喜欢

会阴产程手法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层递手法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