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及切口感染率观察
2019-09-11丁瑜,李华*
丁 瑜,李 华*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好发于年龄为30~50岁的妇女中,尚未明确其病机,但有研究[1]认为其与局部生长因子、细胞突变、性激素等因素有关,患者临床症状通常为下腹包块、月经增多、不规则出血和疼痛等。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具有创伤性,外加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极易降低手术疗效,影响临床预后[2],故患者手术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本院对2016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后,取得理想效果,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6年8月~2018年10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参照组年龄32~51岁,均值(42.18±7.16)岁;实验组年龄33~50岁,均值(42.27±7.2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性小,P>0.05,达到研究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开展各项护理操作。
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主动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临床预后告知患者;若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明显,需提供个体化心理疏导,使患者尽快克服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入室后,护理人员还需引导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使其尽快适应,消除不良情绪;②健康宣教:术前护理人员需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例如子宫肌瘤患病机制、手术疗效、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知识等,使患者提高依从性,积极应对手术;③饮食指导:手术麻醉6 h后可指导患者摄入少量液体食物,禁止在排气前摄入过多的产气食物或糖,以免引起肠梗阻;指导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热量丰富的食物,结合患者肠道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普食。④疼痛护理:术后24 h,患者会出现疼痛感,此时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转换体位,并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定时调节体位,以增加生理舒适度;若疼痛无法忍受,可遵医给予止痛药;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嘱咐术后康复事项,告知患者两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做好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预防便秘;嘱咐患者结合机体实际情况开展运动训练,以无疲劳为准,同时需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2)并发症:肺部感染、创口渗血、肠梗阻和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即计数资料,x2检验;即计量资料,t检验,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差异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x±s)
2.2 并发症
参照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创口渗血和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实验组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1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参照组并发症多于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妇科疾病,微创手术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切口小和恢复迅速等特点。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3]。为提高子宫肌瘤手术疗效,优化护理流程十分必要。
系统化护理集现代护理理念与临床护理措施于一体,以人为本,能将现代护理理念作为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不断完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系统地将护理程度运用到临床护理中,结合患者的精神、社会、生理以及文化等需求[4],提供给患者最佳护理服务。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26.67%,表明系统护理干预作用显著,不仅能保障手术治疗效果,还可控制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调节手术指标,改善临床结局,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