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研究
2019-09-11唐玲
唐 玲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剖宫产术较为常见,其主要用于产科中处理各种产科合并症和各种难产,且对于挽救围产儿及产妇生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价值[1]。而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增加,临床上二次剖宫产产妇不断增多,因此产科医生所关注的重点则成为了如何选择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380例,即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意义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38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分娩方式分为A组(阴道分娩,120例)和B组(剖宫产260例)。其中,A组年龄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28.7±1.4)岁。B组年龄为25~39岁,平均年龄为(27.8±1.6)岁。两组基础信息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收集本组3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分娩方式和临床结局,对其产后感染率、出血量、住院时间、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占比、出生体重等情况,总结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临床结局的影响和意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在数据期间,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产后感染率、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B组明显较少,且P<0.05;而两组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占比、出生体重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结局对比[,n(%)]
表1 两组临床结局对比[,n(%)]
注:与B组相比,*P<0.05。
组别 n 产后出血量(mL) 产后感染率(%) 住院时间(d) 5 min APgar评分>7(%) 出生体重(kg)A组 120 173.5±6.3* 3(2.5)* 3.3±0.8* 4(3.33) 3.5±0.5 B组 260 288.6±4.4 35(13.46) 7.0±1.2 10(3.85 3.4±0.4
3 讨 论
在临床上,由于异常分娩、高危妊娠、难产等因素的增加,临床产科中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也逐渐增多,尽管该术式对保证围产儿及产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多[3]。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而言,关于分娩期间选择何种方式上存在争议,这也发展成为了产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难题。对于此类产妇而言,因其子宫存在瘢痕,因而其分娩期间发生子宫瘢痕破裂的概率较大,但对于异位妊娠和高危妊娠而言,该术式又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手术负担较重,且二次剖宫产会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因而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时综合其实际情况予以科学选择[4]。本文的研究中,A组产后感染率、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B组明显较少,且P<0.05;而两组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占比、出生体重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对于产妇而言,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时选择阴道分娩可减少其产后感染风险和出血风险,且利于其术后康复,同时阴道分娩与二次剖宫产的新生儿结局相近,因此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见,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阴道试产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时,在严密监控、条件允许下采取阴道试产具有经济、安全、有效等优势,且可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