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探究

2019-09-10李廷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育性苏教版趣味性

李廷娟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材更注重“教育性”,随着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苏教版的教材愈发突出趣味性的特点。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互相统一、互相作用,才能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言、学习知识,让语文课堂彰显学科特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教育性;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尚不成熟,需要借助心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对外部事物的感性认识和自身经验累积,来形成对世界的客观认知。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感性的形象思维、真正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活的感受力,其主导形式是直观、想象与描述。与之相应,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征就是他们易于感受、领悟,却难以进行理性分析。直观具体的教材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材需要从小学生已有的心理基础和语言能力出发,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学习系统,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内涵

1.教材的教育性

教育性是小学语文教材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解语音、词汇、修辞、语境、句法以及全篇作品的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作品引发人生思考,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创造力。

(1)激活语言潜能

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其语言优美而隽永,对于激活学生语言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长期的语言学习和大量的语文阅读,学生会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等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带领学生入境对话,体验文本之美,从仿写到创作,从学习单纯的词语运用到学习段式编排、布局谋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和创造力。

(2)培养人文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儿童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例如,一年级上册《春笋》這篇文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叙述春笋、春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描述的是孩子们所能够感受到的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展现了祖孙之间浓浓的深情。五年级下册的《二泉映月》通过叙述阿炳失明后艰辛学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引导他们树立敢于面对人生挫折的生活态度。

2.教材的趣味性

第一,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字词的读音就能产生一定的趣味性,如绕口令、诗歌等,趣味性十足,不仅深受小学生欢迎,而且能活跃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一定作用。第二,表达形式的趣味性。如儿歌、谜语歌、问答调、连锁调等,能让学生获得一种游戏的快乐。第三,想象与幻想的趣味性。小学语文教材可以通过文字让学生产生画面感,并且获得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四,深入理解和深度思考的趣味性。儿童文学往往通过简单朴实的故事来体现深刻的道理,小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能将其情感与认知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而获得一种乐趣。第五,对文学作品人物角色认同的趣味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多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与小学生比较相似,为此,很多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感觉仿佛故事中的人物就是自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这样他们读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趣。现阶段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文。

二、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有效实践

1.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和趣味性相互融合

为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同时也为了降低语言学习难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浅显易懂并且朗朗上口的文章,这样的选择对于增强语文课堂趣味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以鲜活的文字描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妈妈给姐姐裹脚的无奈,感受到姐姐受到痛苦的画面。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孙山中的内心,为此,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废除缠足陋习。学生在阅读此文时,就会感受到孙中山那沉重的心情,这就导致整篇文章的学习基调比较沉闷、压抑,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和耐心。为此,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音乐,在帮助学生舒缓心情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抵制一些陋习,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达到语文教材教育性的目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将小学教材中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课文趣味性的同时,带着兴趣深入地进行文章的学习与探究,进而感受到文章所具有的教育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蒲公英》一课时,可以首先利用蒲公英传送种子的动画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听觉与视觉都受到了极大冲击,对课文中的意境有获得了独特的感受。此时,再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初读课文,并且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很多的画面。然后利用本文的录音故事,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全文。

三、结语

总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从学生特点出发,将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通过教育性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使文学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得充分释放,进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瑞雪.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课外语文,2015(6):25-25.

[2]  马晓媛.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34):77-78.

[3]  王瑶.浅析如何让小学语文教育充满趣味性[J].东西南北:教育,2017:225.

猜你喜欢

教育性苏教版趣味性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