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凝心聚力促改革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09-10

计算机与网络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乐山市市中区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省17个首批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行政审批局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办结各项行政审批类事项91.92万件,新增市场经济主体13 316家,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全新审批模式,率先走出机构改革创新之路,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四川经验”。先后被评为2018年“乐山市三八红旗集体”“乐山市政务服务先进单位”和2019年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多窗跑”变“一窗受理”让群众少跑路

记者走进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二楼,智能排号系统、服务导视系统首先映入眼帘,市民可在此自主排号、查询办理流程等;旁边15个“一窗受理”综合窗口有序排列,前来办业务的人员来来往往,正在有条不紊地办理手续。

“我提前打电话咨询了办证需要的相关材料,今天准备好材料就过来了,工作人员指导我领表、填资料和交材料,整个过程比想象中更快。”当天来办理餐饮公司营业执照的周女士说,以前办理公司相关的证件需要跑很多地方,耗时长、很不方便。如今在材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约半个小时就提交好了。

“我们尽量让群众少跑路,实现一窗办理。”市中区行政审批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办理个体商户营业执照,最快上午办理,下午就能拿证。

据了解,2018年10月,市中区行政审批局智能化“一窗受理”运行平台正式上线。市中区政务服務大厅二楼共设置了8个综合接件窗口、1个自助填表区、1个咨询窗口和1个取证窗口,通过“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和一窗出证”,让审批事项清单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极大缩减了审批时间,节约了审批成本。

目前,市中区行政审批局“一窗受理”平台可办理164大项810小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3项政务公共服务类事项,并已开通旅游、交通、医疗卫生和金融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市中区“一区一窗”政务服务模式。其中,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过去平均需18个工作日提速到2.5工作日,涉及社会热点的商事个体开业登记等办理时间由过去5个工作日提速到0个工作日办结,社会公众提交材料由过去3 142项缩减到了1 521项,减证减材料达51%。据介绍,这里的一窗无差别受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审批体制改革中最彻底的一窗受理模式。

审批事项“就近办”“多点办”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8年12月,全国第一个“政务服务7×24无人值守受理站”正式落户乐山市市中区。

“全程自助办理,根据语音提示操作,非常方便,还能节省排队时间。”据市中区行政审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无人值守受理站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着力打造政务大数据中心,使用互联网+政务,实现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

据了解,无人值守受理站可实现企业和办事群众材料准备、操作指引、受理准备、无人认证和材料预审等环节全程电子化,切实解决政务服务综合受理窗口培训投入大等弊端,突破服务时间局限,实现365天24小时无人值守审批。目前,包括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登记等在内的30余项审批事项可进行自助办理。

接下来,市中区还将在“政务服务7×24小时无人值守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以传统审批大厅为中心,无人值守大厅为辐射,同时覆盖市中区新老城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线上+线下”“点面一体化”的智能化审批架构,在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助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

同时,市中区行政审批局充分利用乐山金融银行网点“点多面广”的优势,率先探索“政银合作”模式,于2019年9月同乐山6大银行和乐山电信合作,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共同开设首批8个便民服务审批分中心,将行政许可163个大项810个办事事项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事项向社会基层点延伸,解决社会公众办理审批事项难点堵点和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行政审批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社会公众就近办理,形成市中区政务服务多渠道、便利化的网点服务体系。

市中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以来,不断纵深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创造了很多改革经验和行业第一。今后,该局将继续围绕“让办事企业、群众拥有最高的获得感”,探索推进全员审批、全员现勘和全员督查“三位一体”大审批格局,以服务企业惠百姓为准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营造市中区良好营商环境贡献审批力量,为企业、老百姓和全社会交出满意的审批改革答卷。(来源:乐山日报)

猜你喜欢

乐山市市中区最后一公里
少儿书法
倒霉的阿熊
宫“保”鸡丁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森林里来了“多眼怪”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