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U的“掌上工会活动”平台设计与应用
2019-09-10张芸林尧李玉玲
张芸 林尧 李玉玲
摘 要:目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新空间以及获取公共资讯与服务的新平台。传统的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已无法适应职工“网络化生存”的新常态。本文基于UMU互动学习系统,构建开展工会活动的移动平台——“掌上工会活动”平台,重点对其中的视频直播、视频回放、实时交互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基于此提出“掌上工会平台”的两种应用模式:在线活动模式与混合活动模式。以期顺应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增长的趋势,促进工会活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工会服务职工方式。
关键词:工会活动;移动平台;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2-0013-05
Abstract:At present,the internet,especially the mobile internet,has become a new space for people to work,study and live,and a new platform for access to public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rade union serving workers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network survival” of workers. Based on UMU interactive learning system,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bile platform for trade union activities——“palmtop trade union activities” platform. It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video live broadcasting,video playback and real-time interactive function modules. Based on this,two application modes of “palmtop trade union platform” are proposed:online activity mode and hybrid activity mode.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rapid growth of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e union activities and emerging media,and innovate the way trade unions serve workers.
Keywords:trade union activities;mobile platform;platform design
0 引 言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的结合体,人们能够借助它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信息和服务。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移动网民数量增长呈现爆发趋势。移动互聯网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空间。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工会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工会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带来新的契机。网上工会工作如何做?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对如何开展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工会工作与互联网要实现深度融合,网上工会工作应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统分结合、共建共享;相互支撑、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平稳推进;安全高效、科学前瞻的原则。其中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原则要求坚持网上工会建设与网下工会改革联动推进、同步协调、紧密契合,实现工会工作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转变,完成“互联网+”时代的工会转型升级。
传统的工会服务职工方式已无法适应职工“网络化生存”的新常态。工会组织应以移动互联网时代职工的客观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建设移动工会平台,打造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的工作格局,提高广大职工的凝聚力,有效组织职工和服务职工,促进工会工作有效开展。
1 高校教工工会活动的特点分析
1.1 高校教工工会活动参与度不高
高校教工工会是高校教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机构。高校教工工会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特别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高校教工工会成员具有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精、文化修养高、理性思维强的特点,他们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高,只有提高教职工对工会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工会在高校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工会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服务教职工。
高校工会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为学校各部门和教师之间创建了一个放松身心、相互交流、提升自身素质、丰富业余生活的纽带与桥梁。然而由于场地、经费的限制及活动时间往往安排在平时上班时间,与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时间冲突,导致教工对工会举办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构建“掌上工会活动”平台,教工会员就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参与工会活动。
1.2 学校各级工会组织举办的活动难以协同
高校教工工会下设二级机构多,如笔者任职的华南农业大学工会下设二级机构多达33个,另外还设置了乒乓球协会等14个群众组织。建设“掌上工会活动”平台,形成整合工会各级机构及下设组织举办活动的平台,可实现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服务,以满足教工会员多层面、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需求。
2 “掌上工会活动”平台的建设目标
UMU是一个支持知识共享与传播的互动学习平台,具有开放、互动、共享、便捷等特征。UMU学习平台采用B/S
(浏览器和服务器交互模式)和C/S(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模式)混合架构,手机端通过浏览器及APP均可访问。
本研究的建设目标是基于UMU互动学习系统,设计开展工会活动的移动平台——“掌上工会活动”平台,并基于“掌上工会活动”平台设计两种应用模式:在线活动模式及混合活动模式,以期顺应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增长的趋势,促进工会活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工会服务职工方式。
(1)解决工会活动与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因时间冲突无法参加工会活动的教工可以通过手机观看活动视频直播或回放,并实时参与现场互动。
(2)解决工会活动的记录问题:活动整个过程的视频及活动过程中互动的图片、文字、语音等都可以得到完整保存,教工可随时通过手机观看回放。
(3)解决工会活动中的交互效果及效率的问题:在工会活动意见收集过程中,面对面的交流难以收集到最真实的想法,通过手机在平台上进行匿名或实名交互,教工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同时交互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图文式展示,提高交互的质量。
3 “掌上工会活动”平台的设计
3.1 系统总体需求
为确保“掌上工会活动”平台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采用文献调研和访谈法进行需求分析。
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工会”“掌上工会”“网上工会”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查询,共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与学位论文20篇。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了解了当前工会工作信息化的概况、各种新媒体在工会信息化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以及“互联网+工会”中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情况。
通过对部分工会会员的访谈确定“掌上工会活动”平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工会活动与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工会活动的记录问题;工会活动中的交互效果及效率的问题。
基于文献调研和访谈,我们确定了系统的总体需求:通过设计与配置UMU平台提供的五种添加内容的方式和八种添加互动的方式,为工会开展在线活动与线上线下混合活动提供平台支持,打造轻量级的“掌上工会活动”移动平台:无需专业的影、音输入设备,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工会活动的活动组织、直播、转播、活动交互等功能;工会会员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APP,也不需要注冊和登录,通过活动组织者分享的链接或二维码,就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参与活动,与其他工会会员互动;活动场内外的互动结果可以在投影大屏幕上实时图文式呈现。
3.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掌上工会活动”移动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工会活动视频直播;工会活动视频回放:包括两种方式的回放,一种是“图片+语音”,一种是视频录像;工会活动中实时交互功能:手机签到、问卷、提问、讨论、游戏、考试、拍照上墙。
3.2.1 登录模块
UMU系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地址和手机号码两种方式进行注册,注册后可设置用户名及与微信绑定。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用户名、微信四种方式登录,如忘记密码可以通过注册手机号或注册邮箱找回。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3.2.2 创建活动模块
创建活动模块主要是发布活动的基本信息,如活动名称、活动类型(在线、面授、混合式或其他)、内容类型(职场培训、兴趣生活等)。还可以设置活动的模式,如报名设置(是否需要报名),是否收费、报名的审核形式及报名时需要填写的信息项;设置活动的进度模式,如闯关模式(用户需完成上一内容的活动才能解锁下一个活动内容)、单次模式(只能由组织者控制进度);设置活动中是否允许未发言成员查看其他发言;设置是否开启交流群。
活动创建后,可通过生成二维码海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QQ空间,工会会员通过活动组织者分享的链接,无需安装APP,就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参与活动或者通过链接或访问码直接浏览、参与活动。创建活动界面如图2所示。
3.2.3 添加活动内容模块
(1)制作语音微课:录制语音,并配以讲稿图片,可以录制10分钟以内的微课。
(2)添加视频:手机拍摄或上传已有视频。
(3)直播:可以设置音频形式或视频形式的直播;主屏显示视频画面或讲稿画面;在直播过程中还可以插播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讲稿和录制的微课。设置好直播的开始时间后,收看直播的人员会在直播开始前10分钟收到提醒。
(4)添加图文:添加图片资源,编辑文字资料。
(5)会议环节:会议环节支持多人视频会议、语音会议、共享屏幕,每位参与者均可参与即时音视频互动。
活动内容界面如图3所示。
3.2.4 添加互动
(1)问卷:问卷支持单选、多选、开放式、数值型四种问题类型,参与者填写问卷后可以立刻显示问卷调查结果。
(2)提问:参与者可以在线提问,组织者可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作答,有些提问内容不合适的也可以屏蔽。
(3)讨论。组织者提出讨论的主题,参与者可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围绕着主题进行讨论。
(4)拍照:参与者可以从相册选择或者手机拍照将图片上传,其他人可以观看、点评,组织者可以对图片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进行讲解。
(5)签到:手机二维码签到,支持自动审核及二维码防作弊模式。
(6)考试: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开放式问题三种类型题型的在线测试;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及格分数,随机出题,限定考试时长,是否可以多次考试等等;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答案进行自动评分。
(7)作业:布置作业功能:参与者可以以视频、语音、图文、文档四种类型提交作业;可以设定多维评价标准;设置作业关键词,系统会自动监测作业是否包括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帮助快速判定作业质量,如果作业类型为语音或视频,系统会先将语音识别为文字,再进行检测,同时提供语音识别的文字结果;设定是否允许参与者评分,是否重复提交作业,是否开启系统检测和分析作业并展示报告,是否允许查看他人作业等。
(8)游戏:系统提供四个益智小游戏,用于活动开场破冰或中场休息。为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游戏结束后,参与者姓名和得分将以排行榜的形式即时展示在大屏幕上。
添加互动界面如图4所示。
5 “掌上工会平台”的应用模式
5.1 在线活动模式设计
组织者活动流程:
(1)创建活动:设置活动页面的外观(活动的图片封面、活动的类型、内容的类型);工会活动一般是面向特定的工会会员开展,因此会设置报名环节,要求参与活动的会员填写姓名、工号、手机等信息,有些活动如需收取报名费,也可以在报名环节设置;报名结束后,组织者在后台进行手动审核,审核通过者报名成功;同步开通活动群供会员交流。
(2)分享活动:生成二维码海报或者复制活动链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分享活动访问地址。
(3)设置签到环节:设置填写签到信息的项目;设置是否自动审核。
(4)发起直播:通过手机发起直播,确定直播的形式(视频直播或语音直播)、手机拍摄方向(竖屏直播或横屏直播)、主屏显示的内容(视频画面或讲稿画面)、直播清晰度(标清或高清);添加讲稿图片及说明;设置直播开始的时间、预计参与人数和预计直播时长,直播开始前10分钟参与者会收到提醒。
(5)开始直播:将手机设置好合适的拍摄角度,点击开始直播,直播过程中可以设置是否开启美颜、是否允许学员发言、是否展示在线人数以及展示点赞动效。直播结束,点击退出直播。
(6)交流互动:在直播过程或中场休息时,通过以下交互方式与参与者进行交流互动:
1)提问:围绕直播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回答参与者提出的问题。
2)讨论:提出讨论的主题,组织参与者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围绕着主题进行讨论。
3)拍照:发布拍照主题,对图片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进行讲解。
4)游戏:在活动开场破冰或中场休息时,发布小游戏,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7)活动评价:
1)问卷:设置问卷题目,发放问卷,了解参与者对活动的态度及意见。
2)考试:设置考试题目,发放试卷,考察活动效果。
3)作业:布置作业,设定多维评价标准,考察活动效果。
参与者活动流程:
(1)参加活动:通过扫描活动二维码或者访问活动链接,进入报名页面,填写报名信息,报名审核通过即进入课程页面。
(2)签到:填写签到信息,进行活动签到。
(3)观看直播:观看直播视频,查看直播讲稿。
(4)交流互动方式:
1)提问:围绕直播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提问。
2)讨论:围绕讨论的主题,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与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进行讨论。
3)拍照:将活动图片上传。
4)游戏:在活动开场或中场休息时参与游戏。
(5)活动评价:填写问卷、试题或作业,进行活动效果反馈。
5.2 混合活动模式设计
工会活动的混合模式是指利用面对面交流与在线交流的各自优势,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的活动模式,在活动过程中,现场活动同步直播,场内外参与者线上线下的活动同步进行有机结合。
组织者根据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参与对象特征、活动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活动是否适合采取网上网下混合模式进行,以及哪些活动环节适合网上进行、哪些活动环节适合网下进行。比如一些活动环节参与者动机较弱并且难以稳定和持续的,就应该放到网下,参与者动机很强的活动环节就可以采取网上进行。
组织者活动流程:
(1)创建活动:设置活动页面的外观,将活动类型设置为“混合式”。设置报名环节,要求参与活动的会员填写姓名、工号、手机等信息;报名结束后,组织者在后台进行手动审核,审核通过者报名成功;同步开通活动群供会员交流。
(2)分享活動:生成二维码海报或者复制活动链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分享活动访问地址。
(3)发布混合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参加活动所需要的软件、硬件条件。
(4)设置签到环节:设置填写签到信息的项目;设置是否自动审核。
(5)发起直播:通过手机发起直播,确定直播的形式(视频直播或语音直播)、手机拍摄方向(竖屏直播或横屏直播)、主屏显示的内容(视频画面或讲稿画面)、直播清晰度(标清或高清);添加讲稿图片及说明;设置直播开始的时间,预计参与人数和预计直播时长,直播开始前10分钟参与者会收到提醒。
(6)现场活动同时开始直播:将手机设置好合适的拍摄角度,点击开始直播,直播过程中可以设置是否开启美颜、是否允许学员发言、是否展示在线人数以及展示点赞动效。直播结束,点击退出直播。现场活动的组织应兼顾观看直播的场外观众,让他们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7)场内外同步交流互动方式:
1)提问:围绕直播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提问。
2)讨论:围绕讨论的主题,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与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进行讨论。
3)拍照:将活动图片上传。
4)游戏:在活动开场或中场休息时,组织游戏。
场内外参与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能共同进入相同的交流互动环节。组织者可以将场内外在线交流互动的详细过程通过大屏幕投屏到场内,场内现场的交互也可以通过直播与场外参与者分享。
(8)活动评价:发放问卷、试题或作业,收集活动效果反馈。
参与者活动流程:
(1)参加活动:通过扫描活动二维码或者访问活动链接,进入报名页面,填写报名信息,报名审核通过即进入课程页面。
(2)阅读混合活动计划:了解活动时间、内容,准备参加活动所需要的软件、硬件条件。
(3)网上签到:场内场外参与者填写签到信息,进行活动签到。
(4)现场参与活动或场外观看直播。
(5)场内外同步交流互动方式:
1)提问:围绕直播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提问。
2)讨论:围绕讨论的主题,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与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进行讨论。
3)拍照:将活动图片上传。
4)游戏:在活动开场或中场休息时,参与游戏。
场内外参与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共同进入相同的交流互动环节。场外参与者可以通过直播观看场内参与者的互动,场内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大屏幕了解场外参与者的在线互动。
(6)观看回放:直播结束后,活动过程全程录像及交流互动全过程记录都得到保存。通过这些录像和交流互动记录可以重现活动的完整过程。
(7)活动评价:填写问卷、试题或作业,进行活动效果反馈。
5 结 论
“互联网+工会”建设,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工会活动搬到网上,也不是将工会活动完全转移到线上,不再开展线下活动。有效的活动模式,是线上线下的有机互动与互促,使工会活动更及时有效。本研究基于UMU互动学习系统,设计了开展工会活动的移动平台——“掌上工会活动”平台,并基于“掌上工会活动”平台设计两种应用模式:在线活动模式及混合活动模式。加强了工会活动中线上线下的结合,解决了传统线下工会活动中工会活动与工作时间冲突、无法及时完整地进行工会活动的记录、工会活动中的交互效果及效率较差这三个突出的问题。
在本研究的需求分析调研阶段、平台设计与测试阶段,笔者深刻感受到用户对“互联网+工会”的需求,但同时对学习信息技术这一新手段、新方法又有畏难情绪,这些因素将影响“互联网+工会”的建设进程。因此,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会活动时,一方面应降低技术的难度,如本研究中打造的轻量级“掌上工会活动”移动平台,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工会活动的活动组织、直播、转播、活动交互等功能,工会会员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APP,也不需要注册和登录,通过活动组织者分享的链接或二维码,就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参与活动,与其他工会会员互动;另一方面,应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使工会组织者能够用好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工会活动;第三,在推进网上工会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要推动线下工会工作方式、流程的优化升级,实现线上工会与线下工会互相结合、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王洪星.“互联网+”视角下的济南市市中区工会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2018.
[2] 王晓真,倪朝霞.移动互联时代工会新媒体建设发展路径的思考 [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2):32-36.
[3] 谌佳明.某省工会普惠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4] 朱逢平.昆明市工会基层组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济南:山东大学,2017.
[5] 蒲汝玲.顺应互联网+时代 构建网上工会新天地 [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3(3):19-22.
[6] 曹理仰.指尖上的工会“有黏度”——杨浦区总工会开展新型网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4):32-35.
[7] 劉若实.网上工会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省为例 [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5):31-34.
[8] 叶琳琳.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帮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D].昆明:云南大学,2015.
[9] 杨敏.政府帮扶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0] 余京京.三明学院工会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D].昆明:云南大学,2014.
[11] 喻琢涵.巴中移动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2] 杜帅.东营市工会年度综合考核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3] 兴波.辽河油田工会网上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芸(1979-),女,汉族,广东饶平人,实验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