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媒体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郭木笛
郭木笛
【摘要】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了整体的社会资源模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现今,我国的媒体融合正不断向纵深发展,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也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后,试图借鉴国外成熟的媒体融合经验,为现有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传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媒已经成为了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腾飞,新时代的媒体格局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呈现出了由传统媒体到井喷式涌现的新媒体、再到媒体不断转型融合的过程。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元素都融合于传播平台之中,虽然使总体上扩大了媒体市场的保有量,但也在一定程度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平台渠道、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除图书出版的数量有所增加以外,其他纸质出版物的出版数量明显出现了下降。这也表明,当前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对传统的纸质出版市场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其受众的群体和影响力都有显著下滑。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格局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其打破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多点互动的传播模式,不仅使用户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以开放的观念为导入机制,以高速发展的技术为保障,从而营造出了便捷、开放、互动式的用户环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媒体附加建设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在此时仅是作为附属品存在;其次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发展,两者相互作用,传统媒体开始探寻新媒体的发展之路;三是转型融合阶段,两者相互渗透,并且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不再局限于单纯技术的应用,而是相互链接贯穿。目前看来,国内的传统媒体已经积极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并已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网站等渠道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应用。但由于新媒体的高速流动性和当今消费结构的变革,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制造了一定的危机。内容和资源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独家优势,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不可能用有限的资源和渠道与无限资源的互联网进行抗衡,媒体融合是必然选择。2014年8月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媒体融合随即引发了学界讨论的热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已经不容小觑,这种融合不仅仅停留在传播技术和渠道之上,更是相互促进优化发展的新形态。在五年间,受众见证了新媒体的腾飞,以及传统媒体与其不断交融的发展历程。在今年的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弱谁强,而是优势互补。”深刻揭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传统媒体不仅要利用好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影响力,更应该在新媒体的号召力下寻找行业转型的适时机会。
当前互联网用户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增长幅度却呈现较为放缓的态势,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互联网的市场饱和并被逐步的瓜分,5G技术加速了新媒体的商业化应用,短视频的用户群庞大,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的影响剧增,用户群体覆盖面更广。由此可见,新媒体已从“内容为王”逐渐转变为“用户为王”的发展态势,深度发掘受众的需求与喜好可以进一步助推新媒体的下一轮成长,并且借助大数据等相关智能技术,在对用户的偏好进行细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户体验,从而持续提升受众的忠诚度。据韩红星与廖宇的相关研究,信息投放与受众匹配呈正相关的模式,其匹配程度越精准,收效也就越高。开放而又互动式的新媒体平台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联系,助推了传播效果平民化、大众化的形成趋势,也打开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并且,新媒体构建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态,其生产消费过程颠覆了由文字到读者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关系网络。
我国在新媒体的融合之路上起步较早,通过不断的转型与重组,既有经验教训也有创新成果。但从理性的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观念成为了转型融合中的重中之重。在传统媒体中,受众仅仅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存在,但在新媒体中,他们的定位和角色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转变,不仅在各种技术平台的搭建下实现了身份的转变,由“接受者”转变为“创作者”,更是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障碍,这同时促成了平台编辑与用户之间平等的关系,这种定位的转变是对传统媒体传播模型的冲击。如果平台管理者不能教好的树立起新时代的互联网思维,主动应用数字化技术填补媒体与用户的鸿沟,在用户关系中划定出自己的身份,则将不能教好的承担起新媒体时代所应承担的传播任务。其次,传统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把新媒体作为传播介质的延长线,仍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融合。传统媒体在信息资源稀缺的时代有不可替代的公信力,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爆发,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被不断拓宽,如果传统媒体只是着眼于渠道的增加,而不注重信息质量的更新,则只会出现不断增加运营成本而颗粒无收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互联网社交类平台的普及,集聚了大量的粘性受众,并且用户传播速度极快,互动性较高,群体式的传播模式引爆了信息的舆论场,进一步巩固了平台用户的忠诚度。英国BBC近十年间在新媒体平台中稳定的资金收入值得借鉴,它不仅尝试在Facebook上成为了全球发布合作伙伴,并且在移动客户端开展节目垂直视频,从而努力寻求收入的多样化,通过推行新媒体平台的会员制和付费制的制度,在提供高效及时的新闻的同时,源源不断的吸收着新媒体订阅用户的数量。
截止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与五年前相比,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约6倍,这也进一步凸显出了移动客户端的巨大的客户占有量以及宽带技术的支持。与此相比较的是,美国有57%的成年人通过移动设备接收新闻信息,30%的人群通过笔记本或者台式机(Pew Research Survey),其移动客户端虽然占领了接近六成的受众,但其他客户端仍持续保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这也来自于他们不遗余力的发展媒体融合的流程再造,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内容生产,必须采取多种媒介相互交织的展示方式,在综合运用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形式的同时,也蕴藏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迁移转换,弥补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内容编辑方式,较好的提升了可读性。与此同时,在报道内容的精准度也就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大数据分析软件的实时应用,针对用户喜好的有针对性的推送内容,成熟的数据分析系统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牢牢锁住目标受众,还可以成为整个传媒集团决策的执行依据。然后,对于我国现今的融合阶段来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应用还有待扩展,同时多终端的平台的搭建相对滞后,其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搭建较好的解决了信息生产过程中团队合作的精细化传播工作,完成了一条持续性产出的新闻信息生产链。
现如今,我国的媒体融合亟需从媒介组织行为的融合阶段向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以及业态融合的目标发展,媒体向纵深融合的发展要求,不仅停留在内容和技术层面的比拼之上,更是对用户把握的精准度、传播方式的贯穿性、舆论生态的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从而塑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媒体传播格局。
参考文献:
[1]权琪人.英国新闻媒体发展趋势对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9(09).
[2]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党建,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