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2019-09-10王洪秋李铮
王洪秋 李铮
摘 要: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既影响其自身科研成果的形成,又是评价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开展科研能力培养相关调研,结合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在研究生自身、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顶层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归纳分析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选择,以期为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131-03
Abstract: The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science and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not only has great impac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but also isan important point that evaluates theteaching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bring up som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nd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by implementing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Combing with the affected factor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n the terms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mselves, faculty, curriculum provision and high level management and so on. I als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issues and caus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Keywor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理工科高校是以解决社会生产等产业实际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其重点学科均紧密结合国家及本行业、区域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的能力较强,具备自身独特竞争优势。国家《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1]。在此精神指引下,大批理工科高校先后提出“综合性”、“全学科”发展理念,文理并重发展人才教育战略。但由于理工科高校的人文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科发展根基薄弱、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低敏感性及内部决策层结构不合理性等因素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部分学科被忽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国家对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理工科高校能否依靠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加强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一、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
(一)研究生自身能力
研究生自身具备的求知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相关能力对其发展科研能力十分重要。首先,研究生对于专业的主观认知与判断将影响其对专业研究的兴趣和投入程度,研究生对于专业较强的投入度可以促进科研能力的快速发展;其次,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接受针对科研的方法论训练将直接作用于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否能够积极探寻事物與事物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这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二)导师指导价值
目前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多采用导师制指导方法,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能力、科研水平、创新思维、研究领域前沿性、学科交叉领域涉猎范围等能力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研究生扩招、导师科研与教学任务艰巨、部分导师兼任学校行政岗位工作繁重等原因,导师在有限时间内对研究生的指导投入有限,因而导师对于学生的严格要求程度、指导次数和价值都会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产生较大影响。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其接受培养的质量和学科专业知识的丰富、前沿程度。如果文科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涉及学科前沿领域较少,甚至教学方法单单依靠陈旧的“一言堂”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探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身科研能力无法快速提升。
(四)高校培養与管理
高校对文科研究生培养的科研支撑度成为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宏观环境,它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比如学校的相关培养政策、投入的培养经费、与学科前沿领域的接轨程度、为文科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创造条件和机会等等,都成为培养及提高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文科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匮乏
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普及速度的加快,研究生也出现了“批量生产”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得到重视,许多研究生因应试教育致使缺乏对专业未知领域的洞察,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问题意识不强。问题意识是学术意识提升的起始点,问题意识不仅是思维的动力,还是创新研究的基础要素[2]。文科研究生做科研务必要有主动求知的精神,只有主动探索发现专业研究中存在的若干细小或重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专业新发展。
调研发现文科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十分薄弱,在观察现象和问题时,分析能力不强、角度单一、难以触及问题本质。在老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极少数学生亲自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这样使得文科研究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且逻辑性思维也很难得到锻炼。要想把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实际能力,在科研中创造新的理论,关键在于思维。
(二)文科研究生缺乏有力的科研引导
理工科高校中理工科研究生背靠学校专业学科优势和师资队伍,接受专业前沿和一流教育、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众多,更能直接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但由于学校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前期起步晚、根基薄弱、学科之初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学校对文科的科研水平没有过多要求,前期的定位不清晰逐渐导致文科学科建设特色优势不明晰,人文社科类学科研究不受重视,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持续性支持不足,学科巩固、资源分配的“强干弱枝”导致文科研究生培养直接获得学校科研支持的弱化。由于文科学科的特点,长期以来课程讲授方式多以老师讲授为主,专业课更偏向于本科课堂的延续,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并未被积极调动。在针对文科课堂教学方式的调研中来看,有86%的文科研究生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讲授;仅有8%的课堂为开放式互动课堂,师生间相互交流近期科研成果并针对专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而后期调研分析发现,83%的文科研究生向往学术讨论的引导式学习,认为在探讨的过程中更能激发自身科研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如果在研究生培养中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割裂,当作两个并无相交的活动,并不利于文科研究生专业科研的进行。
(三)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缺乏科学规划
由于高校管理层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受专业管理人才缺失的客观影响,在理工科背景管理人员众多的理工科高校,熟知文科人才培养特质和规律并以文科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为己任的文科背景管理型人才,受行政级别及发声渠道的限制,很难及时对学校文科发展目标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言献策[3]。
高校决策层对文科学科外部行业环境的低敏感性也直接影响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及发展目标的制定。高校缺少对文科学科的社会需求关注度,对行业前沿环境变化不敏感,使之难以及时对人才培养做出科学决策。理科与工科仍然是学校的主干学科,文科培养管理环境存在边缘化现象,大多数高校采取“文理一刀切”的统一管理方式,并未针对文科研究生的特点制定独立培养方案,文科研究生在研究时难以获得与理工科研究生同等的科研资金及政策支持。从调研结果来看,面向研究生设立的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理科与工科研究生占据绝对优势,获得资助的文科研究生却寥寥无几。
(四)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资源与发展协同度不足
高校内部各学科间学科资源、物质资源、政策倾向等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度低。在高校中理工科学科建设基本都配齐自己的科研实验室、教研室等硬件条件,但对于文科来说却是十分稀缺。在影响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研中,参与课题调研、学术交流、出国学习等科研资源都与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直接相关,良好的硬件设施及充足的科研资源对于促进学科间学术交流、开展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文科科学研究氛围都大有裨益。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改革中的人文社科类发展有关各方的有效协同度也十分重要。当前顶层设计下的文理协同度、校内外人才协同度以及学科建设过程中与行业、企业的多元协同度缺失,都将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专业特色把控、学科优势发挥、创新科研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选择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
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说,仅依靠被动接受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学校各方充分调动文科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改革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文科培养的全过程,促使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极大融合。在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研讨交流、专题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论与实践,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另外,科研方法的有效训练也直接关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科研方法的教授内容,教授学生正确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科学研究的相关基本理论与运用,这对于文科研究生日后开展科学研究时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科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行业的特色优势,通过学科间研究生交流会、学术沙龙等方式促进文理科研究生间的深入交流,实现两者相关逻辑思维渗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研究、数形结合等分析方法相融合,不断深化文科研究生的科研方法训练内容。
(二)建立“导师组”制,营造浓厚学术研讨氛围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离不开导师的辛勤指导,鉴于目前导师超負荷指导学生的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导师组”制,组建学科交叉科研团队,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个体能力不足,更便于申请科研项目、共用科研设施、共享科研成果。通过导师组多方交叉培养,可使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学术视野更加开阔,为学生间开展思想文化交流、学术探讨、碰撞新的研究火花创造机会,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另一方面,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应紧随时代行业需求,通过采取与外单位合作、聘请兼职或客座教师的方式,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在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前提下,不同学科背景、思维方式、社会角色的导师共同指导科研,营造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氛围,发挥理工科高校学科优势,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升科研能力。
(三)加强跨学科培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在理工科高校,理工科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上有专业科学性和前瞻性,师资队伍建设也比较完善,此类高校的文科学科建设应充分结合文理科交叉优势,推动多学科人才融合。在教学方案上,突出学校特色优势,促进学科优势融合,形成自身特色学科竞争力;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优势学科与人文社科类课程相关结合的选修课课程类别,例如能源经济学等等。文科研究生考虑自身优势和研究方向跨学科选课,进一步推进理工学科和人文社科类学科人才的融合培养,使知识由简单相加到深入融合。理科、工科、文科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文科研究生丰富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也有助于理工科高校学校特色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培养出文理兼修的高水平复合型研究人才。
如今,科学研究不断打破专业壁垒,知识交融不断深化,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生科研人才培养应紧随时代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在巩固本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度的基础之上,推进各学科间交叉融合,使文科研究生不断在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开展新探索。
(四)建立学术信息沟通平台,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学术交流作为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一种研究形式,能够极大激发研究生科研积极性。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重点应以学科教育资源共享、整合两方面为主,突出优势互补、合作互补式的学术交流过程[4]。搭建校际间学术信息沟通平台,结合学术本身的开放性、变化性等特点,强化服务资源、引导资源、稀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扩充教育服务信息。学科之间、校际之间积极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通过平台公开学术活动开展信息、行业最新科研成果,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校际之间集中建设科研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价值,以优秀科研成果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多方共建”。
平台搭建也可面向社会需求,由各高校牵头,导师组织,吸收不同学科研究生加入,面向政府、社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挖掘多元、持续的文科办学资源,依托自身学术水平解决学科实际问题,在得到社会科研资源支持的同时,提升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切实了解行业前沿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思考与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研究生教育既要求对专业知识横向全面了解,又要求对专业知识纵向深度把握,更要求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逐步从简单的学习者成长为优秀的思考者。针对理工科高校而言,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实现资源科学调控、整合与共享,加强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这不仅是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及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更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韩霞.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案例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7):74-79.
[2]王宏巍,尚凯.反思与提升: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104-109.
[3]王学栋,刘荆荆.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0-13.
[4]吕津,孟婷婷,刘媛媛.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多元主体配置及机制拓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