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
2019-09-10代渝渝刘代红
代渝渝 刘代红
摘 要:目的:编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施良方教授提出的教学行为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量表和正式量表。对53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初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量表的结构。对129名思政课教师进行正式测量,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最终模型结构。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主要教學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管理教学行为三个维度。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一个二阶3因素一阶10因子的结构模型(X2/df=1.106,GFI=0.947,NFI=0.942,IFI=0.994,TLI=0.991,CFI=0.994,RMSEA=0.029),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6。结论:本研究编制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实践中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信度和效度;结构模型;量表编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0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 Teaching Action Scaleand test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nd to explore it's construct model. Methods: Based on teaching action model put forward by professor Shi, an initial survey and a formal scale of IPTCTTAS were developed. The survey was administrated to 53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formal scale was given to 129 teacher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ruct model. Results: The result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e IPTCTTAS consisted of 10 items which contained 3 dimensions, which consists of main teaching action, auxiliary teaching a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The result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e model was accepted (χ2/df=1.106,GFI=0.947,NFI=0.942,IFI=0.994,TLI=0.991,CFI=0.994,RMSEA=0.029), The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was 0.876 for the total scale. Conclusions: It suggests that the IPTCTTAS has good item discriminability,construction validity,and has good homogeneity reliability. It is suitable to be used in practic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 Teaching Action Scale (IPTCTTA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struct model; scale development
“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主要是教师教的行为,而非学生学的行为[1]。教学行为最早由克瑞兹(Krats)于1896年提出,他制定了有关教师特征的量表,作为选拔和考核师资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教学行为研究进入了一个专业化阶段,此后越来越多的中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入的研究。西方教学行为的研究从最开始的课堂教学行为标准、教师角色行为到教学效能、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发展,关注的内容逐渐深入和拓展,提出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盖特泽尔斯和塞伦的社会模式、帕森斯价值取向模式等。国内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成果丰富,比如傅道春1993年在其《教师组织行为》《教师技术行为》等著作中提出了教学行为的内涵;施良方和崔允漷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明确了教学行为的含义,并对此进行了分类。
本研究以施良方、崔允漷提出的教学行为理论为基础,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的相关特点编制行为量表。他们认为,按照“主要一辅助一管理”三模块分类,把教学行为分为三类,主要教学行为(以下简称主教行为),即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和教师指导的行为,包括对话行为、显示行为、指导行为等;辅助教学行为(以下简称辅教行为),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为,包括学习强化、动机激发、课程交流、积极期望等;教学管理行为(以下简称管理行为),即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管理行为包括内容管理、组织行为、时间管理等[1]。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初测:在重庆市内选取34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施测对象,发放纸质量表60份,回收58份,有效问卷53份。其中女性24人,男性29人。
正式施测: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电子和纸质量表,全国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施测对象,发放纸质量表和電子量表,回收129份,有效问卷129份(见表1)。教龄平均值26.1年,最大值61年,最小值1年。
根据施良方提出的教学行为模型,编制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初测量表共编制出42个条目,正向条目39个,反向条目3个,其中31、32、33为反向计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正式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版本和Amos 16.0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对初测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对正式施测样本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以上步骤均采用spss软件;正式施测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Amos软件。
二、结果
(一)初测结果
1.项目分析
条目鉴别力指数:对初测量表进行反向计分条目转换运算,并求出量表总分。以27%临界值,用t检验的方法检验高低组在每个题项的差异,剔除决断值≤3的条目,删除未达显著性的“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进度”“经常批评学生”两个题项;剔除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0.4,删除“经常批评学生”题项;剔除校正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0.4,删除“经常批评学生”题项;同质性检验,保留萃取共同因素的因素负荷量≥0.45,保留共同性≥0.2的题项,删除“经常批评学生”题项。
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将量表剩余的40题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初测量表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表明,KMO为0.725,x2=2095.885,p<0.001,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最大变异法提取3个因子。保留因子载荷量>0.4的条目,结合教学行为理论模型,再剔除30个题目,保留10个题目,见表3。各题项的载荷均在0.69-0.85之间,因子积累解释率为73.1%。
(二)正式量表结果
1. 量表得分的基本情况
量表得分情况如表4。
2. 效度分析
根据教学行为理论结构模型,采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假设模型中,有24个待估计自由参数,自由度等于31,适配度卡方值为34.280,显著性概率值p>0.05,接受虚无假设,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可适配。此外,卡方自由度比值=1.106<2.000,表示二阶CFA模型可以被接受。二阶模型GFI=0.947>0.9,RMR=0.031<0.05, PGFI=0.534,NFI=0.942>0.9,AGFI=0.906>0.9,RMSEA=0.029<0.05,适配度高,各指标适合(见表5和图1),说明模型二阶模型适配度好。
3. 信度分析
正式测量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6,主教行为、辅教行为和管理行为3个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0、0.717、0.856,信度较好。
三、讨论
本研究以施良方教授提出的教学行为模型为理论结构框架,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分析,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是一个二阶3因素一阶10因子的结构模型。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模型各验证性因子的拟合指标值均达到或接近理想值,表明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信度分析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0,总量表为0.876,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编制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此量表的编制,既可用于思政课实践和研究中,也可用于评估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上。
四、未来研究方向
此次研究的对象抽样来源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进一步在研究和实践中评估量表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量表的编制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教学行为研究在实证研究领域的素材,也为下一步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的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8:12-14,149.
[2]傅道春.教师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