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2019-09-10李卫
李卫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探究式学习被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引入到教学当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近年来,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变革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分工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四种。基于探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趣味性,下面以天津四十一中学刘芳老师的《减数分裂》和天津七中翟春利老师的《DNA的复制》为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减数分裂》一课以多张母女、母子图片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载体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引入本节内容。在此环节中,多媒体课件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使学生快速思考有丝分裂的特点。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学习,刘芳老师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依托,循序渐进,突破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同源染色体后,观察教师课件中出示的复制前后的染色体模式图,提出问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吗?细胞分裂几次?同源染色体何时分离?”这里多媒体课件起到督促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白板课件中多次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将抽象难懂的精子形成过程及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更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提高课堂有效性。
《DNA复制》一节课中,采用了微信公众平台、白板课件、平板电脑资源推送包等现代技术手段。导入新课采取的是复习导入法,学生动手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绘制DNA分子结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含有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和DNA分子复制过程两个探究活动。在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课前已经预习并将预习检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交,和传统教学相比,有更好的师生互动。课堂上自主学习后,提出问题“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全保留,还是弥散复制”。教师利用平板电脑,推送给学生学习相关实验视频,将教材中简单的图片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形象生动的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传统教学手段探究DNA分子复制过程,教师只能手绘过程图解,辅助完成探究过程,效率低,色彩不鲜明。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采用平板推送相关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观察没有理解和感兴趣的片段,有针对性的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既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实现了小范围的因材施教。而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又再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总结强调需要记忆的内容,突出重点。课堂练习环节的处理是利用课堂互动软件统计错误率高的习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及时有效的强化学习内容。多种媒体、教材、教师辅助交互使用,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多不能完成的。当然,技术的加入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方式,因此教师仍然要有选择的保留。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很多,目前利用比较多的由电子白板,投屏,利用微信建群等手段,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提高课堂效率。隨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增加,硬件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成为了首要任务。在这些手段中,利用最多的软件应属PPT课件制作,操作简单,利用频率高。根据PPT用途的不同,要求也有区别。上课用PPT以化抽象为具体为目标,因此要求文字尽量少,为避免干扰学生注意力,还要求画面不要有过多的动图;而对于录制微课的PPT课件要求,要尽量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要动感十足,每张幻灯片不能停留超过10秒。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切不可滥。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可避免。新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和学习各种新型技术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当今社会,学生可以从更多的途径获得各种各样信息,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或是相关信息用于生涩的教材内容中,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为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科素养,使学生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