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班,班主任该如何应对?
2019-09-10章婷
章婷
班级管理对班主任而言是一项富有艺术性的挑战。由于受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班主任往往不能“从一而终”。中途接班是一场耐心与决心的考验。如何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班级?如何让学生不排斥自己,并跟上自己的节奏向前奔跑?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是我和九年级(2)班的“奔跑”故事。
你在跑,我在看
2018年9月1日,我第一次走进2班。偌大的教室,陌生的学生,47双眼睛像探头一般从上到下打量着我。那天,以我为圆心,1米之内没有一个学生,我们保持着安全距离。
经多方了解观察,我发现了2班的一些问题:师生之间存在明显隔阂;生生小团体现象严重;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此时虽然班主任已到位,但依然是个旁观者,学生一路奔跑,我在一旁观看,队伍凌乱,更没有我的位置。
作为学生眼中的“后妈”,如果直接对犯错的学生一通批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想学生听话,情感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我决定陪跑。
你在跑,却把我“丢”了
运动会前期,班级彩排入场式节目,我决定和学生一起上场跳舞,却不想被学生认为我是虚情假意收买人心。
运动会入场式,跳还是不跳?我选择跳!如果和学生赌气不上场,那我就真成了学生口中的“假”。最终,班级的入场式表演取得了第一名。
学生依然在奔跑,我想要努力跟上班级大部队,却因为步调不一致而被“甩”,我们总是摩擦不断,难以找到共同速度。
运动会后,我趁热打铁开了一节主题班会——假与真。我发现,学生眼中的“假”其实是他们对新班主任的误解,他们会不自觉地拿前班主任和我进行比较,然后将我的“示好”看成企图取代前班主任的方式。我认为,这些误解应该被理解。而这份理解也让学生越来越认可新班主任。渐渐地,我在队伍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领跑,你跟跑
班里的“10人小团体”是纪律重灾区,我选择收服所谓的“头头”。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我向“头头”C同学传遞出一个信息——他和别人不一样,只要努力肯定能学得更好。我还请来了他的家长,我们三人共同制定了学习计划。几周后,C同学的成绩果然有了起色。没过多久,我发现小团体中的另两个同学也开始来问问题,因为不想被抛弃。至此,小团体开始松动。
瓦解小团体,擒“贼”先擒王。班级纪律明显改善,那些本就摇摆不定或是对这些同学比较“痛恨”的学生渐渐站到了我的阵营,我不再孤军奋战。
你还在跑,我还在看
每到学生的生日,我都会请家长给孩子录祝福视频或写一封信,我自己也会为每位孩子准备礼物。生日会后,我还会给每位学生录视频发给家长,以表孩子对父母的感谢。
我的付出渐渐消除了学生内心的隔阂,他们逐渐接受并喜欢我,我也可以在2班“任性”了。
赛道上的少年在按照我们的节奏向前奔跑,而我现在可以放心地在一旁默默注视。奔跑吧,2班!
“后妈”难当,但当你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观成中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